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运气里,藏着你的实力
1.用你的固有认知评判一些事情是可信的吗?
2.看似微不足道的随机事件是否有可能被量化?
01
就拿世界名画《蒙娜丽莎》举例子。
1911年8月的一天,在卢浮宫做维修工的意大利人文森佐·佩鲁贾在下班的时候,把达芬奇的画作《蒙娜丽莎》塞在了工作服下面带了出去。
《蒙娜丽莎》在被盗之前很不起眼,参观的人寥寥无几。1878年出版的《巴黎旅游指南》对于该画作的介绍不过两句话,远逊于对其他藏品的推荐。
26个小时之后,工作人员发现画作失踪了,开始对外界宣告这个消息。这桩失窃案被广泛地报道。
两年后,案件得到侦破,全球各地的报纸又纷纷添油加醋地报道这个消息,《蒙娜丽莎》因此成为首个享誉全球的艺术品。
著名的社会学家瓦茨写道:“我们嘴上说着因为《蒙娜丽莎》如何如何,所以当之无愧成为世界名画,但其实,《蒙娜丽莎》的出名只是因为它是《蒙娜丽莎》,而不是别的。”
每一个事件都是复杂且相互交织的一系列步骤的结果,每一个步骤都依赖着它前面的步骤。如果早期步骤有所不同,整个事件的发展轨迹几乎也会不同。
个体在面对不确定性事件时,往往对先前获得的信息有过高的估计,进而在认知上发生偏差。
这个效应被称为“后视偏差”,对一件事情的认知很容易被先前的预测所干扰。就像对《蒙娜丽莎》的认知,成为享誉世界的名画是因为一起盗窃案,而后人们才开始关注它的价值。
02
小概率事件往往会造成重大的影响,细微的量变也能带来完全不同的结果。
我们可以举个身边的例子:同卵双胞胎一同参加高考,妹妹病了,分数比姐姐低了一百多分,从此她们的职业轨迹开始偏离。姐姐后来在化学上小有成就,而妹妹却还在为成为化学助教而苦苦挣扎。
那么新的问题就出现了:微小的随机事件能否被量化?回答是能。
作者罗伯特·弗兰克在书中现身说法,以自己的经历进行了阐述。博士研究生第四年的他挺着40度的高烧去参加面试,每场表现都不是很满意。
然而超出预料的是事后有三所大学同时对他发出第二次面试的邀请。
当他到康奈尔大学任职时,一位曾面试他的教授告诉他,当时康奈尔大学招了7个新教授,比往年多了几个,而他就是第七个。也就是说他险些就错过了这份工作。
考评一位大学教职工的标准中有一条是“公开发表高水平的学术论文、艺术作品”。
作者在任职的第二年就离了婚,需要抚养两个未成年儿子,可以说是分身乏术,直到就职第三年才与他人合作发表第一篇论文。
随后在同事的提议下,接连写了几篇论文投给了负有盛名的经济刊,没有过多的修改就被录用了。
他在任职的第六年被赋予终身教职,而起决定性因素的是他的论文发表记录强于同一时段入职的其他人。
如果没有这一系列可能性极低的随机事件,他就不可能在随后的几十年里拥有这么多聪明、促人上进的学生,就不会被邀请去参加那么多有趣的会议,《纽约时报》也不会邀请他开一个经济学专栏。
他认为他职场生活中随机事件的累加才有他今天的成就,也由此佐证了运气是可以累加的,一系列微小随机事件有可能引导你走向不一样的人生。
我们并没有说人生与天赋和努力无关,在竞争最激烈的领域,那些做得好的人几乎都是很有才能并且勤奋的。
某公司的副董事长查理·芒格说:“得到你想要的东西,最保险的办法,就是让自己配得上你想要的那个东西。”
也许对于渴望取得物质成功的人来说,最有用的建议是,在一个别人重视的事情上积累深厚的专业知识。专业知识并不来自运气,而是来自数千个小时的艰苦努力。
同时随机事件也不容忽视,正如我们已经看到的和未看到的,在许多领域,如果没有好的运气,几乎不可能取得成功。
可能会有一些人问:“承认了运气的作用又能如何呢?它能给我带来什么吗?”在社会资源不均衡的当下,承认运气在生活中作用的人比其他人更有可能对所获得的成就心怀感激,也更愿意分享他们的努力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