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父母把孩子带沟里去了
教育是终生的,自我的认知、发掘也是终生的。所谓学校教育,可能只是教育的一小部分而已。
冰川思想库特约撰稿 | 橙汁
papa转给我一篇文章,《儿子一年级是学渣,如今他简直就是我的偶像》。我回复说,这种类型的文章如果让我写,我估计可以有不同的视角,因为我是当事人。
本人现在上大二,在国内某985大学读工业设计。大一升大二期间,去了美国最负盛名的设计学院之一的罗德岛设计学院(RISD, Rhode Island School of Design)上暑期班;大二上学期,又赴台湾实践大学(应该是台湾地区最好的设计学府)交流学习了一个学期。
脱离12年基础教育才一年半,又或多或少接触了中国大陆、中国台湾和美国的教育,所以这里我想谈谈自己对于教育的一些新的理解。
1
本人是属于家长几乎从来不管学习的那种类型,从小到大,几乎都是这样。
一来家长都蛮忙的,二来这是我自己的事情,他们也有他们的生活,和他们没太大关系。所以我的求学过程中,几乎没有受到什么干预以及强迫,想学就学,不学随你。
只是小学被妈姆强制报过三四年奥数和语文的补习班(当然那时候上课都是在划水,因为是被强迫的),其他的补习都是我自己选哪家看着不错或者觉得有必要学,才让父母给钱拿去报班。
除学校科目(例如数学、英语)的补习班之外,在小学一直上着素描,初中学了两年小提琴,寒暑假有的时候也去画室学画,就几乎没有别的了。
偶尔看到微信有关于现在的孩子从小被迫上各种补习班的推文,既庆幸自己生在了21世纪前,又觉得有点心酸。
从大学的现在来看,12年义务教育的成果,除了一些基本的知识(基本数学计算、文学素养、英语能力)、理性的思维模式、认知和学习方式之外,现在几乎都已经什么都不剩了。
我是浙江省的理科生,然而一年半前考过的牛顿第一第二定律、各种化学方程式甚至化学式的书写、线粒体在细胞中的作用以及数学上最基本的椭圆方程等,如今都已经全部想不起来了。
什么是教育?爱因斯坦曾说,把在学校里学到的所有东西全部忘光了之后留下来的东西才叫教育。
2016高考前几个月,我们超厉害的北师大毕业的化学老师对即将高考的懵懂的我们说过这样一句话:
“将来我说的这一些关于化学的知识都将被你们忘记。无论是我的化学课,还是物理、数学、生物,你们统统都会忘记的。那么,你们现在学习的目的是什么呢?高中三年的意义又是什么呢?是学习学习,是学会学习这件事。”
这里的“学习学习”不是“学习”的两次重复强调,而是,前面那个词是后面那个词的动作的内容、着落点。
当时杭州快要夏天,坐在窗边、徐徐清风袭来,窗外几只知了开始了他们的喧嚣,懵懂的我理解不了,但是现在我明白了。
9年的义务教育的意义,12年基础教育的意义是什么?更多的不是在于学会了多少,因为大部分的知识都会被忘却,重要的是,作为家长应该更加关注的是,对于孩子品格和个性的塑造、学习能力和习惯的培养。
海了去了,考上985后,每天沉浸在游戏世界中的,或是一上大学就开始迷茫无措的;也海了去了,高中成绩不拔尖,但是到大学之后光速晋升为学霸的……
抛开高考强制让你在短时间拥有的那些附着在表面的知识,深入骨髓的改变才是教育的真正目的。
小学6年所有的知识,可能交给一个大学生,只要一周就能学会。那为什么要6年?为什么还要接下来的3年初中?
