姥姥带的我,我凭啥对奶奶好?面对孩子的质问,父亲答案令人寒心
你相信吗?谁对孩子好,孩子心中总有一把秤,这一把秤个天平从来不是那么轻易持平的。
在现在这个时代,三胎政策开放,奶奶会主动带娃的情况早已成为历史。越来越多孩子都是被姥姥带大的,一方面是姥姥心疼女儿,不愿让女儿受那么多的苦。
另一方面是姥姥照顾女儿和外孙时更加尽心尽力些,能够改善婆媳之间的矛盾,减少一些月子仇。
就像我今天提到的这个小主人公妮妮,她就是从小在姥姥身边长大的。姥姥见证了她每个阶段的成长,翻身、坐立、长牙、会爬、会走……等等,妮妮的妈妈也是在坐完月子没多久就回到了职场中。
在妮妮的5岁生涯里,摸得到和随叫随到的人只有姥姥。奶奶的身影几乎一年只出现过几次,就是在春节期间的那一个星期。而且那个星期奶奶也并不会陪她玩,而是跟其他的堂弟堂哥玩。
跟她朝夕相处的姥姥,是她这5年里比妈妈还要更亲近的人,虽然姥姥对她非常的严厉,很多危险的事情立下了死规矩,绝不允许被破,有时候就少不了一顿教训。同时,姥姥也会教育她,告诉她爸爸妈妈之所以没有什么时间陪伴她,是因为需要去赚钱,赚钱给她买玩具,给她吃好吃的,爸爸妈妈是爱她的。
妮妮有些时候会跟姥姥发脾气,可就算如此,姥姥还是她心中非常重要的,她会挂念着姥姥,想着姥姥。
中秋前夕的一个周末,爸爸突然跟妮妮说奶奶想她了,中秋节要带她回去看奶奶。妮妮一点都不高兴,甚至有些排斥,她不想看到奶奶,觉得家里很无聊,也没什么好吃的,好玩的,还是在这里更好,有姥姥陪,有爸爸妈妈陪。
爸爸看到妮妮这样的反应,非常地不高兴。很严厉地对妮妮说:“那是你奶奶,是我的妈妈,你得喜欢她,对她好,像对姥姥一样对她好。”
原本就不高兴的妮妮,见到爸爸这个模样,就更加不满了。直接反问爸爸:“姥姥会给我买玩具,奶奶不会。姥姥会给我做好吃的,奶奶不会。我怕小强的时候,是姥姥抱起我,把蟑螂打跑。我连奶奶的样子都记不到,我凭什么要对她好?”
听到妮妮一系列的质问,这位爸爸满腔怒火。突然间想利用好这一次机会,纠正好妮妮的思想,不想让她将来变成自私自利的人,连孝顺老人都不会。
毕竟在这位爸爸眼中,自然会觉得自己的母亲本该比妻子的母亲更加亲近,如果二者不能兼容的话,也只能选择自己的母亲作为第一个善待孝顺的人。
所以他直接跟妮妮说:“哪有这么多的为什么?你也不需要知道这是为什么?你只要知道,你奶奶是我的妈妈,你就该对她好,孝顺她,至于别的都不是你该考虑的问题。”
坐在一旁听到这话的姥姥,默默地回到了房间,十分钟过后,她收拾好行李出来,准备回到自己的家,离开这个根本“照顾不熟”的女儿家。
说真的,这位爸爸的情商真是相当的低呀!又或者说是自私自利,钟爱于不劳而获。
他这样的几句话,不仅伤了孩子,也同样伤了那个为这个家操劳了五年的丈母娘。丈母娘万万没有想到,在这些女婿心中,五年的辛苦也换不来女婿的一句感恩,更不配赢得孩子的一份喜爱和偏爱。
其实孩子比我们想象中的要敏感的多,谁对他好,谁对他不好,他们心中比任何人都清楚,因为没有城府,所以会快速的表现出来。
我也和妮妮一样,从小是跟着姥姥姥爷长大的,爸妈都在外面打工。我对爷爷奶奶根本没有情义可言,甚至一年只能见他们一两次,他们从来不愿意停下来陪我聊天玩耍。
爷爷奶奶在我心中只是一个称呼,姥姥姥爷才是上了我心的人,直到现在,我也只跟他们更加亲近,对爷爷奶奶只有一份尊重,这已经是尽我所能够做到的最大孝顺。
如果我是这位爸爸,我一定不会像他这样去教育妮妮,而是客观地,晓之以情,动之以理的去告知妮妮:
“姥姥对你好,你对姥姥好,这是应该的,爸爸觉得妮妮很棒,是个孝顺的好孩子。”
“可是这还不够呀!奶奶是爸爸的妈妈,也是妮妮的长辈,虽然奶奶没有陪伴在妮妮身边,更没有为妮妮做那么多事,但是她毕竟是一位老人,我们应该要尊重老人,平时有空去看看她,陪陪她,也算是帮爸爸出一份力,好吗?”
只有客观地去讲述,教孩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样孩子才能养成更加正确的三观。
我们不能要求这个世界上所有人都会对自己好,都喜欢自己,但我们却能够要求自己尽可能对每一个给予同等的尊重,再增添理所应当合情合理的偏爱,这样不仅是善待了自己,也善待了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