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前服装的变迁

12-29 生活常识 投稿:灰尘往事
改革开放前服装的变迁

 中山装取代了西装和旗袍

 新中国刚成立时,人们的服装还保留着民国时期的样式。城市市民一般穿侧面开襟的长袍,妇女穿旗袍。农村男子一般穿中式的对襟短衣、长裤,妇女穿左边开襟的短衫、长裤,有的还穿一条长裙。衣服面料多是机织的“洋布”、粗棉布、麻布。此外,还时行西装和中山装。

 上世纪50年代后,穿衣打扮与革命紧紧联系在一起。西装和旗袍渐渐地被看作资产阶级情调,在人们的生活中逐渐消失了几十年。男人开始以中山装为主装,不再穿长袍马褂;女人穿的是对襟袄,不再“裹足不前”。特别是中山装,成为中国最庄重也最为普通的服装。

 初期的中山装上衣的纽扣很多,四个口袋平平整整,但样式过于呆板正统,缺乏创新。

 那时,拥有一套毛料中山装是令人羡慕的事情,而在中山装的左上口袋插上一支甚至两支钢笔,则是有知识、有文化的象征。

 后来,受革命的感召和对共产党干部的崇敬,中山装引起一些青年学生的追捧,有人根据中山装的特点,设计出了款式更简洁、明快的“人民装”、“青年装”和“学生装”。

 还有一种稍加改进的中山装,就是将领口开大,翻领也由小变大,很受人们的欢迎。当时,共和国的领袖毛泽东就特别喜欢穿这一款式的中山装。开国大典时,新中国的领导人第一次在天安门城楼上集体亮相,毛泽东和他身边的领导人穿中山装的形象,更是引起世界瞩目。以后,国外有人便将这一款式的中山装称作“毛式中山装”。

 女特务穿的是“列宁装”

 新中国成立之初,南京有童谣唱道:一进堂屋亮堂堂,房里摆的大花床,姑娘穿的花衣裳,小伙子穿的“列宁装”。

 当年,苏联服装成为当然的革命象征,深深地影响着城镇居民。“列宁装”一度成为最流行的服装。

 “列宁装”,因列宁在十月革命前后常穿而得名,它的式样为西装开领,双排扣、斜纹布的上衣,有单衣也有棉衣,双襟中下方均带一个暗斜口袋,腰中束一根布带,各有三粒纽扣。

 “列宁装”起初本是男装上衣,在中国却演变出女装,并成为与中山装齐名的革命“时装”。穿上“列宁装”这种公认的“苏式”衣服,显得既形式新颖又思想进步,“列宁装”一时成为机关女干部的典型服式,因此也被称为“干部服”。

 “列宁装”或多或少带有装饰性元素——双排纽扣和大翻领,腰带的作用有助于女性身体线条的凸显。这款服装后来成了无数中国女性最崇尚、青睐的“时装”,穿“列宁装”、留短发,看上去朴素干练、英姿飒爽。

 中国第一个女拖拉机手梁君、第一个女火车司机田桂英,都曾是“列宁装”的模特,劳模的示范,带动了时代的风尚潮流。

 美中不足的是,当时“列宁装”可供挑选的颜色并不多,清一色的蓝、灰、黑,彰显艰苦朴素的时代风气。

 “列宁装”穿在叶琳琅饰演的女特务王曼丽身上,更让人难忘。在一部以抗美援朝为背景的反特片《铁道卫士》中,叶琳琅扮演的特务王曼丽是一个潜伏的女特务,“列宁装”,直发型,单布鞋,并不是观众印象中女特务常有的花旗袍、烫发头和高跟鞋,难怪观众印象深刻。

 年轻姑娘爱上工装裤

 1949年以后,生产领域的工人阶级地位得到提高,劳动最光荣,朴素是时尚,穿工装成为一种荣耀。年轻姑娘们曾一度爱上男式背带工装裤和格子衬衣。

 工装裤为背带式,胸前有一口袋。与之相配的,一般是圆顶有前檐工作帽、胶底布鞋,布鞋多为手工制作。另外,前后挂胶、以草绿色帆布为面、橡胶为底的“胶鞋”,因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穿用而得名“解放鞋”,成为这一时期城镇民众广为使用和喜欢的鞋型。

