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小便后做这 6 件事,相当于每天都能做次「体检」
大小便,真可以算是我们生活中最熟悉的「陌生人」了。
很多朋友们上完厕所就冲水走人。其实,这时候回头看一看大小便,也相当于完成了一次小小的体检。
需要留心大小便哪些状况呢?
图片来源:Shutterstock
大便看这三点
1. 大便频率
两天都没大便,是不是便秘了?
其实便秘有诊断标准的:
指排便次数减少(<3 次/周);
粪便干硬;
排便费时费力、排出不尽或需手法辅助排便;
症状持续至少 6 个月。
一天上了好几次厕所,是不是就是「拉肚子」?
腹泻也有明确定义:
一般认为,每天大便 3 次以上,每天大便总量大于 200 克,并且大便含水量超过 85%,是腹泻。
如果有了这些问题,一定去医院查明原因,在医生指导下处理,而不是想当然地自己服药。
2. 大便形状
关于大便的形状,可是有专业描述的,那就是「布里斯托大便形状分类」。
图片来源:网络
最理想的大便形状应该是第四型,第三型和第五型也在可接受范围内。
大便过硬,可能是因为水喝得太少、蔬果进食较少。
如果过稀软甚至不成形,可能是消化不良、感染等,不过长期进食较少、进食稀软食物,也会导致大便稀软。
总体来说,如果不是便秘或腹泻,大便形状反映的是近期饮食结构的情况。
3. 大便颜色
如果大便是红色或者表面沾血,那么需要怀疑比较靠近肛门的位置出血,如直肠息肉、痔疮、肛裂等。
如果大便是黑而发亮的,则需要怀疑消化道比较靠上的位置是否有出血,如胃出血、十二指肠出血等。当然,也仅仅有可能是因为前一天吃过铁剂补血、或是多吃了一些猪血猪肝等食物。
如果大便是灰白色或陶土样,那么需要怀疑肝胆的问题。
如果是黏血便或者像果酱一样的大便,要考虑感染。
图片来源:Shutterst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