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咏流传》丨高开低走并不是因为曲高和寡
文化君说:
流量为王的市场,综艺主打情怀,观众是否会买账?
真正的雅俗共赏离我们还有多远?
大年初一,央视一套的原创综艺《经典咏流传》惊艳上线,节目播出仅三天,豆瓣评分高达9.3,72%的人给了5星好评,网友纷纷表示“央视爸爸认真做起原创来,甩其他综艺好几条街!”
作为央视的又一清流之作,首播当天就力压其他各大一线卫视流量齐全的春晚,“和歌以诗”,将传统诗词与现代音乐相结合,其实不论选题立意还是宣传意义《经典咏流传》都属上乘,值得搬来主义者们学习。
按理说这样一档节目应该能迅速火爆并且流传开的,可是就像它的姊妹篇《国家宝藏》一样,最终没能避免高开低走的趋势,身边的人知道或者看过的甚少。
其实刚看的时候,是真的很震撼!
然而三集看下来,竟莫名觉得有点尬!
这几年央视对于传统文化发扬可谓是十分重视了,《中国诗词大会》、《见字如面》、《百心百匠》、《国家宝藏》等一系列节目的推出,使得国学精粹再次活了起来。
其实从《中国诗词大会》到《经典咏流传》,从念到唱,既是创新的一步,也是复古的一步,因为很多古诗词本就是配曲演唱的,只是搭配他们的古曲渐渐遗失。
我国五千年文化,三千年诗韵,用现代的旋律赋予古诗词新的活力本是件值得深化和发扬的事情,然而不知道是不是节目组的准备不够充分又或者是为了达到综艺效果,有不少歌曲明显是为了节目而作,因此显得文化底蕴不足,歌曲讲解衔接较为生硬,不少细节都需要打磨,三集下来,能称得上“咏流传”的作品实在太少。
相较于《中国诗词大会》,总觉得这个节目的制作更偏向于娱乐,虽然古典文学并非等同于严肃,但是现场观众类似《我是歌手》的表情,嘉宾夸张而又尴尬的点评,对诗词的解析过于单薄(感觉全靠康震教授一个人撑着)都使这个节目失色不少。
我觉得,如果将节目定义在“经典”,应该多些像康震教授、王黎光院长这样的专家,就比如《中国诗词大会》的嘉宾无论是在专业性还是文化内涵方面都更胜一筹。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种感觉,以前每年春晚都会有几首广为流传的歌曲,而现在却几乎没有了。想起父亲曾说当年《我的中国心》在春晚播出后,某次他出差途中大巴车故障,整车人下来一起唱这首歌,那种场面单是想想都让我觉得很震撼。
其实,不论是诗词还是歌曲,打动人心的从来都不是辞藻的堆砌,或是精致细腻的演唱技巧,而是其背后蕴藏的真情实感。
就拿《将敬酒》来说,我并不觉得凤凰传奇的演唱有多好,感觉是在唱另一个《最炫民族风》,这可能是一个职业歌手摆脱不了的桎梏。
反倒是原创物理学教授陈涌海让我更为震撼,这位“摇滚博导”酒后弹着吉他高唱《将进酒》的样子分明就是另一个诗仙李白,略带粗犷的嗓音,将李白那种敢让杨贵妃研墨,高力士脱靴的狂傲不羁表现的淋漓尽致。
视频:将进酒-陈涌海
而如果强行要将本就足够优美的曲子或者诗词以“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方式与现代的文化相融合,那反倒有些本末倒置了。
就像巫漪丽老师的的《梁祝》,仅仅一曲便足以让人倾心,而后人填的词总有种狗尾续貂之感。
词与曲的貌合神离是观众不能给出满分的原因之一,其实这类节目除了创新,最大的卖点之一莫过于情怀。
就比如陈力的《枉凝眉》和杨洪基的《滚滚长江东逝水》,虽然都是老歌曲,但是他们一张口就仿佛能把观众带回那个桃花底下读西厢的红楼梦中;
又或者是群雄并起吞吐天下的三国纷争;
这些都是哪怕已经遗忘,但是只要歌声一响便会回忆起的经典。
有人说,古典文学过于高雅,难免会有“其曲弥高,其和弥寡”的尴尬,但是现代以歌曲抒情,古人以诗歌言志,其本意是相同的。
