人到中年的职场,最怕的就是没做好这件事

01-04 生活常识 投稿:花落君离开
人到中年的职场,最怕的就是没做好这件事


作者:Ray先森(富书签约作者),来源:富书(ID:zhongchoudushu)


最怕的不是被时代抛弃,而是你已经开始忘记努力。

01

别让你的中年职场,输在止步不前

 

记得在深圳工作的时候,公司需要招聘一位新媒体专员岗位,因为领导重视而岗位竞选也非常激烈,所以一直都没有找到合适人选。

 

前来面试的求职者大多是刚刚毕业的学生,或者是工作三五年的职场新人。

 

但是有一次,行政同事给我安排了一场颇为难忘的面试,来人是一个快30岁、毕业于某重点大学的面试者。

 

面试者在期望薪酬只填了一个3k~4k报价,要知道这个薪资标准在深圳可能连基本的生活要求都无法满足。

 

起初让我一度觉得十分困惑,毕竟这么长的工作年限加之优质的学历证明和低下的薪资要求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在接下来的面试过程中,逐渐解开了我心中的疑惑。

 

这位面试者工作时间将近7年,没有频繁跳槽,之前所在的企业不好也不坏,只是自己一直处于一个非核心岗位。

 

而他的性格又比较佛系,想着配合好其他同事,做好自己手头工作,不被老板和同事挑出毛病就行。


能熬到最后完成项目就万事大吉了,于是就这么不紧不慢地耗着。

 

因为在深圳有居所,所以在工作上也没什么太大的上进心,每次他在完成手头工作后,就将时间大部分用在了吃喝玩乐。


并没有在自己的领域深耕细作,甚至也没有打算更换自己逐渐陈旧的知识和思想。

 

几年之后,因为公司调整发展方向,取消了一大批非核心盈利项目,其中就包括他处在的项目组。


等到这时他才发现自己既没有可以加分的优秀成绩,也没有累积到有价值的人脉,这一场折腾下来自己已然到了人生中场。

 

最怕的不是被时代抛弃,而是你已经开始忘记努力。

 

这位面试者的经历,真的可以给我们每一个职场人狠狠地敲上一次警钟。

 

每个人都容易高估自己的知识,不自觉地将信手拈来的知识当成自己充分掌握的知识。

 

在我们工作的职场中,由于团队的存在,每个人只需要分担其中一部分的工作,就能推动整个项目前进。

 

项目进行的过程中,每个人都会觉得自己很重要,忽视掉自己无知的部分。


久而久之甚至会产生自己还不错的良好感觉,他们不知道的是团队和平台原来才是成功真正的依靠。

 

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常常喜欢把平台的资源和力量误认为是自己的优势。

 

一旦职场人无法正视到自己在工作中所扮演的角色,一直依赖知识共同体的力量,自己却不思进取,终有一天也会被知识共同体所淘汰。

 

尽管对方提出的薪资不高,但我们领导并没有考虑让对方入职。

 

但是他的经历却一直让我不断提醒自己,时刻保持着知识和视野的更新迭代和输入输出。


02

真正的中年危机,是有危险也有机遇

 

知乎上有人问为什么那么多人开车回家,到了楼下还要在车里坐好久。

 

高赞回答:很多时候我也不想下车,因为那是一个分界点。


推开车门你就是柴米油盐、是父亲、是儿子、是老公,唯独不是你自己;


在车上,一个人在车上想静静,抽根烟,这个躯体属于自己,哪怕只是片刻而已。

 

其实在很多时候,我们大可不必如此。


当你开车回家,熄火后,一个人坐在一片黑暗中时,你可以重新问自己一个早该好好回答的问题:

 

“我喜欢过什么样的人生?”

 

吴晓波频道播出一档名为《十年二十人》的企业家访谈类节目,其中有一期采访真格基金创始人徐小平,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他一贯爽朗无拘的笑声。


他可以是一个六十岁的长者,给无数创业者指点迷津。他也可以做一个十八岁的少年,和一大群年轻人畅谈未来。

 

这种自由心态,全部来源于他在中年后“二次创业”,通过真格基金不断与一代代最有想法的年轻人接触,并投资他们。

 

他说,“我学音乐出身,并不懂投资,但我知道我们投的是理想、激情,我们投的是未来。”

 

其实更多的时候,中年危机不过是一个重新寻找幸福感、认同感和重新接纳自己的过程。

 

如果自己原本的事业本就已经到达顶峰,那么也可以勇敢跳脱出固有的局限,重新寻找一方天地。


如果自己还未完成人生既定的目标,那就再找准方向努力冲刺,完成新的价值追求和人生重塑。

 

每个人的中年只有一次,有人看到一地鸡毛,有人望见的是希望。

 

或许我们没办法站在他人肩膀上看世界,但并不意味着被庸俗的生活埋没。

 

人到中年,既要经营好生活里柴米油盐的点滴,也要有开眼看世界的勇气。

 

无论是职场还是生活,哪怕只是一个细微的调整和尝试,就会让你的职场改换头面,你会发现原来中年危机并没有想象的那么糟糕。

 

