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理想中的职业与现实究竟有多大差距
对于每一个怀揣着职业理想的有志青年来说,能够做着喜欢的工作就是人生最大的幸福之一。然而对理想工作憧憬得再美好,现实与理想总免不了很大差距。那些光鲜亮丽的职业背后,究竟有多少艰辛苦痛?
一、设计师
理想中的设计师,是最fashion、最in的职业,不论是时装设计、珠宝设计,还是平面广告设计、室内设计,只需要每天坐在环境优雅的办公室头脑风暴,开一开脑洞,想一想创意,了解当下最前沿的一些资讯就好了。偶尔在某个安静的咖啡厅里,一边听音乐一边拿着纸笔写写画画,惬意极了。
然而事实是,这真的只是臆想中的设计师生活。小蛙有个朋友是做室内软装设计的,每天的日常有两项:一是将她的设计方案发到聊天群里,让朋友们帮忙比较挑选;二是对甲方爸爸的疯狂“控诉”,声泪俱下的哭诉她的加班日常。
简单粗暴地说,设计师像一个终日对着电脑熟练地操作着Photoshop的高级技工,不断听着来自同事、老板、客户的种种意见,将自己的亲生作品一点点修改的“面目全非”。
所以对于设计师来说,不仅要有极高的理解力和极强的审美能力与创造力,更要能扛得了压,善于听取他人意见和建议,包容且不厌其烦,最关键是还要能接受得了高强度的加班。
二、广告人
“广告狗”不是白叫的。广告业向来被认为是年轻活力、充满创意的行业,每天面对各种各样的新鲜趣事,而且工作内容有趣,工作时间自由,是充满活力和想象力的年轻人不错的职业选择。
虽然广告行业对外看起来时尚高端,工作潇洒而自由,但其实身处不同岗位的广告人,都可能会碰上棘手繁琐的事情。比如作为负责通内达外的AE,最头疼的就是遇到一个不通情达理的客户,给了一个不清不楚的case,费尽心力做出一个brief,最后还要和客户百般周旋让其接受提案。而最惨的莫过于创意/文案,作为广告链条的下游,一般都是下午才开始工作,熬夜率高达99.99%!而且如果想到好的创意不能被客户接受或者是没有足够的成本去执行,才更加不是滋味吧。
三、投行 咨询
通常来说,投行和咨询管理公司被认为是极其高端顶尖的两个行业,人们头脑中塑造出的典型的精英形象往往来自与此。
投行和管理咨询工作都是高薪工作,对学术能力和水平有着极高的要求,用一位前麦肯锡主管的话说,就是“不问鼎”、“深度左脑使用者”和“强迫性神经官能症成功者”。从事着这两种工作的人,都有着远超过普通工作的工作时长和“悲惨”的生活方式。
“工作日的夜晚通常是咨询工作的杀手——10点收工那是幸运。”
你在投行工作的时长取决于你所在的职能部门:比如你从事销售和交易,那么你需要早上很早开始工作,但市场关门你就可以下班。如果你去银行的国际分支业务,并购或者资本市场工作,那么你每天的工作时间可能会差别很大,尽管如此,一周工作100小时还是不少见,周末和假期也几乎会被工作占满。
至于生活方式,对于在投行工作的人来说通常是通勤,不过如果身处面向客户的高级职位,就不只是每天固定在屏幕前那么简单了,出差奔波才是家常便饭。而咨询管理工作更是如此,说走就走。用一位麦肯锡雇员的话说:“麦肯锡的顾客模式”包括,“周一到周四待在客户那,周五待在办公室。”客户的办公地点可能离公司很近,但也可能是几百公里之外。如果是几百公里外,你可能就得在某个不知名的饭店度过工作日的夜晚了。“出差令人痛苦——除非你能有幸接到所在城市的项目,否则你会不停的在路上。”
当你真正开始从事某项工作时,你一定会对这份工作产生和之前完全不同的见解,因为理想总是美好的,热情和兴趣推动着你朝某个方向努力,却可能会让人忽视职业中包含的艰辛和不易。
在最后小蛙有几点建议,希望能对因理想中职业与现实差距而失落或负累的你有些帮助:
1. 在做职业规划时尽量圆滑而周全。
你也许不一定要很早就定下很清晰的职业目标,这某种程度上会限制你的发展。当你的能力积累、视野增长,新的资源、人脉、钱、工作找上门来,你会发现自己其实有N种可能,那时候你也许很想颠覆自己从前天真固执的想法。你可以当这是一种尝试和经验。
最关键的还是避免树立方向时的臆想,不能一味关注职业的优点而选择性忽略了工作的艰难之处,最好能多多搜寻查看相关讯息,听听过来人的意见,最终再判定自己的职业方向,是坚持或换个方向。
2. 不要完全相信激情、追求兴趣。
如果你只关注工作能给自己带来什么,这会让你极其注意工作中自己所不喜欢的方面,从而导致自己长期处于不幸福的状态。
有种说法叫“激情假设”:激情假设让人们相信某种有魔力的“正确”职业正等着他们,而且一旦找到了,他们就会立即认出来,那就是他们注定要做的工作。当然了,问题是,当他们没找到时,糟糕的事情就会随之而来,比如不断跳槽以及严重的自我怀疑。
如果真的按照兴趣来看,也许奥格威会是一位出色的大厨而非广告人,乔布斯也可能成为睿智的禅修家,世界上也没有所谓“苹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