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 皶鼻
酒 皶 鼻
[概述]
概念 以鼻准或鼻旁红赤.表面油腻光亮,或鼻头部见紫红色小丘疹及脓疱,或鼻
头粗糙,结节样如榴为特征的鼻部慢性皮肤病,称酒鼓鼻。俗称“赤鼻”、“糟鼻子。、“虔
鼻疱”,或称“酒鲈”、“鼻鲈”、“赤齄”等名。
本病多见于壮年,男性多于女性,病情较长.缠绵难愈。
[病因病机] .
一、肺脾积热,蕴热上攻 多因嗜酒,喜食炙博辛辣之物,肺脾积热,熏蒸面鼻,
血热壅滞,留伏不散而致病。
二、血热遇寒,血瘀凝滞 鼻居面中,为阳中之阳,清阳交会.血脉多聚之处。饮酒
之人多为血热,一旦遇寒,则血瘀凝结,滞而不行,致鼻部阳气阻塞.血脉收引凝滞,
而出现鼻赤或紫黑如榴状。
[临床诊断]
初期:鼻准及鼻翼见红色或暗红色皮疹,表面油腻光亮,饮酒之后或遇冷刺激,则
红色更加显著。
中期:鼻准及鼻翼红斑,有血丝缠绕,呈树枝状或蛛网状,并可出现针头大或黄豆
大丘疹脓疮,压之可有脂液溢出,微痒微痛。 ’
后期:鼻部组织增厚,表面凹凸不平,呈结节样如榴状.色暗红或紫红。
鉴别诊断:本病应与粉刺相鉴别。酒鼓鼻与粉刺都可见颜面中部或面颊部皮肤红赤,
起小丘疹及脓疱。粉刺多发生于男女青春期,发生部位以颜面为多.亦见于胸背部及肩
胛部,并有典型黑头粉刺,用手挤压有米粒样白色粉汁。有时顶部发生小脓疱,有的可
形成脂瘤或疖肿。酒皶鼻多发生于壮年或中年男性。主要发病部位在鼻准及鼻两旁,以
鼻准鼻翼红斑,有血丝缠绕为特征。 、
[辨证论治]
一、辨证 .
1.肺脾积热,蕴热上攻
证候:此型多见于酒鼓鼻之初、中期,鼻及鼻两旁皮肤潮红,呈鲜红色,或有暗红色
斑点,表面油腻光亮, 当饮酒或寒冷刺激后,鼻部色泽更加明显。或见鼻部出现粟粒状
丘疹脓疱,挤压之有脂液溢出,鼻头红斑血丝缠绕,状如树枝、蛛网。呈紫暗色. 自觉
鼻部微痒微痛.全身可伴有口渴、 口臭,便秘,舌质红,苔薄白,脉数等症状。
病机分析:“脾热病者,鼻先赤”,.脾统血,鼻准属脾.为血脉聚集之处,脾热则血
热,血热则鼻准部肌肤红赤。又肺开窍于鼻,肺气通于鼻,肺主皮毛,肺热上犯,故鼻
部皮肤潮红,出现皮疹,甚则发生脓疱,有轻度瘙痒。若嗜酒后,酒性善行而喜升,酒
气载血而行,故酒后鼻赤更为明显。受寒冷后,局部血热瘀滞,故色暗红。如《疡医大
全。卷十二》说:“得热愈红,得冷则凝而不行故紫黑。”口渴,便秘为内有蕴热。舌尖红,
苔薄白,脉数均为热象。
2。血热遇寒,血瘀凝滞
证侯:此型多见于酒鼓鼻之后期。患病日久,缠绵不愈.患者自觉鼻部微痒微痛,重
胀不远鼻部皮肤增厚.粗糙不平,尤如橘皮,或呈结节状增生如榴状,舌质暗红或有
瘀点,脉弦涩。
病机分析:病变日久不愈,血热壅滞不散,久则气滞血瘀.皮肤粗糙不平。尤如橘
皮。郁滞凝结则生物如榴状。舌质紫暗或有瘀点.脉弦涩皆为气血瘀滞的见证。
二,治疗
(一)内治法
1.肺脾积热,蕴热上坟
治则。清泄肺脾积热。
方药:黄芩清肺饮或枇把叶丸加减。黄芩清肺饮中以防风、干葛、薄荷疏散肺经风
热;黄芩、连翘、天花粉泻肺清热解毒;生地、当归、赤芍、川芎、红花凉血和阴兼以活
血祛瘀。枇杷叶丸中以枇杷叶、黄芩清肺胃之热,甘草和中解毒,天花粉清热解毒生津。
若口渴,大便秘结,可加玄参、大黄利咽生津,泻火通便,使积热从大便而去。热重可
加石膏、山栀清泻脾胃积热。
2.血热遇寒,血瘀凝滞
治则:活血化瘀。
