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异兽已从中国消失,只留在了成语里

12-27 生活常识 投稿:仙醉红颜泪
这些异兽已从中国消失,只留在了成语里

来源|字媒体(ID:zimeiti-sogou)

最近我发现:很多现在看来是“外来”的动物,在古代都愉快地生活在中国的大地上。而如今除了去动物园,就只能在成语里看到这些动物了……




“心有灵犀”这个成语估计是CP们发糖虐狗时最爱用的,比喻对彼此的心思都能心领神会。


当然,这还要感谢大诗人李商隐的加持,一句“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让无数人找到了写情书的灵感。


但为什么心有灵犀就能一点通呢?“灵犀”是什么?可以吃吗?


其实,“灵犀”里的“犀”指的就是犀牛。



传说中犀牛角有像细线般可以连通两端的白纹,能够感应灵异,与上天神灵沟通。 所以古人将犀牛视为灵兽,称为“灵犀”。


但问题是,如今一说起犀牛,脑海里浮现出的背景都是狂野的非洲大陆啊!中国古人怎么还见过犀牛呢?难道最早发现非洲大陆其实是中国人?



/跑啊跑啊我的骄傲放纵/


但实际上,在古代中国的犀牛还不少。 中国先秦动物百科全书《山海经》里的《海内南经》中有一句:


“兕(sì)在舜葬东,湘水南。其状如牛,苍黑,一角。”


意思就是,在舜埋葬地的东边,湘水的南边有一种动物,长得像牛,颜色黑黑的,还有一个角。


提取关键词一看,这写的不就是黑犀牛嘛!犀牛在殷墟卜辞中被称为“兕”(sì),据说多生活在黄河中下游一带。


这就说明了,在很久很久以前中国人就见过犀牛了,而且当时的犀牛还不少,因为古代人不仅吃犀牛,还看中它皮厚肉硬的特点,把犀牛用在战争中。


犀牛皮刀枪不入,用来做士兵的甲胄再合适不过了,据说吴王夫差的十万大军全部身穿水犀甲胄,算下来该有多少犀牛“出师未捷身先死”啊……




但是犀牛身上最珍贵的还是“灵犀”,也就是被古人视为神器的犀角,据说“犀角搅汤解诸毒药。”即使不入药,制成器物也是极好的呀。



/犀角杯/


因为犀角坚固而锋利,所以后来人们才用“犀利”一词来形容话语或目光的尖锐。


不过,古代人这么大肆捕杀犀牛,犀牛怎么到现近代才绝迹呢?那是因为战国时期战争频繁,犀牛的数量早已急剧下降。


《汉书·平帝纪》有“黄支国献犀牛”的记载,这说明最迟到西汉晚期,中国本土的犀牛已几乎绝迹,需要靠外国进贡。一直到近代,1922年犀牛在中国灭绝。






话说“暴虎冯(píng)河”这个成语还是孔子发明的,因为子曾经曰过:


“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


意思就是赤手空拳打老虎,徒步涉水过河这种人,在老夫看来都是典型的有勇无谋、冒险鲁莽,在宫斗剧里最多活两集,我才不跟他们玩呢。




但问题是,古代中国的老虎有这么多吗?为什么古代人一言不合就要打老虎?




实际上,老虎的确老早就跟我们的老祖宗打交道了,不过那时中国还没有华北虎、东北虎(华南虎分支),也没有踏海而来的西伯利亚虎、爪哇虎,因为它们还没发现新大陆呢!



/不明真相的喝水老虎/


有的只是中国虎的老祖宗——华南虎。华南虎是中国特有的虎种,先秦时期人们就用民歌歌唱它了,例如《诗经·小雅·小旻》中的:


“不敢暴虎,不敢冯河。人知其一,莫知其他。”


古代的华南虎长得可是相当威武,《格物论》里说它:


“状如猫而大如牛,黄质黑章,锯牙钩爪,须健而尖,舌大如掌(生倒刺),项短鼻 。夜视,一目放光,一目看物。声吼如雷,风从而生,百兽震恐。”


