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智慧和现代教育

01-02 生活常识 投稿:唱情歌
易经智慧和现代教育

人世间有两个最神圣的职业,一是老师,一是医生。老师拯救人的灵魂,医生拯救人的生命,这两个职业既可积德行善又可以养家糊口。古人将“天地君亲师”五个字供于正堂之上,让其享受人间祭祀,可见对师道的重视。《周礼》中说:“师道,教人以道者之称也。”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尚书·周誓》中说:“天降下民,作之君,作之师。”胡锦涛说:“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传承慧命、撒播文明种子、育人育才的辛勤园丁,这一职业神圣而伟大。孟子说:“圣人,百世之师也。”孔子被称为“历代文官祖,辈辈帝王师”,释老孔耶回五大宗教的教主都是教师出身,数千年以来,他们的塑像一直在享受人间的烟火,享受人们的顶礼膜拜。由此可知,教师是一个伟大的称谓,教书育人神圣的职业。

古代教育属于经典型教育,小学要读三百千千,然后学四书五经。易经属于十三经之首,是士子必学的经典,其内涵博大精深,它是中华文明的源头。《礼记·经解》中说:“洁净精微,易教也。”易经以天地自然界八大卦象为基础,演绎成为六十四卦,是谓易之总纲,其世历三古人更四圣而成书,共有24020字,其中包括心性之学,经世致用之学,文献考据之学,辞章之学和五行术数之学。易经的精髓就一个“变”字,变就是日新月异,日新其德,变就是向好的方面,向新的方面转变。“生生之谓易”,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易经的运用主要是“时位”两字,能够在一定的时间,定准自己的位置去做人做事,在适当的时间到适当的方位去做适当的事情,就是拥有了易经的智慧。“变”是一种智慧,“时位”是一种方法。培养学生最重要的是开发他们灵动的智慧,是能够在学龄阶段让学生找准自己的位置(知位、安位、正位、守位)安下心来去学习。为师之道重在开发学生的智慧,提升道德,培养学乐精神,奠定人生光明正大的格局,易经中的每一卦几乎都涉及到这方面的内容,就比较凸显这方面的内容的卦有八个。我们就此八个卦谈一谈易经与现代教育的关系。

一、为师之道,师比二卦

 师卦是易经中的第七卦,古人把它称作“天马出群之卦,以寡伏众之象”,其卦辞为“贞,大人吉,无咎”,师道首在行持正道,老成持重的人为师才吉祥。彖辞说:“师,众也,贞,正也,能以众正可以王矣。”师的本义为大众,古代 2500人为师,若能率领大众走向正道,就可以称王了,就可以成为君王了。《礼记·学记》中说:“能为师,然后能为长,能为长,然后能为君,师也者,所以学为君也。”师的卦象是地中有水,土地中含量最多的是水,大象辞说“君子以容民蓄众”,为师者一定要有博大的胸襟,要有包容学生、蓄养学生的道德智慧。欲求正人才须正己,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心正身自正,身正德业明。为师关键在一个“正”字,能够坚守正道,纯粹贞固,则可为人师表。

水行地上为比,比为亲比,爱学生如爱子女为“比”。古人将比卦称之为“众星拱北之卦,水行地上之象”。水滋润大地,万物才能成长,老师将汗水血水智慧之水浇灌学生的心地,学生才会成人成才。比有比较,相比之意,要比之于内,反省自我,不自失德;要外比于贤,学习先进,日新月异,决不可比之匪人,而自我伤害。亲比首在真诚有信,爱学生要发自内心真诚,给学生讲话一定要履诺守信。如此,才能在学生心中树立高大的形象。老师是楷模表率,学生才能学比师长,才能做到“严师”。《学记》中说“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则道尊,严师出高徒。欲求学生尊敬老师,老师首在有纯正的品格和真正的爱心。效法师比二卦可以树立师道尊严,有此尊严,学生才会敬学不怠。

二、开发智慧,蒙咸二卦

蒙是蒙昧,愚蒙之意,它是“人藏烟草之卦,万物始生之象”。孩提时期,愚昧朦胧,如藏烟雾草丛之中难以走出,此时就需要老师去除愚昧,开启悟门。蒙卦由山水组成,山为仁德,水为智慧,童蒙教育重在培养仁爱之心,开发根本智慧。大象辞说“山下出泉,蒙,君子以果行育德”。育德首在养正,故彖辞言“蒙以养正,圣功也”。蒙以养正有四个方法:发蒙、包蒙、困蒙、童蒙,养正重在培育“真善美慧和大爱之心”,这是蒙以养正的目的。

