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霾怎么就突然火了
【雾霾天气再临首都,北京朋友圈里灰蒙蒙的图片也不出意外地刷屏。舆论固然对推动治理有一定作用,但本文作者也提醒,舆情随着雾霾而起伏,可能使“治霾行动充满了不确定性”,“新媒体时代的集体性注意力涣散和精神分裂症,让公众治霾呼声成为一种歇斯底里症”。】
很多人热烈谈论雾霾,其实并没有注意到一个事实,那就是雾霾其实是突然冒出来的。严格地说,在传播学意义上,雾霾是横空出世的。
部门在面对一个难以解决的难题而又责无旁贷的时,会倾向于遵循政治正确的原则,在上级领导和公众面前严肃端庄地拿出姿态和宣示,甚至不惜立下“军令状”,以应付迫在眉睫的网络舆情和舆论压力,但是在暂渡难关之后,就得过且过了,至于到时候誓言能否兑现、如何交待,到时候再说吧。 当然了,环保部门也有难处。且不说雾霾治理是个长期性的难题,而中国又如同烧煤的高速列车,确实一时刹不住车,单说环保部门面对地方行政首脑要政绩的高压,执法权也只能高举轻放,此外,新媒体时代的民粹主义也让人受不了。 很多时候大伙儿在网上各自驾云汹汹而来,不过是要你现场办公、现场拿出支票、现场拿出措施,最好立马见效、云开雾散。你刚开口说要理性、客观看待雾霾现象,大家伙立马就不愿意了,高喊你无能等。在这样的情境压力之下,不宣示点什么,确实是过不了关。
环保部门就这样夹在GDP和民意甚至民粹之间,左右为难,头上还高悬着一把随时问责的达摩克里斯之剑,所以发明了一个“话语治理”的模式,也实在是不足为奇。但是这并不能成为雾霾治理懈怠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