因为改变是潜移默化的,不仅是生理上的成长长大,认知的提升在人生的初期也是缓慢的,需要那么久的时间。
2
寒假和一个曾在大学教设计的叔叔聊天,坐在老家山上的火炉边聊了蛮久设计,但是关于设计的收获,却不及我听到的一句话:“其实一切的一切,都归结于认知。”
这句话我玩味了蛮久,算是我这几个月听到的最睿智的一句话了。认知的层次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们怎么看世界,决定我们每天说的每一句话、做的每一件事,并最终决定我们怎样生活。
除此之外,在台湾做交换生期间,个人很佩服的一位教我们设计的老师说过一句异曲同工的话:
“其实人生只有一件事,就是认识自己。认识新的事物代表把自己摆在一个新的立场,一个以前没有思考过的立场,因为我们一定会对知识有意见,而这意见就是我们不断自我认识的依据。所以看到别人好或坏,重要的不是他们,而是自己的反思。”
那么,大学的教育,在总的学校教育过程中,扮演的是什么样的角色呢?
我个人觉得是实现自我救赎。在大学前,我们每个人都是依靠着家人父母,才在这个社会中生存下来的,所以我们不属于自己,在这整个社会上来看,我们是依附者。某种意义上来说,我们不是自由人。
但是大学四年,能够实现从这种依附状态到几乎独立社会个体的转变。获得一项谋生的技能,赎回自由身,走上社会,找到自己想要的生活。
上了大学,也让我明白一个道理,在一定的时间里,学习成果=学习热情×学习习惯态度。
大学其实是一次教育的洗牌。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大学里的每一个人对于自己所处的专业兴趣都是不一样的,学习习惯态度是前12年的教育几乎唯一能够带到大学的东西,每个人也都有差异。
我在高中期间,虽然对于那些不喜欢的科目没有很高的学习热情,但是强制的环境使我不得不挤出那种热情出来对付它们,加上还不算差的学习习惯,在高考中成功地挤进了那2%,但不是1%,是因为非内心油然而生的热情是有上限的。
我相信那些考上清华北大的,一定是两项变量量化值都是极高的,才能收获到超高的学习成果。
但是,上了大学之后就不一样了,没有强制的高考逼迫下的学习环境,每个人都靠着自己的学习热情和习惯主动学习,就有了很大的差异。
3
高考完填写志愿的时候,妈姆一直想我像她一样学法学。但是法学没有出现在我的任何志愿项里,哪怕是最后一所学校的第6个志愿,因为没有兴趣。
我只想学设计啊,从小,一直都想。从事法律专业的工作,哪怕能过上很体面的生活,但在内心深处,我得不到快乐,没有对这一项职业的尊重,又有什么用呢?
不是固执,不是年少轻狂。喜欢设计,是因为我认为设计的本质,是在优化、在改善人们的生活,是在追求更美好的每一天。人心总是向善的,大部分人都在追求真善美。
金属加工工艺实习课,我借着激光雕刻器在手机背面刻了这么一句话:
“I hope one day, they will find their own source of endless motivations.(我希望有一天,他们能够找到自己的无穷动力之源)”。
这是一位老师给他的学生的期许,也是我想时刻提醒自己的。人生难得走一遭,当然要做自己最想做的事情啊,但遗憾的是,许多人终其一生都没有找到自己的calling(内心的呼喊),自己真正的兴趣和自我。
在初一之前,我的语文和数学都能考年级第一,英语却奇差无比,是属于要被校长叫去办公室谈话的那种(校长正好是我们班英语老师)。但自从初二开始,我的英语成绩就几乎是最好的,无论是在班里还是年级里。
我现在的英语水平是雅思7.5,小项不低于7.0。原因只有一个,我从初二开始迷上了《暮光之城》《吸血鬼日记》和《生活大爆炸》。疯狂迷恋,以至于当时看完了《暮光之城》系列电影之后,还看了当时的中文小说,现在家里还存有全套精装的英文原版。当然,现在觉得很幼稚了,只有TBBT(《生活大爆炸》)每周必看。
这些美剧和电影成为了我学习英语的兴趣之源。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错!兴趣甚至能够生出更好的学习态度和方法论。初三开始,我就几乎没怎么听过英语课,因为早早就自己都会了,这就是兴趣的作用。
恰恰让我很不能理解的是,为什么身边这么多人,会对他们所学的东西这么没有兴趣。这个学期我选了两门自己感兴趣的通选课,“法律逻辑学”和“国际贸易与区域化发展”。然而,这两节课上却看到蛮多人在玩手机、做自己的事。
难道学校留给我们自己可以分配的时间还不够多吗?难道这些知识对于大家来说都是没有用的吗?难道只要考前看一看讲义,复习一下知识点,考试通过,拿到学分,顺利毕业就可以了吗?
