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无良导师面前,他们都是奴隶
01
又一个高材生跳楼了。
3月26日,武汉理工大学研究生陶崇园坠楼身亡。
其姐姐29日在微博爆料称,弟弟遭导师王攀长期压迫,不仅要买饭送到家中,甚至还被逼迫喊“爸爸”…陶崇园生前对母亲说的最后一句话是:“妈妈,我受不了了,我真的不知道该如何摆脱王攀老师。”随后跳楼身亡。对此,校方回应,警方已排除他杀,并成立专班调查。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根据@陶崇园姐姐 公布的聊天截图,此事早有预兆。
当时西安交大博士杨宝德因不堪导师欺压跳楼自杀的事在网上闹得沸沸扬扬,陶崇园姐姐还专门告诫过他,无论发生什么事,你都要坚强。
陶崇园的回应是:“如果我读了博士,估计下场和这个差不多。”
当时的陶崇园已经找到了工作,可惜的是,这并没有阻止悲剧的发生。
究竟发生了什么?
或许从这张聊天截图中可以看出一二。
“陶崇园,经多方调查,你在找工作,如果你一意孤行……”
从前半句可以看出,陶崇园找工作是偷偷摸摸进行的,而导师也在暗中调查着他的动向;后面的“一意孤行”则是个感情色彩强烈的贬义词,指的是对方不听劝告,顽固地按照自己地想法去做。
但工作还是读博,本该是学生自主的选择,导师无权干涉。
为什么导师还会以这种命令和威胁的口吻对陶崇园说话?
这显然不符合导师和学生之间该有的正常关系。
02
陶崇园命运的转折点源于2014年的那次选择。
当时陶崇园拿到了华中科技大学的研究生录取资格,虽然武汉理工大学也是一所排名靠前的211高校,但和华科这样的老牌985相比,还是有明显的差距的。
为什么陶崇园会放弃华科大?
从下面这份公告可以看出,为了留住陶崇园,其导师开出了非常优厚的条件,不仅答应给他每年5000块的特别补助,还承诺优先推荐陶崇园去美国读博。
没想到的是,这成了噩梦的开始。
根据陶崇园和朋友的聊天记录,他为导师做了四年的服务,科研方面却啥都没学到。
而所谓的“服务”,就是给导师带饭。
(网名为sunshine的就是陶崇园)
给导师洗衣服。
甚至连导师找不到眼镜了,都要陶崇园特意去他家帮忙找。
甚至还逼迫陶崇园叫他爸爸。
(导师要求陶崇园坦坦荡荡地喊出的那六个字,竟是“爸我永远爱你”)
陶崇园有苦难言,只好在家庭群里吐槽。
而导师不仅不兑现之前的承诺,甚至还暗中使坏。
陶崇园吐槽导师先给他发了6000块的奖学金,再让他把奖学金捐回给导师自己的研究所,这从他和导师的聊天记录中也得到了证实。
导师还鼓动陶崇园放弃SCI论文和优秀毕业论文的评选,“能良好就可以了”。
至于之前说的推荐去美国读博,则完全是个谎言。
为了把陶崇园留在身边继续压榨,导师还断了他的出路,除非他放弃武汉理工大学的硕士学位。
陶崇园也尝试过走公派留学这条路,但当他知道需要导师签字才行后,不得不放弃了这个念头。
(CSC为国家留学基金管理)
导师堵死了陶崇园所有深造的出路,于是陶崇园不得不选择直接工作,以摆脱导师对他的控制。
03
陶崇园顺利找到了一份银联的工作。
(陶崇园已拿到了银联的offer,并签订了三方协议)
原本他只需要熬到毕业,就可以开始新的生活,可为什么突然就跳楼轻生了?
这或许和下面这份协议有关。
“你放心,这一次不会给你身心带来困扰,我们低调行事。”
当导师发现无论如何都留不住陶崇园时,要求他写一份《个人说明》,而所谓的个人说明,更像是一份承诺书。
陶崇园在说明中承诺工作后继续为导师的研究所和足球队(足球队也是导师名下的)出钱出力。
再来看一遍这张图。
3月22日,就在陶崇园跳楼的4天前,导师依旧要求陶崇园给他带饭,而且指定的是华师(华中师范大学)的菜。
原本陶崇园的科研底子还是蛮不错的,获得的奖状也可以堆满一桌子。
他之所以放弃继续深造,完全是为了摆脱导师对他的控制。
可即便他选择了工作这条路,却依然摆脱不了导师的控制。
心理学上有一个概念叫“习得性无助”,这个概念最早由美国心理学家塞利格曼在做狗的电击实验时提出。
塞利格曼先把狗关在笼子里,然后蜂音器一响,就给以电击,由于狗被关在笼子里,所以它无法逃避。多次实验后,即便把笼子打开,可狗听到蜂鸣器的时候,不但不会逃跑,反而在电击出现前就先倒在地开始呻吟和颤抖,这就是习得性无助。
再来回顾下陶崇园生前对母亲说的最后一句话是:“妈妈,我受不了了,我真的不知道该如何摆脱王攀老师。”
导师一步一步地把陶崇园逼到了习得性无助的境地中,这或许就是酿成悲剧的最直接的原因。
04
陶崇园跳楼后,导师首先想到的不是反思自己,而是要求招募新成员时要先做心理测试。
这就是典型的“外归因”(即把事件的发生都归结为外部的原因,而不是反思自己)。
并暗示陶崇园的死是因为抑郁症。
然后又以网络暴力受害者的形象,宣布要绝地反击,揭露事实真相。
导师称陶崇园有比较严重的睡眠障碍。
这个我相信,因为此前陶崇园在聊天记录也表达了要先调养身体,但其睡眠障碍是不是和导师对他的精神控制有关?