古典传统文化的延续并不是一场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的斗争。
古典与现代的结合并非一件棘手的事情,王力宏的《三字经》就可以算得上很成功的例子。(小编打车的时候出租车司机都在听哦,真的是觉得hin腻害了~)
Rap的加入使得这首歌朗朗上口,而王力宏也在节目中爆料,录《三字经》时,两岁的女儿就在身边,录完整首歌,女儿已经会自己哼唱了,可见这首歌真的很适合当做儿歌,教给孩子们唱。也正是这种简单好传颂,让我觉得目的达到了。
每每听到这首歌,脑子里都会不自觉地浮现出一群稚童摇头晃脑牙牙学语的可爱模样来。
同样脍炙人口的还有赵照民谣版的《声律启蒙》,木鱼与尺八的出现着实惊艳了我。(尺八是一种在中国已经失传了一千多年的乐器),有网友评价说配合演奏的乐器里古琴代表老者、琵琶代表女子、笛和箫代表中年男子,木鱼代表小孩。
所以这种方式的《声律启蒙》带来的并不是一时感官的耳悦,不是一时拓展的知识,而是礼与乐的一次完美融合。而最后的“九夏对三冬”一下子就把我带回了小时候躺在葡萄架下的摇椅上,手摸着小黄狗休息时的场景。
从字词到音律,再从音律到画面,这就是中华语言之美。
诗言志,歌咏言,其实经典之所以能够流传下来并不是因为其变得通俗,而是它已融入了我们的生活。
就好比以前如果让我想一句描述爱情的诗歌,我可能第一个想到“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这也是《诗经》经久不衰的原因。
但现在因为《经典咏流传》,我可能会第一个想到“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一首《鹊桥仙》道出了罗家英和汪明荃的爱情,苦等21年,60岁患癌,历经坎坷两人终成眷属。也正是因为这段故事,让我更深刻地理解了那句“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是爱情的豁然与信任。
而罗家英先生在现场为妻子读的第一封信,更是让我热泪盈眶,字里行间倾尽了两人30年来的深情。
爱情晚一点来没关系,只要是好的结局。
其实这首歌的曲子我并没有记得很清楚,但是有了这样一个故事,一想到爱情恐怕我是再难忘记这首诗。(这首歌除了《鹊桥仙》之外的其他部分是用粤语演唱,节目组也可以说是hin贴心了,私以为这样的结合也是一种文化的共融。)
除了爱情故事,一位支教老师与山村孩子们的故事也感动了无数观众的心。
这首300年前的小诗,在支教老师梁俊和孩子们干净淳朴的演唱下被重新唤醒。
其实这首《苔》无论从艺术性或者是演唱者的身份来说都算是最弱的,但是却特别让人感动,这是一群来自中国最穷地方之一—石门乡的孩子,他们用歌声告诉大家,即使是生在潮湿角落里的那些苔,人们看不见,但是如果被显微镜放大出来,他们就是一朵朵花。
就像从前梁老师用这首诗教育他们,即使苔花如米小,也可以像牡丹一样勇敢地开放。
梁俊真的不愧于教师这个称号,他在孩子们的心底播下了希望的种子,鼓励他们要勇敢绽放。
贫穷、苦难、渺小都不算什么,只要勇敢,梦想就能开出花。
我想这就是教育的意义,也是诗歌传承的意义。
虽然说《经典咏流传》在制作上存在了一些不足之处,但是以歌和诗的方式肯定是效果明显的,只是曲不达意或者情感不足都会拉低诗词的意境之美。
“周秦汉唐泱泱中华情常忆,曲赋诗文历历经典语更新”。
这两年央视弘扬传统文化的力度很大,将经典历代传承,要做好其实真的非常不容易,作为普通人,只能致以真挚的感谢和欣赏了!
- 特别声明:本文为企业作者上传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快闻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