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稿”在基层

12-27 生活常识 投稿:早茶月光
“好稿”在基层

《从“猪头税”到“告别田赋鼎”》一文在上期“草地”刊发并经新媒体传播后,引发极大反响。梳理广大受众有代表性的留言,会给我们带来诸多启示——

难忘农村艰辛改革路

农村改革的成果来之不易,应该倍加珍惜,同时,不忘初心,继续奋斗。正如一位“三农”专家所言,“我想到最多的不是表扬文章的作者,而是思考我们这个国家是怎么一路走过来的。关键是不要丧失信心,要坚定地往前走。”

一位叫“瘦马”的八零后网友说,“我从小在农村长大,记得很清楚,上个世纪90年代农村税收之严重,我爸农活忙完做木工,一年三四千块的收入勉强够缴各种农税,但是收的粮食只够家里吃,也许是因为‘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帮后富’政策的缘故。没有食言,如此大力度扶贫,没有忘记底层人民的辛苦和奉献!”

“是农民瘦骨嶙峋的肩膀为我们托起了一个未来,心疼且感恩。”一位“已泪目”自称“Rose”的网友说。

另一位叫“冬至”的网友深情回忆:“记得我考上大学,转户口时还要到粮站交几百斤小麦,如今不但不交钱粮,考上大学还有奖励,感谢党的富民政策,感谢为农民说话的记者。”

呼唤“讲真话”的记者

“看到记者深入农村以及接地气老农民般的身影,感慨万千!农村的过去、现在历历在目;农民的温饱、小康和未来,让人振奋!”这是微信网友“ch54760679”的留言。

这句话很有代表性,众多读者在文中看到了一位“有情怀担当,敢讲真话”的记者形象,这样的记者任何时代都不过时。

一位名叫“烟雨”的网友留言说,记者的报道改变了农民农村的命运,体现了为民请命的情怀!文中王三妮铸的是有形的鼎,而记者铸的是无形的鼎,在百姓的笑容里,在国家发展的年轮里。

“现在还有没有下农村的记者?农村的问题又有新发展,新动向。只有沉下去才能发现。”自称“雄大”的网友说。“**杰”则说:“敬礼,就是要自揭所短才能进步。”

一位“Su四爷”网友还说,新闻工作者的使命就是要把和人民群众联系起来,我们的国家不管在什么时候都需要有责任感、敢说话、说真话的记者。

不枉“历史底稿”的称谓

“没想到引起这么多的回响。”谈起这篇回忆农村改革往事的文章,作者解国记说,“那不过是一个记者基本良知的驱使。为农民说话,说到底是为了党和国家的整体利益。习最为挂心的打赢脱贫攻坚战,说的就是农村农民。我的文章以两个状语句‘即使在当今,即使在今后相当长时期里’结尾,不是要犯语法错误,而是要用这种句式表达关注农民是‘没完没了’之事。”

已经退休的解国记说,年轻时一位新闻前辈对他说的话现在依然回响耳畔:要时常想想你的稿件30年后还有没有价值,还能不能立得住。

“一个农村记者,一年能为农民说一句话,比评上10篇20篇好稿的意义还大。”文章中这句话引起了新闻从业者的强烈共鸣,这句话来自新华社原总编辑室副总编辑曹绍平。

回忆当年的农村改革报道工作,曹绍平的言语中饱含激情和力量:改革开放40年,中国的改革是从农村开始的。当时新华社的报道重点也在农村,从总社到各分社有一大批农村记者。他们经常在农村住,在农民的炕头上,在田间地头上,跟农民聊跟农民交朋友。报道主要体现在两条线:“上情下达”和“下情上传”。

他说,对于评好稿,记者好像也不那么在乎,但大家都希望写好稿,写好稿是想办法深入下去,有的记者在农村一待就是一两个月,稿子都是用手写,用信封发回来的。打开早上的收音机以及各家报纸,很多都是来自新华社的报道,记者的成就感就显现出来了。所以那个时候我就说评好稿不重要,每个记者每年为农民说一次话,咱们那么多记者一年要说多少话呀。那不就把农民的问题和农村的情况反映上来了么?

相关新闻:

从“猪头税”到“告别田赋鼎” 亲历农民负担由“七十二变”到归零的历史变革

标签: # 记者 # 农村
声明:伯乐人生活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ttnwe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