确实,这两节都是蛮学术的课,几乎是法学院和金融学院的专业课,但是,我却打心底里觉得老师上课讲的东西都很有趣,十分重要,并且会对我帮助很大。
想了解更多,想知道更多,想收获更多,想拥有更多的视角去看这个世界,想知道这个世界上正在发生什么。难道这不应该是大学生应该有的对待知识和学习的态度吗?
“所谓读书就是尽量吸收知识,什么知识都有用,但是知识价值的高低是受心态影响,心态不对,就算爱因斯坦亲自授课也没用。”一位高人曾这样和我说。
4
也许我算是个奇葩吧,12年的应试教育,没有把我的求知欲和学习欲磨灭掉。可能是爸妈从来没有逼迫我学我不想学的东西,做不想做的事,也可能是高中期望我们“善良、丰富、高贵、理性”的校训校风造就了现在的我。
希望写到这里,就“该不该给孩子报补习班”这个问题,带给家长一些思索。强制、逼迫之下,大部分都是没有好结果的,即使有,也只是短期的立竿见影,会后继乏力。
最近刷知乎关注了一下米兰理工这所工业设计2017-2018QS榜艺术和设计排第五的学校,看到米理校友说的一句话:
“米兰(理工)的排名是比清华可能还要高一些。但是排名代表不了什么东西,排名不能吃,真正的还是看自己的专业知识,看自己的性格、习惯、综合素养。所以,意大利是给你提供了一条路。至于这条路是坦途,还是一座桥。完全取决于你。”
关键词就是“看自己的专业知识,看自己的性格、习惯、综合素养”。
今年有一个好朋友退学去了悉尼大学读Interaction Design Creative Technology(交互设计和创新科技),微信上聊近况,她说她在悉尼大学感觉是自学比较多,老师不会教太多。
这样的想法在和我一个在RISD认识的,同时拿到ACCD(艺术中心设计学院)和SVA(纽约视觉艺术学院)的插画专业的offer(这两所学校的插画是世界最好,没有之一),却最终念了平面设计(graphic design),难得回国一起逛街的朋友口中听到的也类似。
“我们老师都不怎么教的,都是靠自己实践自己做啦!”刷imgur,看到有一个厉害的设计师也这么说。
所以,我感觉大学主要还是一场长达4年的自我修行啊,虽然同学很重要,一起学习的伙伴很重要,但是大多数时候,还是要看自己。
其实人生也是一场自我修行的漫漫旅行吧,教育是终生的,自我的认知、发掘也是终生的。所谓学校教育,可能只是教育的一小部分而已。
小学一年级的时候,爸爸问过我,要不要去学小提琴,当时年少无知的我拒绝了,papa也就放之任之了。所以后来就去学了素描,就走上了设计的漫漫长路。
现在觉得还蛮后悔的,毕竟当时什么都不懂,就这样少了一门很有趣的技能,少了一种人生的可能性。如果当时说了yes,现在走上职业的音乐道路也说不定。
尽管初中最后还是抵挡不住小提琴的吸引力,只学了两年让自己不留遗憾,但是总的来说还是很感谢papa。没有当时对我的那个“no”的听之任之,可能就没有后来漫漫十多年给我的在学习、生活上的自主权,给我的属于自己的选择的尊重吧。
*本文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特色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