增加一些工作的仪式感,为自己预留一段只属于个人的时间。


你可以每天提早1小时到公司,在这个时间段,没有微信、电话、例会的干扰。


你可以享受一顿有质量的早餐,固定花30-40分钟用来思考或者运动,然后整理好一天需要做的日结计划。

 

走过了青年人的懵懂与迷茫,你会发现中年人的幸福感,不再是简单地积累财富,而是开拓更适合自己折腾的兴趣和行业,以及更多认知的不断累积和提高。

 

而在这样的挣扎和折腾中,你会发现,真正的中年危机,总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惊喜与畅快。


03

中年,是一道没有标准答案的填空题

 

如果你读过《北京折叠》,那么相信你对郝景芳这个名字并不陌生。

 

在一篇关于她的采访中,我渐渐了解到除了“雨果奖获得者”这个名衔之外的故事,许多人知道“郝景芳”这个名字,是从2016年的雨果奖开始。

 

但是在这之前,她有着初入职场的年轻人同样的困惑,缺钱缺名缺成功。


一个月拿着四千块的工资,既要适应职场环境,还要解决兴趣和工作的强烈冲突。


一般人也许会率先放弃无关生存、也无法带来可见收益的写作。

 

但对她说,写作反而是她面对重重压力的一种释放自我的渠道。

 

“我就想明白了,反正我这辈子就想写作。”

 

像打了鸡血一样的郝景芳,白天上班晚上写作,早起写、熬夜写,飞机上、火车上,一有空就写。


有了孩子以后,白天晚上都没时间,她就早上4:30起床,写到7点。

 

“把你考虑事情的时间尺度拉长到一辈子,拉长到六七十年,就不会那么容易为了短暂的得失而焦虑。”

 

对于当下民众普遍谈及的焦虑话题,她却一直强调,自己很少焦虑。

 

知道自己人生终点的人,才会更加从容淡定地跋涉走过人生的中场,毕竟没有谁会规定你的中年职场该如何度过。


但下面这些小小的建议,或许能给你带来一些不同的新发现。

 

1、提升洞察力

 

你必须知道自己和工作的天花板在哪里,又该如何突破。


职场任何时候都不允许不思进取,更不能在夕阳岗位上虚度时光,要知道每一段中年过后就是白发苍苍时不我待的老年时代了。

 

2、打磨专业能力

 

在坚定了自己认为可以终身奋斗的行业与工作后,应该多花时间去整合经验、打磨自己,一步步做到行业的专家,无论是何种领域,唯拥有话语权者方有议价权。

 

3、合理规划时间

 

无论是小到如何提高工作效率,还是大到规划职场人生,合理规划时间是我们每一个职场人终其一生需要专研的技能。


因为所有的价值都可以变现为时间。诚如马克思所言“任何节约归根到底是时间的节约,一切经济最后都归结为时间经济”。

 

4、保持学习习惯

 

在知识共同体里,我们学习的目的,除了仅仅增强个人的智力,还应该学会如何利用他人的知识和技能去为我们的生活服务,从而更好地去做决策以面对职场的各种不确定性。

 

人到中年的职场,你所做的每一件事,都将是你之前未曾经历过的。


无论是突破陈旧思维去开辟一片新市场,还是跳出舒适区接受新的工作模式,这种种常人看似无聊折腾都将是你重新寻找幸福感和重建自信的过程。

 

马云曾经在汪涵40岁生日的时候,写上一段祝福:

 

汪涵,生日快乐,男人最佳的年龄是40岁到50岁之间的这十年,要做、想做和可以做的事情很多,但是要慢下来,只有慢下来才能欣赏好这最美的十年。

 

三十岁之前做别人要你做的事;三十岁后,稀里糊涂学着自己做事;

 

四十岁必须知道自己最强最喜欢的事;五十岁的时候要考虑为年轻人做一点事。

 

后来我常常想,他们之所以能如此云淡风轻地畅想着几十年后的人生,大概是因为他们对于幸福感和自信都有着自己独到和深刻的理解。

 

很多人常常将中年危机比喻成每一个人必经的二次大考,其实这个过程并没有你想的那么可怕。


这不过只是让你重新找回青春期时的自己,始终保持如火焰般的热爱,爱生活,爱工作,爱家人,更爱你自己。

 

有人说,成功的人生,就是一个很会答题的人做对了选择题。

 

其实,当你到达人生的中点面对你的中年时,你会发现这是一道没有标准答案的填空题。

 

20岁有20岁的冲动和迷茫,30岁有30岁的成熟和思量,40岁有40岁的沉稳和自强。

 

不过是在不同的年纪,做好自己该做的事,填好自己该填的空而已。

 

我们唯一需要坚信的是,我们既不会被时代抛弃,亦不能被自己抛弃。

 

这才是我们给自己的中年交出最完美的答卷。


作者简介:Ray先森,富书签约作者,一个用文字思考问题,用语言表达思想的写作人,在文字里深度剖析人性的善恶,在沉思中用文字诠释人生的来往,



标签: # 职场 # 自己的
声明:伯乐人生活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ttnwe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