 一般新鞋上脚前,要先钉上掌,孩子的鞋往往前面还打一个皮包头,后跟也补块皮子。男孩子的鞋,大脚趾前面缝一小块“膏药”补丁,很常见。

 新中国成立后,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绸缎面料,显得封建味道有些浓。所以,参加工作的女性和女学生就摒弃了缎面,而采用具有农民文化特色的花布来做棉衣,以显示与工农的接近。

 穿小棉袄时,为不失进步形象又防止弄脏棉衣(以免去频繁拆洗),一般外穿一件单层的罩衣。上世纪50年代,大部分女性用“列宁装”做罩衣。

 小燕子穿花衣:“布拉吉”

 1955年5月17日,上海《青年报》刊登了署名“启新”的文章——《支持姑娘们穿花衣服》,文章认为,现在有条件可以打扮得美丽一些了,然而姑娘们的服装大都还是“清一色”,有的姑娘全身一色蓝。我们不但要把国家打扮得像一个百花盛开的大花园那样,也要把姑娘们打扮得像一朵鲜花、一颗宝石一样。文章最后呼吁:姑娘们,你们大胆地穿起花衣服来吧!

 当电影《护士日记》中的女护士简素华哼唱着“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这里”时,看过这部影片的中国男性,也为这位有点小资情调的美丽护士所倾倒。

 1956年,人们的生活一天天好起来,流行的色彩也从蓝色、灰色变得丰富多彩了。从苏联传入的连衣裙“布拉吉”成为最受欢迎的服装:宽松的短袖、褶皱裙摆、简单的圆领,碎花、格子或条纹图案,腰际系一条布带。

 “布拉吉”本是苏联女子的日常服装,上世纪50年代,在中国大众的视野中,多是苏联画报、期刊和电影,那里面人物的着装和专门开辟的时装专栏间接影响着中国大众,身穿“布拉吉”的援华女专家则成了大众直接模仿的对象。当苏联女英雄卓娅穿着飘逸的“布拉吉”就义时,“布拉吉”成为一种革命和进步的象征,也因此成为最流行的女性服饰之一。

 大街小巷、建设工地,上至知名女性,社会名流,下至基层女工,都曾穿过“布拉吉”,甚至幼儿园的小女孩也会有一件属于自己的“布拉吉”。“布拉吉”在女性之中几乎人手一件。一群年轻的女孩子,脸上写满笑容,身上洋溢着青春的活力,满怀着革命的激情,她们梳着油黑的大辫子或刘海齐眉的短发,穿着五颜六色的“布拉吉”,嘴里唱着流行的歌曲,上学、上班、开会、集会、游园,投身于新中国百废待兴的建设之中。后来,由于中苏两国关系恶化,“布拉吉”的名称不用了,但“连衣裙”即“布拉吉”的意译名一直沿用下来。

 化肥尿素裤子

 “文革”前后,买布是要用布票的,而且每家每人都有限制。所以,衣服来之不易,要讲“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实在不能穿了,也要拆洗干净,大一点结实一点的旧布块,留下做补丁,最差的也要利用——糊了纳鞋底,一点都不会糟蹋。家中长子,穿新衣的机会多一点,弟弟们妹妹们惨些,多半捡旧衣服穿。农民也是爱美的,穿补丁衣服很常见,补丁讲究方方正正,针脚细密,不抽不皱,颜色协调。衣服平时要洗干净,否则会被人瞧不起。

 化纤布在那些年叫“料子”,更加珍贵。早期从日本进口的尿素,外包装袋是尼龙布的,类似于后来的“的确良”,而且两条尿素袋子,正好可以改制一条“免裆裤”。于是,生产队长等人就把空尿素袋子拿回家,拆洗干净,买来2分钱一包的蓝染料,把空袋子布染色,做成裤子,既耐穿又漂亮,还省钱省布票。这等好事,只有队长、保管、会计、记工员、贫协代表等少数人才摊得上,一般人是没指望的。不过,这种“料子”布很容易掉色,洗一两水后,原形毕露,尼龙口袋原来的字样清晰可见——屁股上是“日本”,膝盖上是“尿素”“株式会社”。凡是看见穿这种裤子的人,不用问,不是队长本人,也是队长身边的重要幕僚,总之,是很有面子的人。

 据《中国生活记忆——建国60年民生往事》

声明:伯乐人生活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ttnwe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