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避坑比赚钱更重要
标题这句话是大掌柜经常和我们念叨的,最近重读了一些投资大师们的经典著作,对这句话又多了一些体会。
我不知道大家都是如何看待投资的,如果把投资理财当成一辈子的事情,很有必要搞清楚这个问题。
只要还没离场,浮盈就只是数字
去年7月底,有不少人在我们的影响下开始投资基金。
我清楚地记得,有一位朋友在后台给我们发截图,短短三个月时间,他的基金组合就有了12%的收益,随后股市进入11月份的回调,收益回吐到接近1%,因为是一次性投入,我鼓励他继续持有并适当加仓,之后一两个月收益又重新回到10%以上,紧接着就是今年2月份的“股灾”,到现在亏损2%左右。
从12%到1%,再到10%,再到-2%,半年时间经历了一波过山车似的行情,账面上的数字增增减减,伴随着赚时的狂喜和亏时的懊悔,都成了过眼云烟。
投资能力要看长期数据
也许前三个月赚了12%的时候,我们内心还洋洋得意地暗喜,甚至觉得投资大师们10%几的年化收益没什么了不起。
真正当利润回吐直至出现亏损的时候,才能体会投资大师们保持长期盈利是多么不容易的一件事。
我们看一组数据:
这是世界上最大的对冲基金之一Baupost基金公司的创始人:塞斯·卡拉曼,在他的著作《安全边际》里提到的观点:
“一个在过去十年保持年收益率为16%的投资者和一个前九年每年都赚20%然后最后一年损失掉15%的投资者相比,前者可能最后赚的钱要更多。”
表中的数据就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即使你每年都能获得20%的收益,但只要其中有一年犯下一次错误(亏损15%),就有可能让你的财富回到三年前。
塞斯·卡拉曼是一位低调的投资大佬,在我看来他有两个神奇之处:
1、用5成仓位,完成了30年年复合增长率20%的奇迹;
2、他的著作《安全边际》出版于1991年,现在已经绝版,在国外卖到了2000多美元一本。
在他管理基金的生涯中,几乎是零失误,也就是说,在他创造年复合增长率20%的过去30年中,没出现过任何重大主动性失误。
我们再看一个真实的案例:
美国有一位著名的基金经理:比尔米勒,曾经被誉为“彼得林奇接班人”。
他曾连续15年战胜标普指数,1998年的时候职业生涯达到顶峰,被评为美国最佳基金经理、十年期最佳基金经理。
然而到了2008年,他管理的基金损失惨重,当年美股暴跌37%,他管理的基金亏损55%,一年的亏损超过了过去十几年的总收益。
原因就在于,米勒坚持的逆向投资方法在当年爆发的金融危机中失灵了,但米勒因为过去十几年优秀的业绩,使得他变得有些固执,而且他当年投资的公司都不幸“踩雷”:贝尔斯登、华盛顿互助银行、美林证券……这些公司最后不是被收购就是被接管,给基金造成了惨重的损失。
真是眼见他起高楼,眼见他宴宾客,眼见他楼塌了……
当然,一次失败并没有击倒他,比尔米勒现在仍然是一位很牛逼的投资大佬,他创造的连续15年战胜标普指数的记录至今也无人能破。
举这个例子,只是想告诉大家,无论是多么牛逼的投资大佬,无论之前业绩多么耀眼,都有可能犯错。
只要犯一次错误,对财富的影响就非常巨大,十几年的财富积累随时都可能还回去。
那么,如何避坑呢
能够预见的坑都不算坑,最难避开的是那些看不见却又经常横亘在你投资道路上的坑。
比如:追热点、频繁地短线操作、追涨杀跌、跟风操作……
这些都是无数投资界前辈们踩过的坑,他们自己用金钱换来的经验告诉了大家遵守投资纪律是避免踩坑的首要条件。
对于基金定投来说,遵守的投资纪律其实很简单:
1、挑选好标的,持续地追踪它;
2、止盈;
3、标的变坏时,及时止损。
但总是有些不遵守纪律却能投机获取暴利的案例屡次蒙蔽了我们的双眼,让我们忽略了危险的所在。
要知道投资是一项长期持久的工程,除非你在短期获利之后离开不再返场,否则最终赢下长跑的一定是那些保持稳定发挥的参赛者。
当然,有时候即使我们遵守了投资纪律也难免保证不踩到坑。
踩到坑也不要紧,只要及时止损,防止陷得更深,保证本金的安全,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也是避坑的一种表现。
正如巴菲特所说:
投资的第一条准则就是保证本金安全永远不要亏损;第二条,请参考第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