不过,老虎在古人的印象里也不完全是令人崇拜的,更多时候是一种凶猛恶毒的形象。




《史记·项羽本纪》中秦王被指责有“虎狼之心”,而屈原哀叹秦国无良时,也用了“虎狼之国,不可信”的评语。


而秦朝之后,《山海经》记叙的山海经四凶之一“穷奇”长得就像老虎,并被作为至邪的化身。人们对老虎非常恐惧,《太平广记》中还称人被老虎吃掉之后,死后也不得安宁,会变成帮老虎害人的伥鬼,这也是“为虎作伥”的由来。



/穷奇/


也因为这样,一言不合打老虎变成了一件特别正义的事情,简直就是为民除害,加上华南虎浑身上下都是宝,虎肉虎胆虎睛虎牙都可以入药,打老虎看起来真是有百利而无一害啊!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到了21世纪,在中国已经找不到华南虎的踪影了。




成语“汗血盐车”以用汗血宝马来拉运盐车来比喻人才被埋没受屈。在指代人才这方面,汗血宝马这个名号一出来几乎就可以等同于千里马了。




汗血马的故乡在大宛,所以又名大宛马。汉武帝是中原第一个得到汗血宝马的人,据说是敦煌囚徒暴利长捕获并献给他的。


因为传说汗血马日行千里,奔跑时汗水会从肩部流出,呈血红色,血性十足,在战场上也是骁勇善战。



汉武帝一开心就忍不住对着马唱起歌来:


“太一贡兮天马下,沾赤汗兮沫流赭。骋容与兮万里,今安匹兮龙为友。”


从中也可以看出,古人把汗血宝马当成天马的后裔,可以助人与龙对话,所以更加珍爱汗血马。




唐朝时,中原与西域诸国交往更加密切,唐玄宗将义和公主嫁给了宁远(大宛)国王,换回了两匹汗血马,玄宗高兴得为两匹马亲自取名为“玉花骢”和“照夜白”,它们还被画进了唐代名画《照夜白图》里。



/《照夜白图》/


杜甫在《洗兵马》中这样描述:


“京师皆骑汗血马,回纥餵肉蒲萄宫。” 


不过,汗血马虽然耐力和速度都非常惊人,但是体形纤细。养起来装逼是极好的,上战场就不是非常实用了,不仅负重能力不强,还不能驾辕,所以大将军们骑马作战都更愿意选择粗壮的的蒙古马。



/蒙古马/


加上古代作战用的马匹多数还要被阉割,所以即使有不错的汗血战马,也失去了繁殖后代的能力。渐渐地,从中亚、西亚引入的汗血马种马都归于消亡,汗血马在中国也就消失了。 




“指鹿为马”说的是指着鹿,说是马,比喻故意颠倒黑白,混淆是非。




这个成语虽然看起来很可笑,但实际上却是高深莫测的权谋政斗!秦二世时,宰相赵高掌握了朝政大权。




他为了测探群臣,牵着一只鹿当作马送给秦二世胡亥,耿直的胡亥说“你484傻,这明明是鹿”,接着便问群臣。


有些大臣忌惮赵高的势力就违心说是鹿。也有些说了实话,然后他们就被赵高杀掉了……




所以,“指鹿为马”其实隐含了很多腹黑的潜台词。也因为这个缘故,历代大臣想想都很后怕,朝堂之上常常用它来做例子。


东汉名将窦宪劝帝时说:


“深思前过,夺主田园时,何用愈赵高指鹿为马?”


文人才子鸣不平也用它,例如苏轼说过:


“内重之弊,必有奸臣指鹿为患。” 


吴伟业也说:


“国中惟指马,阃外尽从龙。”


实际上,鹿在中国文化中也是很重要的一个象征。早在上古时期,各个部落在战争之前都要去追逐鹿群,因为鹿角就是武器。得鹿群得武器,得武器得天下。


于是,鹿就等同于帝位、政权,因此也有了“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 的说法,这也是“逐鹿中原”的由来。




麋鹿在中国又名“四不像”,传说还是姜子牙的坐骑。


《墨子·公输》云:


“荆有云梦,犀兕麋鹿满之”。


这说明如今湖北的云梦泽很久很久以前生活着许许多多的麋鹿。


麋鹿有着树杈状的鹿角,而这样的鹿角在楚文化中能辟邪,早在东周时期,楚墓中就流行使用的本雕镇墓鸟兽神怪,它们的头上都装有鹿角,保佑天灵灵地灵灵。



也是从周朝开始,麋鹿就失去了自由。它们被捕进皇家猎苑,由人工驯养一代一代地繁衍着。汉朝末年,麋鹿的栖息地丧失,捕猎增加,本来就很稀少脆弱的麋鹿几乎绝种。


元朝时,蒙古士兵将残余的麋鹿捕捉运到北方以供游猎,于是麋鹿真的成为人界的玩物了。



唐诗人的隐士诗说尽麋鹿宝宝心里的苦:


“虎豹忌当道,糜鹿知藏身”、“自有麋鹿分,只合在山林。”


可惜如今连山林里也难觅麋鹿的踪影。





当我们追剧追到最后发现剧烂尾,会有一百个不爽,想给编剧寄刀片,因为编剧你狗尾续貂了!