方药:可选用通窍活血汤、凉血四物汤或调荣化滞汤。通窍活血汤以活血化瘀为主,
方中赤芍、川芎、桃仁、红花活血散瘀;麝香开通诸窍,活血通结;姜枣调和荣卫;老
葱通阳入络。凉血四物汤清热凉血,和营祛瘀。、方中当归、生地、丹皮养血凉血和阴;
红花、川芎活血祛瘀;黄芩、赤茯苓、陈皮、甘草理气化滞,清血热。调荣化滞汤为凉
血四物汤去赤茯苓,加生姜3片而成,功效相似。
(二)外治法 。
i.颠倒散 以冷水调敷患处,有清热散瘀作用。
2.硫磺膏 每天临卧时洗净面.涂敷。有清热散瘀,祛风解毒之效。、
3。赤鼻散 外敷鼻部,有清热解毒、敛湿止痒作用。
4.鼓鼻膏 以蜜调敷患处,有祛瘀解毒作用。 ’
5.百部酊 每日外涂鼻部2~3次,一个月为一个疗程。本方有解毒杀虫之效。
6.杏黄散 患部涂擦,每日1~3次。初用时少数病人患部有发热及轻度刺痛感,
停药后即可消退,一般可继续用药。本方有解毒杀虫.散结之功。
7.酒鼓液或酒皶膏 擦患部,每日3~4次。
8.蛤粉膏 在涂药以前.先用温水洗涤面部,然后涂布上药,每日早晚各1次。有
清热解毒.润肤杀虫的作用。
9.银仁膏 用砂布将药膏包上,然后在患部徐徐擦之,每日3-5次。有杀虫止痒.
散结解毒,润肤之功。
(三)针刺疗法
I.以印堂、素缪、迎香、地仓、承浆、颧戮为主穴,禾戮、巨锣、大迎,合谷、曲
池为辅穴。患者取坐位,轻度捻转进针. 以有痰麻感为度,留针20-30分针,每2-3
日针,1次。每次主穴为必取穴位.辅穴根据皮疹情况适当选取。
2.以鼻准、印堂、迎香为主穴, 曲池、合谷、足三里、禾戮、巨戮为辅穴。每次
以主穴鼻准用点刺出血,印堂、迎香及辅穴2~3个,轻度捻转进针,每隔2~3曰针刺
1次,7次为一疗程。晚上睡前用凉开水调颠倒散外涂。鼻准为经外奇穴,《针灸大成》
载:“专治鼻上生酒醉风。”点刺出血可泻局部气血之瘀滞。
3。梅花针局部打刺,以泄热行滞,疏通经脉。隔天1次,针后再涂以颠倒散或硫磺
膏等。
(四)穴位注射法 可选用当归注射液、丹参注射液、鱼腥草注射液,或用维生素
B,注射液,维生素B,注射液、1 %普鲁卡因注射液等作穴位注射,隔日1次,有促进局
部血液循环,解毒散结的作用。
(五)民间疗法
1.凌霄花、山栀子各等分为末,每服6克,食后茶汤调服,有清热活血化瘀的作
用。 ‘
2。枇杷叶、山栀子等分为末,每服6克,温酒调下,日服3次,有清肺凉血解毒的
作用。
3.蜀葵花研末,腊月猪油和匀.夜涂曰洗, 以解毒润肤。 .
4。自蔹、白石脂、杏仁各等分,研末,鸡子清调涂, 以清热解毒。
5.硫磺化开入烧酒内,淬3次为末,茄汁调敷,有活血散瘀解毒之功。
6.荸荠粉浆 将荸荠洗净,随身携带,闲暇时取一枚,用小刀横切,以切面贴患处
轻轻摩擦,使粉浆层层堆积,次数越多越好。有清热润肤的作用。 ‘
[转归及预后]
本病病程长,缠绵不愈,每遇冷、热刺激,症状加重。
[预防及护理]
1。本病多因嗜酒及喜食辛辣刺激而致.故平时忌食酒类及辛辣食物,戒除烟酒。《医
方考。鼻病方论》指出:“此症耽酒者有之,若不绝酒而徒用药,抱薪救火,何益于事?”
2.要预防便秘,经常保持大便通畅,以防积热内生而上蒸。
3。避免外界过冷过热的刺激,冬天宜戴口罩,保护鼻部皮肤。
4.保持心情舒畅.避免精神刺激。
5。对巳患有酒鼓鼻者,局部经常用温水或肥皂洗涤,或每次敷药前,先用温水洗
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