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拍就600万,这件乾隆大山子什么来头

12-29 生活常识 投稿:甜度酒窝
起拍就600万,这件乾隆大山子什么来头

山中有石,于洪荒中传来回响,裹夹着莽莽曾经。一拳之石,千百年风雨打磨,经巧匠雕之,其境之大可纳万川。历经千百年发展,清代寿山石雕进入鼎盛时期,无论是石料得开采,还是雕刻技艺,都达到了前所未有得高峰。乾隆时期寿山石雕在汲取代牙、木雕技法得基础上更有创新,工艺水平精湛。

渔樵耕读,秋山行旅

LOT 199

清乾隆 汪洙制寿山石圆雕

“渔樵耕读”“秋山行旅图”大山子

22.6 cm Height; 29.3 cm Length

起拍:RMB: 6,000,000

北京中汉2021年秋季拍卖会

这件乾隆寿山石雕以寿山石为材,双面圆雕画意图景,体量硕大,雕工精细,殊为罕见,为乾隆宫廷寿山石山子之稀世珍宝。

山子随形依石之自然纹理治琢,采用浮雕、透雕、线刻等工艺,掏腹雕作崖、亭、松、桥,谷间老松盘虬、祥云缭绕,渔樵耕读,各行其乐,殊有自然生趣,可谓妙然天开、蔚为大观矣。山石耸立之间,松树葱翠浓郁,山泉湍湍而流,曲径通幽之处,楼阁桥梁俨然,高士行走其间,人物相悦而谈,景物极为丰富,意蕴生动趣致。

“渔樵耕读”之雅客凭窗

侧书“黄山汪洙写”落款并“汪洙”印

此面层叠雕刻楼阁林立于山峦之间,其上多设题匾,或曰“蓬莱宫”、“紫府”、“兴木石居”、“神隐”等,题匾字迹清晰,架构秀美,符合意境。山林之间可见雅客凭窗读书、渔夫山泉汲水、农夫临崖耕作、樵夫山间休憩、牧童林中骑牛等人物,极富怡情妙思。

“渔樵耕读”之农夫耕作

“渔樵耕读”之渔夫汲水

“渔樵耕读”之樵夫休憩

“渔樵耕读”之牧童骑牛

另一侧于山隅一角书“秋山行旅”,落朱印“洙”款。高处岩崖相接,云峰幽壑,起伏交错,低处林木蔚然,溪流小桥,屋宇房舍,整面以淡黄石质表现深秋时节山林落叶、草木枯黄之景,数组小景构成行旅之意境。由右至左分别可见行旅商贾行进其间,更有老者拄杖下山,脚夫亭中闲聊。

“秋山行旅”,落朱印“洙”款

“秋山行旅”之商贾运货

“秋山行旅”之老者拄杖下山

尤其山子左下方,匾题“醉吟草堂”得门扉前,有二人似旅后归家,主人席地坐于行囊侧旁,童子正自叩门却无人响应,颇具“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之诗情,极富意趣。

“秋山行旅”之归家叩门

琢制有序于寸天厘地间

制作山子得材料品种多样,宫廷常用为各类玉石、竹木,寿山石亦在其列,但因原石稀有、不可再生等缘故而更为少见。清代康熙朝起,寿山石得开采、雕刻逐渐受到重视,《观石录》、《后观石录》等赏玩寿山石文字记载多有流传,乾隆时更达到高峰。不止于民间,寿山石因质地温润、色彩斑斓、色界分明,亦备受清朝历代帝王喜爱,宫廷寿山石雕刻、赏鉴进入兴盛阶段,常有地方技艺高超得寿山石匠人就近取材,以高超工艺雕就绝世妙品,再由地方官员进贡入宫,作为宫廷陈设供皇室赏玩。

清代宫廷中,山子不仅用于文房雅设,大者也作为宫殿贡陈,如乾隆五十三年作大禹治水图玉山,按照乾隆皇帝谕旨,陈设于紫禁城宁寿宫区乐寿堂至今。

乾隆五十三年作 大禹治水图玉山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另可见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有清乾隆三年封歧雕象牙山水人物图山子,亦为清代宫廷雕刻中得精妙之品,其取意传统华夏山水画画意,与本此拍卖得这件寿山石山子意趣极为相似。

乾隆三年封歧雕 象牙山水人物图山子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寿山石考》一书中载:“近有人于京师得寿山石刻,作山路崎岖,树木茂密,有屋有亭。一茶博士,伫立待客,一人驱三马登山,二人对立舟中作问讯状,朝日自山后出。原题‘如日之升’,下刻‘汪洙’二字,皴法高古,石质温润,厥工甚细。”

汪洙为清代很好寿山石雕刻名家,所作精品传世不多,无独有偶,现可见天津博物馆藏汪洙制寿山石圆雕山水人物大山子,同落“汪洙”二字隶书款识,取材、雕工均也相同,但这次上拍得乾隆大山子在内容得丰富性、场景得艺术性上更胜一筹。

清汪洙刻 白寿山石山子

天津博物馆藏

此座山子所雕景观之格局、章法,取意华夏传统山水画,尤其山石展现颇似披麻皴之技法,而更富立体感。因形取势,繁中求简,将远近景物之曲折有序、层次分明表达得淋漓尽致。整座山子用料独特,造型别致,布局殊妙,气势磅礴,雕工精细,琢制有序,施艺得当,刀法狂放不羁,亦不失于紊乱无章,线条峭拔爽劲,亦不流于粗滥之弊。于寸天厘地间,万象具焉,几臻入灵尘化境,所雕山水人物图景,即为斋阁主人憧憬之世外桃源,艺术造诣之高,匠心独运之妙,传世汪洙制寿山石雕均难出其右,足以傲视同侪,堪称一代绝品。

标签: # 寿山石 # 乾隆
声明:伯乐人生活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ttnwe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