“狗尾续貂”这个成语本来是讽刺封官太滥。



《晋书·赵王伦传》记载:


“奴卒厮役亦加以爵位。每朝会,貂蝉盈坐,时人为之谚曰:‘貂不足,狗尾续。’”


说的就是西晋时,官员以貂尾为冠饰,后来因为封官太滥,貂尾不足,就用狗尾代替。延伸为以坏续好,前后不相称。


常用来形容文学作品,例如金圣叹大骂罗贯中写的七十回后的水浒是“狗尾续貂”,不值一看。



/金圣叹/


《闲情偶寄》作者李渔自嘲自己的作品:


“尚有踊跃于前,懈弛于后,不得已而为狗尾貂续者亦有之。”



/李渔/


而“狗尾续貂”中的“貂”指的就是貂鼠。貂鼠萌属性极高,看起来又毫无攻击力,让人心生怜爱。




在古人眼中,貂是这样的:


“其鼠大如獭而尾粗。其毛深寸许,紫黑色,蔚而不耀。用皮为裘、帽、风领,寒月服之,得风更暖,著水不濡,得雪即消,拂面如焰,拭眯即出,亦奇物也。”


汉制的侍中冠一般是以金饰首,前插貂尾,加以附蝉,取其内劲而外温。到三国时期,貂皮貂尾已是宫廷皇室的常客了。




据说美女貂蝉本不姓貂,因被选入汉宫任管理宫中头饰、冠冕的女官,故称‘貂蝉’官。这说明那时候貂皮已经成为宫中女眷追逐的对象。


也就是因为从古至今,貂皮都被人们作为一种珍贵的皮毛,所以貂鼠的命运好不到哪里去,大批大批的水貂遭到扒皮的厄运,如今水貂已经被列为国家濒危物种。





“穷猿奔林”说的不是猿猴没钱了要逃回树林,这里的“穷”指的是“技穷”,是被猎人追得实在没办法了,所以就只能奔向山林。


这个出自刘义庆的《世说新语》,它的完整版是“穷猿奔林,岂暇择木”。比喻在穷困中急于找一个栖身的地方。


而在古人的眼中“猿”就相当于“猩猩”。



/北宋·猿鹭图/


李白有句著名的诗“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而他在《清溪行》中的另一句诗也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向晚猩猩啼,空悲远游子。”


看来后人用“猿咽”表达悲声、渲染悲痛并不是没有原因的啊!




不过,如今猩猩几乎已经成为东南亚的“特产”,中国古代竟然也有吗?


“猩猩”这个词如今所特指的红毛猩猩中国是没有的,但猩猩科的物种却能在古代找到蛛丝马迹。



据《山海经·海经》记载:


“有青兽,人面,名曰猩猩”。


古人还有个特殊爱好,喜欢吃猩猩的唇,取了个专门的菜名叫“猿唇”。


《吕氏春秋》里说:


“云肉之美者,猩猩之唇,獾獾之炙,是矣。”


猩猩不仅唇好吃,肉也好吃,古人视为珍味:


“言猩猩肉食之令人不昧,其惺惺可知矣。”


大书法家黄庭坚有一支用猩猩毛制成的毛笔,并在《和答钱穆父咏猩猩毛笔》中称猩猩这是“拔毛能济世,端为谢杨朱”,简直虽死犹荣啊!这脑回路也真是醉了。



/黄庭坚/


但无论“猿唇”多么鲜美,我只知道如今在中国要看到猩猩就只能去动物园了……


用成语回顾了那么多曾经在中华大地上生活过的动物,你是不是也跟我一样有一丝丝悲伤呢?





标签: # 犀牛 # 猩猩
声明:伯乐人生活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ttnwe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