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命硬学不来弯腰!
本文由锐视界(rshijie)原创
作者:瞎子阿杰
提起春晚小品,
90后最先想到的应该是本山大叔。
对于00后而言,
沈腾、玛丽这些新生代演员
成为了春晚小品的代言人。
然而对80后、70后
甚至更老一代的人来说,
陈佩斯才是他们春晚记忆深处的名字。
“队长,别开枪,是我!”
“皇军托我给您带个话。”
这些耳熟能详的台词,
在三十年前让电视机前的观众捧腹大笑,
三十年后还有网友用它来编成段子。
而赋予这些台词以生命力的陈佩斯,
却阔别春晚舞台二十年之久。
从春晚的“宠儿”变成央视的“弃子”,
从小品的鼻祖到话剧界的中流砥柱,
陈佩斯的身份和地位一直在变。
不变的,
是他为小人物呐喊的内心。
仍记得当年的“陈小二”,
在舞台上插科打诨,金句连篇。
他讨喜、耍宝、滑稽,
当过“龙套”、“配角”、“小偷”和“农民工”,
一次次地与“伟光正”摩擦碰撞,
给观众带去欢声笑语。
以往的艺术作品中,
小人物往往带有悲情和麻木色彩。
他们可怜不可亲,可恨不可爱。
陈佩斯是第一个将小人物
塑造得有血有肉的表演者,
他塑造的那个“陈小二”,
市井中含着率性,狡黠中带着真诚。
小人物在陈佩斯的诠释下,
在舞台上挺直了腰杆。
从作品到生活,
陈佩斯一直在诠释小人物的内心世界。
陈佩斯与朱时茂
在春晚舞台活跃了十一个年头,
直到1999年他跟央视打了一场维权官司。
面对大人物和强权的侵权,
他梗着脖子说“不”。
最终他赢了官司,却丢掉了前程。
正是这样一个“小人物”,
无论是当年插科打诨还是如今嬉笑怒骂,
无不体现出一名艺术家的铮铮傲骨。
所以有人说,
陈佩斯这个名字,
代表的,是文艺界的良知。
01
1950年,
著名表演艺术家陈强
随团去匈牙利布达佩斯演出话剧《白毛女》。
期间他接到一个电话:
大儿子出生了。
为了纪念自己的出国演出,
他直接从“布达佩斯”中取出俩字,
给长子取名陈布达。
四年后,
二儿子出生。
随性的陈老爷子
直接把剩下的两个字拿过来用:
“你哥哥叫布达,那你就叫佩斯吧。”
这如同相声段子一般的取名经历,
让陈佩斯这个其貌不扬的小子
生来就带有喜剧色彩。
打上学起,
陈佩斯就对“强权”不屑一顾。
他的小学老师见他泼皮,
故意把他调到最后一排。
有一次上课,
老师让陈佩斯用“五彩缤纷”造句。
陈佩斯脱口而出:
“我放了一个五彩缤纷的豆花儿屁。”
引起全班同学哄堂大笑。
父亲陈强拿鸡毛掸子打过他无数次,
依旧改不了他“顽劣”的性格。
陈强曾是中国电影百花奖的最佳男配角,
他塑造的反派角色
黄世仁、南霸天等深入人心。
在之后的十年浩劫期间,
陈强不出意外地被抓进了牛棚,
成为众矢之的。
批判陈强的理由叫人无从反驳:
“好人怎么可能把反派演得那么逼真?”
此时的陈佩斯年仅15岁,
也被裹挟在时代洪流里,
到内蒙建设兵团当知青。
提起当年的经历,
陈佩斯毫不掩饰:
“苦,太苦了。
回家探亲我跟我爸说,
饿死我了,再也不想回去了!”
无奈之下,
父亲陈强建议儿子走演员这条路。
进电影厂,起码“吃得饱”。
陈佩斯进了八一厂,
成为了一名龙套演员。
他肯琢磨,肯卖力,
无奈长相实在太普通了,
电影里都没他什么戏份。
这时候,
父亲陈强再次建议他:
“中国的老百姓太苦了!”