咸卦是感应道交之卦,是至诚感化之卦;是“山泽通气之卦,至诚感神之象”。彖辞说“天地感而万物生,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感通,感应,感化皆来源于人心的至诚。山光云影在碧潭泽水中为感,如朱熹所说的“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以及六祖慧能所说的“一切福田,不离方寸,从心而觅,感悟不通”,讲的就是感应、感通的道理。大象辞说:“山上有泽,感,君子以虚受人。”老师能有博大的胸怀,虚怀若谷,容纳接受学生,就能感化学生,感动学生,学生能够尊师重道,视师如父,就能感动老师。“心有灵犀一点通”就是真诚相感,只有真诚相感,才能亨通,才能去掉心结,打开心扉,让智慧如泉水般自然流畅。

三、培养定力,恒鼎二卦

恒卦是“日月长明之卦,四时不惑之象”,大象辞说:“君子以立不易方”,是立稳脚跟看朝阳。彖辞说:“恒,久也。日月得天而能久照,四时变化而能久成,圣人久于其道而天下化成。”恒是一种定力,恒是长久不变的教学精神,九三爻辞说“不恒其德,或承之羞”,孔子说:“君子以常德行,习教事。”恒才能长,恒才能久,而要做到恒,必须有坚固的定力。

鼎是鼎立,大象辞言“正位凝命”,其意为摆正位置,严守使命,人能安于正位就能做到思不出其位。正位守位都是一种定力。而有定才能开慧。“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读书学习在于回归心灵的宁静。宁静而致远,要想成才成功必须要定得位,要能静下来。

四、解兑二卦,学乐精神

解卦是“春雷行雨之卦,忧散喜生之象”。解除疑难,心生喜悦,云行雨施,万物生发。解开种种谜团,心地必然敞亮,缓解各种压力,身心倍感清爽,朋友相聚,谈天说地,放下万缘,法喜充满,学中有乐,乐中有学,最得意读书写字,极乐情种草栽花,“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丽泽兑,君子以朋友讲习”是内心喜悦的涌现,人心不可一日无喜神。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习是玩索而有得,能够以宁静之心快乐学习就会“独乐乐”,能够与朋友相互切磋就能与人乐乐。让自己快乐是一种美德,让别人快乐是一种功德。书至浑然方入境,能做到书中有我,心中有书,发自内心的喜悦就会油然而生,就能体悟到朱熹的“向来枉费推移力,今日中流自在行”的学习顺境,就会了知“闲坐小窗读周易,不知春去几多时”的快乐。

五、乾坤二卦,天地格局

  乾为天;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坤为地,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乾为“六龙御天之卦,广大包容之象”,坤为“生载万物之卦,博后无疆之象”。冯友兰先生的“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以天地境界为最高。天无私覆,地无私载。天地有大胸怀,天地是大格局,有胸怀才有平台,有格局才有大局。曾子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人拥有天道的刚健和地道的厚重才会拥有弘毅的精神。效法乾坤,可以培养大胸怀、大气度、大道德、大境界、大格局,从而成就大事业,成为大人物。要实现天地一样的大人格局,就要做到“终日乾乾,夕惕若厉”,就要做到“直方大”,正直、端方、大气,既要志存高远,又要求真务实,既能自强不息,又能厚德载物,养天地正气,法古今完人。孟子的“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就是天地正气。人能有天地的格局,就会成就高贵的气质,厚重的品德,就会有大人、君子般的庙堂气象。

以易经的眼光来看,当代教育先要树立师道尊严,继而培养孩子的学乐精神。坚固定力,开发智慧,建立格局,以达到孩子成人、成才、成功的目的。

孔子教学,因材施教,有教无类,要求学生“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从而铸就真善美慧的人生。“记问之学,不可以为人师”,老师是引路人,重要的是开发智慧和培养学乐精神。“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能够使文化、文明传承下去,就尽到了为师的职责。在教学的过程中,也是督促自己不断学习的过程,《学记》中说:“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老师这一职业神圣而伟大,其使命艰巨而沉重,我们要想尽心尽力,尽职尽责,不辱使命,就要在现代教育的方法上吸取易经中的智慧,从而以灵动、灵活、灵变的教学模式去开创现代教育的新局面

标签: # 易经 # 学生
声明:伯乐人生活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ttnwe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