这个你可以自己判断。
对于所谓的“做家务”一事,导师的解释是,这是他们独特的语言系统,所谓的做家务,就是在导师家里谈心和交流学术。
可问题是,导师是有自己的办公室,要谈心要交流学术,为什么不在办公室而是要在导师家里?
“香菇肉丝”、“黄瓜木耳鸡蛋”这些又怎么解释?
难道“香菇肉丝”是指谈心,“黄瓜木耳鸡蛋”代表交流学术?
太扯了吧?!
至于洗衣服和找眼镜,那就更说不过去了。
在声明的结尾,导师对陶崇园作出了高度评价,并表达了对陶崇园离世的“难以自恃、痛心不已”。
信或者不信,由你自己决定。
(在另一份聊天截图中,导师称陶崇园根本就算不了什么)
05
悲剧发生后,谣言四起。
有说陶崇园晒被子因风大坠楼的。
有说陶崇园是单亲家庭,所以导师才让其“叫爸爸”的,而事发当天,陶崇园和母亲大吵一架才跳楼自杀的。
然而这一说法遭到了家属的反对,陶崇园的父亲一直健在,而且家庭和睦,根本不是什么单亲家庭。
针对母子吵架说法,陶崇园姐姐的回应是:“我们家的关系非常好,弟弟有事情也会和我们说,他和王攀的矛盾我们也早就知道了,他怎么可能和妈妈吵架跳楼呢!”
还有说法是,学校在事发后第一时间召集班长会来统一口径,母子吵架跳楼的传言也是学校这边传出去的。
上面这条信息的真假不得而知。
目前学校方面有据可查的公开回应是:
“学校高度重视,立即成立专班调查和处置相关事宜,已经将初步调查情况向家属进行反馈。”
而陶崇园姐姐发微博称,弟弟的手机和身份证于学校离奇消失,校方和警方声称迄今没有找到,这给家属搜集证据还原事实真相增加了极大的难度。
另根据《环球时报》的报道,陶崇园的家属向记者透露,现阶段学校给家属的回应是:
1、初步认为学校和导师无责
2、已经请了律师走法律程序
3、出于人道会给与5万元安抚金
另根据自称是陶崇园同学的网友爆料,陶崇园的家人和同学在校内拉横幅讨要公道时,遭到了保安的阻拦和殴打。
“几名便衣围着灰色衣服的男生扇头脸(他是桃子的同学),最后他眼镜遗失,轻微脑震荡。”
家属方面的说法不应该单方面听取,但离事发已过去一周,@武汉理工大学 的官方微博却没有发布关于此事的任何一点动静。
这肯定不是积极查清事实和解决问题的态度。
而且,如果以上信息为真,学校的处置就真的太让人心寒了。
06
导师欺压、性骚扰学生的消息早已不是个例。
有些不了了之了(如北影阿廖沙事件),有些已被处置(如北航陈小武被查实性骚扰女学生后,被取消教师职务、教师资格和长江学者称号),有些则如隔靴搔扰(如杨宝德事件中的博士生导师周筠,被西安交大批评教育,取消了她的研究生招生资格)。
这些事件频发的背后,有着更深层的原因——即不受制约的导师权力。
学生所有的关键节点,包括发论文、申请奖学金、毕业、继续深造等等,都需要导师签字同意才行,而学生则几乎没有任何可维权的渠道。
遇到品行端正的老师当然没什么问题,但事实上,导师也不过是一种相对高端的职业而已,而任何一种职业都会有品行好的人和品性坏的人。
一旦你遇到了变态老师,在你学术命运和人生命运的关键节点上卡你一道,你就知道什么叫“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了。
有知乎网友说:
他(陶崇园)一直希望可以摆脱老师的压榨,结果各种努力发现还是摆脱不了,想出国需要老师签字老师给推荐信,甚至最后不得不放弃学业,找一份工作,不过还被老师逼着就算工作了还要给老师服务,拿的奖学金也被要求捐点,想想真是太恶心了。
任何一边倒的权力,都会放大人性中的恶。
而这种权力被无良导师所掌握时,导师制无异于奴隶制,导师无异于奴隶主。
这才是悲剧发生的根源。
如果导师的绝对权力不会打破,那就会有下一个陶崇园,会有下一个杨德宝,会有下一个阿廖沙,会有千千万万个被无良导师压迫成习得性无助的受害者。
更可悲的是,这些受害者大多都是寒门学子,他们知道读书能改变命运,却不知道人心险恶,更不懂得人际斗争的手段。
于是他们成了待宰的羔羊,于是他们成了任人摆布的奴仆。
这是何其的悲哀?!
希望能制定相应的政策开辟学生维权的渠道,只有建立了制衡机制,改变权力一边倒的格局,才能挽救那些无辜又老实的莘莘学子。
最后,想对武汉理工大学说一句:
“建设让人民满意,让世人仰慕的优秀大学”,请先从尊重生命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