“你可以演喜剧,给人们带去欢乐。”
1979年,
陈强带着儿子一起拍摄了《瞧这一家子》。
这是十年浩劫之后的第一部喜剧电影,
也是陈佩斯第一次当主演。
以今天的标准看,
这部电影说教的意味浓厚,笑点不多。
但在当时的大环境下,
却有着文艺进步的时代意义。
这部电影在当时火了,
喜剧也随之有了出路。
陈佩斯的喜剧之路也随之启程。
02
真正让陈佩斯火起来的,
是1984年春晚舞台上,
他与朱时茂合作的小品《吃面条》。
他俩以一种全新的艺术形式,
让观众们笑疯了!
那时候只有简陋的舞台和简单的道具,
但陈佩斯用他那夸张的动作和丰富的表情,
再加上与朱时茂默契的配合,
让整部小品张力十足,
幽默生动地展现了出来。
那年的大年初一,
朱时茂出门上公厕,
都听到有人在模仿小品中的台词一捧一逗。
这次演出的成功,
让小品从演员的训练课
正式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形式,
走入大众视野。
或许正应了陈强老先生的那句话:
“中国的老百姓太苦了。”
在那个年代,浩劫虽然过去了,
但快乐和尊严都还是奢侈品。
突然出现这么两个人,
用十几分钟的时间让大家前仰后合。
这份快乐的价值,很厚重。
在这之后,陈佩斯与朱时茂继续合作,
在春晚舞台上表演了《烤羊肉串》、
《胡椒面》、
《主角与配角》、
《警察与小偷》、
《姐夫与小舅子》等作品,
形成了自己独树一帜的表演风格,
也成功塑造了“陈小二”这一标志性的小人物。
你不得不承认,
陈佩斯是有喜剧天赋的。
那时的他尚未形成自己的喜剧理论体系,
但他设计的情节和冲突都十分科学合理。
他善于利用人物身份的反差
来制造戏剧冲突,
例如警察和小偷、主角和配角、
执法者和违法者。
用如今的话讲,
这叫利用人物设定来制造笑点。
在喜剧创作上,这属于高级手法了。
远不是现在那些靠骚浪贱
和扮丑来搞笑的喜剧电影所能比拟的。
他塑造的小人物,
既有市井小民的狭隘、狡猾和庸俗,
也有平民大众的憨厚、耿直和幽默。
这样的人物,是接地气的,
最能引起大家的共鸣。
尽管是以小人物的身份在搞笑,
却并没有嘲笑弱势群体。
陈佩斯赋予了小人物以尊严。
他一扫喜剧作品中的流里流气,
让喜剧变得高级感满满。
03
等到1998年《王爷与邮差》谢幕后,
陈佩斯便再也没有回到春晚舞台上。
1999年,
央视下属的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
未经当事人许可,
擅自出版并发行陈佩斯和朱时茂
历年春晚小品的VCD光盘。
陈佩斯和朱时茂两人
到处写信、打电话、登门投诉,
希望得到妥善解决。
可没人理他们。
正所谓“店大欺客”,
没人在乎小人物的权利和正义。
此情此景,
无数人也劝陈朱二人:
息事宁人,忍气吞声。
央视是何等的平台和资源,
对演员来讲,
得罪了央视,等同于自掘坟墓。
面对这样的劝说,陈佩斯的态度始终如一:
“如果我接受强权,
那我的后代一定为我感到丢脸!”
