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被房东加租赶人,有没有办法摆脱这种命运

12-26 生活常识 投稿:浮生若梦
经常被房东加租赶人,有没有办法摆脱这种命运


为什么现实中感觉房价不涨了,而且看新闻,从公开数据看,房价似乎也停涨了,但是房租怎么又开始涨了?作为一个善良无助的韭菜,我怎么就那么悲催呢?



冰川思想库特约研究员 | 今纶


我们公司的90后小朋友最近在抱怨房租上涨,并且嚷嚷“这样下去只好回老家了”,当然,他只是说说而已,回老家的勇气与决心还需要继续积蓄。感受到压力的不止是他,还有一二线城市的很多白领和蓝领。

 

据央广经济之声《天下财经》报道,今年7月以来,在全国住房租赁市场保持整体稳定的情况下,也有一些城市尤其是一线城市房租明显上涨。





也许有人会感到奇怪:为什么现实中感觉房价不涨了,而且看新闻,从公开数据看,房价似乎也停涨了,但是房租怎么又开始涨了?作为一个善良无助的韭菜,我怎么就那么悲催呢?

 

1

 

那么,我们就把政策一层层剥开看,看完你就明白了。

 

先看资源聚集。好的资源、机会都在一二线城市,这是毫无疑问的,既然如此,要发财,要实现阶层逆袭,要做学问,要让孩子接受好的教育,当然都要去这些城市。


因此,几十年的经济发展史实际上也是大城市不断向小城市、农村抽血的历史,聪明人、精英人士、资源、资本的绝大部分都被抽走了。抽走之后就会呈现“马太效应”,所谓“强者恒强”是一点没错的。因此,屌丝蜂拥进入一二线城市,住房需求摆在这里。


要住,无非两个选择:买或者租。买是买不起了(此处省略1万字),那么就剩下租了。





那么,我们来看看租赁市场的现状:

 

一方面大量炒房者手里囤积了巨量住房,小中产手上也有两三套房,他们中的一些人在持续买,然后持续放租。由于土地供应量一直被人为控制,导致放出来可供租赁的房子不够,跟不上需求量,所以,大城市的房租一直处于上涨中,这也不难理解。

 

另一方面,地方采取了限购甚至限售政策。限购就阻止了有余钱的土豪购买更多房子投向租赁市场,就堵住了房源的活水,这是一重收缩,供应减少,需求增加,这简直不知道说什么好,目前全国有50多个城市限购。

 

限购政策还误伤了不少因为换工作导致社保中断的刚需一族,他们因为几个月社保没有对接上,错过了楼市“上车”时间,损失上百万几百万的大有人在。他们本可以摆脱每年被房东加租赶人的命运,如今只能默默忍受,节衣缩食,或者越搬越远。


至于限售,那就更有意思了,我当时还在想:这不太可能吧,然后限售的政策就出炉了。现在已经有60多个城市加入限售行列,这是堵住了另外一处活水,锁定你的资金,进来了就别想跑。


市场上又少了一块房源,然后,需求还在增加。

 

2

 

既然需求在这里,房租又一直涨,金融机构和聪明的资本家自然不能放过这块肥肉。

 

首先从大城市的城中村下手,开发商摆平各种关系、资源,要么将城中村全部推倒重来,要么就进行改造,最后的结果就只有一个——大幅度提升房租。


今年6月,有富士康工人抗议万科改造城中村,不是因为他们没事找事,而是因为他们知道改造之后自己可能租不起。无论如何,这样的城中村已经消灭了不少了,各大城市都是这种路径。





其次就该资本出动了,比如“自如”这样的大佬,已经迫不及待要冲进租赁市场圈地盘。“自如”在7月已经完成了A轮融资,由华平资本、红杉资本、腾讯3家机构领投,华兴新经济基金、GA资本、H Capital、源码资本、融创等机构跟投。根据各家的投资额和占比推算,自如目前的估值约200亿元,其中融创投资额为5000万美元,占股约1.56%。

 

“自如”进入这个市场不是来做慈善的,而是来赚钱的,改造、包装之后,把手中的房源租金提高是最正常不过的操作路径,类似的租赁市场大鳄、新秀手法都差不多。

 

说完这盘大棋,我们到高空俯瞰一下,真的是一幅绝妙的“绞杀韭菜图”:

 

两股房源活水被堵住了,以限购和限售的名义,中间误伤太多想“上车”的刚需一族。


开发商入场,把城中村这种城市“湿地”消灭掉,又少一块相对实惠的栖息地。


“自如”们进场,把能够收到散落的房源筹码收入手中,包装后高价出租。


剩下的就只有渣了……

 

你想要高品质有格调的城市生活?又买不起房?可以,来个房租上涨嘛。


 

你租不起?没关系,银行可以为你的房租发放贷款。这其实就是帮助开发商的长租房源变现,变相给了租赁加杠杆的机会和概率,加杠杆的意思就是助推房租大涨。

 

在温柔贴心的服务中,再给韭菜们加一刀,这一刀叫“追魂夺命刀“。

 

因此,房租涨了,不要怪房东“心黑”,实在是各种因素集合的结果。

 

3

 

怎么办?从层面来说,三个办法:

 

其一,加大土地供应,别老想着把土地卖个高价,即使是低价也要卖,不要人为制造土地供应的紧张局面。土地财政的思路要换一换,老老实实按市场规律办事,企业的压力少一些,税收自然会慢慢跟上来,这叫放水养鱼,以前是竭泽而渔。


放眼看看,就算是华为这条鱼也受不了了,搬了一部分业务去东莞。任正非就曾公开吐槽过高房价,他说,高土地价格,高房价,已经导致了生产要素成本急剧上升,必然导致中国企业的竞争力下降。

 

其二,把公租房做到实处,真正做到租售同权。





其三,不要把公立优质教育资源和房产捆绑,短期看应该大范围抽签,以前搞的所谓“就近入学”基本就是错的,是典型的推高学区房房价的手段,地方、开发商、教育部门是最大受益者。全民纳税供养出来的优质资源,居然成了一些开发商、地方、教育部门压榨韭菜们的工具,想想就觉得不可思议。

 

长期来看,中小学九年义务教育的公立教育资源应该学习日本,不存在所谓名校,而是至少在一市之内保持同一水准,这样可以有效灭杀学区房的价值。想要优质教育资源,可以寻找私立学校解决。

 

该说的我都说了,不知道有没有人听得进去,因为牵扯的利益实在是太多了,但是,如果总是装糊涂,这属于聪明过头,聪明过头最终是要吃苦头的。



*本文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特色内容。

标签: # 房租 # 城市
声明:伯乐人生活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ttnwe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