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玉器上兽面纹的断代之一——史前至西周时期
古代玉器上通常所谓的兽面纹,即一种正面展示的类兽首图案,其有对称的双角、双耳、双眉、双须以及鼻(但通常省略口部或下颌),不少还在两侧有长条状的躯干、肢、爪和尾等。兽面纹亦被称为饕餮纹、正面龙首纹等,但无论如何,兽面纹应属于一种人们想象出来,且赋予了某种内涵的神秘怪兽,而非诸如马首、牛首之属的写实动物。
考古资料显示,玉器上最早的兽面纹出现于新石器时代晚期的良渚文化,在商代晚期、西周、东周、秦汉时期较为流行。兽面纹形态繁复、富于变化,尤其商代晚期到汉代,前后演变线索清晰而自成一系,且阶段性特征明显,可以作为断代的重要依据。下面对历代玉器上兽面纹的特征进行断代概述。本期主要为史前至两周之际的内容,春秋中期至秦汉时期玉器上的兽面纹近期推出。
一、良渚文化
良渚文化玉器上的兽面纹主要装饰在玉琮、玉璜、玉璧、玉钺、玉梳背、三叉形器之上。按繁简差异,大致可分为两类:
其一,形态复杂。目、鼻、口等部位皆浮雕凸出,表面琢细密的卷云纹作地纹。眼眶颇大,呈卵圆形,内有重圈表示眼珠、瞳孔,眼眶之间有短桥相连。宽鼻阔口,无下颌,上下各一对獠牙呲于唇外。在兽口两侧有极度弯曲的两腿,双足呈爪状相对,爪甲尖利弯曲。
其二,形态简化。鼻部省略,目部形态简化,且出现了阴刻而就的小眼形。四肢不见。地纹疏朗或省略。
第二类是第一类简化而成的抽象形态,其流行年代亦晚于第一类兽面纹。
二、夏商周时期
偃师二里头遗址被认为是夏代遗存,该遗址先后出有三件镶嵌绿松石的兽面纹牌饰,形制大体相同:为青铜衬底,略呈弧角长方形,表面凸起,两侧有两组穿钮,用以固定在织物上。牌饰表面用数百块形状各异的绿松石小片铺嵌成兽面纹图案。眼珠正圆,凸起,双卷云耳,对钩“T”形角,两角长而上延,卷曲似尾。这种兽面形象同良渚文化差别较大,故尚不能明确二者之间的源流关系,但商代晚期玉器上的兽面纹应是在此基础上演变而成的。
商代晚期装饰有兽面纹的玉器主要有:玉兽面、玉钺、玉戈、玉梳、玉韘等。此期兽面纹通常以双钩阴刻技法雕琢,亦有沿线槽减地而以阳线成纹者。臣字眼,眼珠用重环纹表示。眉部多为短直斜线组成的窄长条状。角部有两种:其一,以方折的卷云纹作盘角;其二,蘑菇形角,较长,其根部装饰卷云纹。尖叶状耳竖起。鼻部则由一对相向对称的勾卷纹样构成,若蒜头。口省略。
西周早期的兽面纹大致延续了商代晚期的风格,兽面纹的基本形构没有发生大的变化,很难找出与商代晚期的显著区别。
西周中期以降,差异逐渐在雕琢手法上体现出来:大量使用“一面坡”线条,精雕作品往往在“一面坡”线纹的边墙表面沿轮廓再勾出细阴线。这些雕琢手法的变化,增加了图案纹样的立体感和细致感。此外,个别兽首腮边开始出现短须,新增椭圆形重环眼珠,且少量兽角用凤鸟纹代替,其余部位仍同先前。
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玉雕兽面纹仅见于兽面纹玉牌饰之上。其风格较前期变化甚大,时代特征明显。目部多浮雕作正圆状,内加琢一个圆环,眼梢拉长;眉用两道上扬的长条状集束阴线纹表示。鼻部浮雕成圆角梯形,腮旁偶见长须。兽角皆用侧视龙首纹表现。
参考文献:
1.朱乃诚:《良渚文化玉器纹饰研究》,《苏秉琦与当代中国考古学》,科学出版社,2001年。
2.蔡庆良:《古器物学概论——陕西韩城芮国大墓出土玉器概论》,《芮国金玉选粹——陕西韩城春秋宝藏》,三秦出版社,200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