陈、朱二人将央视告上法庭,
一审央视败诉。
陈佩斯和朱时茂
得到了法院判决的33万元赔偿款。
可以说,
陈佩斯不仅是中国小品界的第一人,
也是中国知识产权保护的第一人。
可是这次知识产权保护的代价实在太大了,
随后他便被央视封杀。
往后十几年,
广电系统下的电视台再也见不到他的身影。
他创办的影视公司
由于市场监管不规范等原因,
收益惨淡。
失去了商业演出的途径之后,
没多久,影视公司也宣告破产。
影视行业四处都有暗礁,
讲究各种各样的“潜规则”。
他是个有精神洁癖的人,
他不愿意与这帮人同流合污。
陈佩斯无奈之下,
跟太太一起扛着锄头去山里种树。
他蛰居了两年,
看了许多书,
思考了许多喜剧理论。
然后把目光瞄向了话剧。
04
2001年,
在中国话剧行业最不景气的时候,
他的首部话剧《托儿》横空出世。
陈佩斯带着《托儿》在全国展开巡演,
一连120场,观众多达17万人。
创造了千万的票房神话。
随后推出的《亲戚朋友好算账》、
《阳台》等作品也进展顺利,并广受好评。
一时间,
这个话剧界的“新人”再度风头无两。
时至今日,
如果陈佩斯说自己是话剧行业的第二人,
没人敢称第一。
然而背后的艰辛,只有他自己知道。
《托儿》一开始巡演的时候,
由于资金短缺,演出场地十分简陋。
后台紧挨着厕所,一股尿骚味儿。
上百场的巡演要一遍遍重复,
对人的体力和耐心是极大的考验。
朱时茂曾应老朋友的邀请,
参与了三十三场演出。
后来实在受不了了。
朱时茂坦言:
“我就吃不了他这个苦,太累,太寂寞。”
编剧毓钺曾劝陈佩斯:
“你去搭一个剧组,30集电视剧,四五个月也就出来了。
到时候租个房车,雇两个助理,拍完戏弄个小火锅吃上。
你这样的腕儿,到哪人家也不会让你受委屈。”
陈佩斯不干。
他一身硬骨头,
谁的账都不买。
唯独对艺术,
他毕恭毕敬。
每一个话剧剧本,
每一场戏,
每一句台词,
甚至演员的步伐,
他都仔细斟酌,反复推敲。
随着年纪的增大,
他体力也跟不上了,
中途需要多次喝盐水。
一场戏下来,满头大汗,
整个人跟水耗子似的。
同样的戏码,
同样的舞台,
同样的感觉,
日日重复。
这种寂寞,换成其他的大牌明星,
谁能熬得住?
明星熬不住,
陈佩斯熬得住。
他从不认为自己是个明星,
他觉得自己是个手艺人,是匠人。
话剧给了他第二个表演的舞台,
他一路走来,没拿什么奖,
也没有什么桂冠。
却在纯粹的艺术道路上越走越远,
让旁人难以望其项背。
05
知乎上有一个被浏览了五百多万次的问题:
【为什么网友普遍对陈佩斯评价较高?】
有一个高票回答这样说:
搞艺术的分几种。
没本事,靠舔X上位的,这种人属于下流的人。
没本事,也不攀附权贵的,这种人属于外行票友。
有本事,依然要向权贵低头的,这种人属于实事求是的从业人员,混口饭吃,没办法。
有本事,可以和权贵讨价还价、维护艺术尊严的,这种人属于务实的艺术家。
有本事,绝不攀附权贵,还能得到观众认可的,这种人,就是陈佩斯。
他一个权贵口中的戏子,
敢跟权贵斗,
捍卫了法律和艺术的尊严。
有人问他是否后悔当年的那场官司,
他想都没想,
直接怒怼央视:
“不后悔!我至少要让人知道,我是被侵犯的。
否则五十年一百年后,我们的后代看到,
会为我们现在的所作所为感到愤怒。
他愤怒的,不是那个侵犯你的人,
而是面对侵犯,我们选择了漠视和沉默。”
面对当下影视行业的评奖制度,
他更是毫不留情:
“我是一个非常干净的人,
因为我从没拿这些奖。”
面对当下的社会环境,
他字句铿锵:
“社会已经烂了几十年,
还要把余生烂下去吗?!”
在这个流量为王的年代里,
陈佩斯变成了一个“异类”。
明明德高望重,资历很深,
但他从不掺和娱乐圈的事,
反倒对娱乐圈的乱象毫不留情地指责。
朱时茂说他:
“太倔,太认死理。”
他的倔强,
他的傲骨,
都是出于对艺术的敬畏。
陈佩斯演了几十年的小人物,
却真正把自己活成了一个大写的人!
知乎答友说得好:
陈佩斯的经历,
让黑暗中的人相信,
这个世界最终是需要有本事、
又有骨气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