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一遇到难题就不爱动脑怎么办
孩子一遇到难题就不爱动脑一方面是因为孩子确实很懒,不想思考,另外一方面可能是因为题目确实很难,孩子不管怎么思考还是做不出来,产生了畏难情绪,家长要帮助孩子分析目前学习的遇到的困难是什么?一步一步的引导孩子解决。
孩子一遇到难题就不爱动脑怎么办?
1、搞清楚孩子在学习上存在的真正问题是什么。
有的家长喜欢批评孩子:“这么简单的题都不会做,肯定是课堂上没认真听。”实际上,孩子不会做的,并不是具体的这一道题或那一道题,而是孩子对于处理一道题目背后的知识点,没有学懂弄通。尤其是对于知识点和知识点之间的关联性,缺乏足够的理解和把握。
单个知识点,学起来很容易。但是,多个知识点串联起来,孩子可能就不知道如何应对,因此,面对难题的时候,就会手足无措,这才是父母要帮助孩子解决的问题。
2、让孩子学会解题思路。
有的父母,遇到孩子不会做题,喜欢像“倒豆子”一样,把解题方法一股脑地“倒”出来。这样做,其实是让孩子“抄答案”。孩子在家中抄对了,考试时没人给他抄,问题还是没解决。
而孩子之所以不会做难题,最根本的原因是缺乏解题思路。引导孩子找到解题思路至关重要。怎么引导?最常用的方法就是让孩子多读两遍题目,划出题目中包含的关键信息,然后,问孩子三个问题。
(1)题目中有什么(信息、条件、数据)?
(2)题目需要你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3)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先知道什么、再知道什么,为了想知道的信息点,需要做些什么?
遇到每道难题,都先进行“三问”,久而久之,孩子再遇到难题,会自动启动这“三问”来寻求解题思路。
3、让孩子体会成就感,提高自信心。
一般来说,孩子不爱动脑子都有一个共性,即缺乏自信。日常生活中,父母可以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布置一些他力所能及的事情,每当孩子成功完成时,父母一定要及时给予肯定和赞扬,孩子在得到认可之后,能感受到满满的成就感,从而提高自信心。
4、激发孩子的兴趣。
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孩子若对某件事有浓厚的兴趣,就会集中思想和注意力,会想方设法克服种种困难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因此,父母一定要善于发现孩子的兴趣,同时要激发孩子求知的欲望,并引导孩子动脑筋解决。
孩子不爱动脑筋的原因:
1.家长的过度包办剥夺了孩子的思考权利
中国式家长习惯于包办孩子的一切大小琐事,爱得太宠溺,爱得太专制。家长总是不放心、不放手,大包大揽,压制孩子的思考,捆住孩子的手脚,绑住孩子的翅膀。这些家长不知道,每一个不懂思考的孩子身后,都有一个“不愿放手”“包办代替”的家长。正是家长这种“亲力亲为”的态度,一手造成了“懒得思考”的孩子。
2.应试教育局限了孩子的思考能力
有些新思维教育专家会如此定义国外教育和中国教育:“国外的教育是通过培养孩子的思考能力来提升个人能力,而中国教育是填鸭式地灌输知识培养机械活人。正常的教育培养孩子的思考能力和创造能力,而我们的教育扼杀孩子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
3.高科技的现代生活让孩子懒于思考
造成孩子们懒得动脑筋的原因之一,是高科技时代的生活让一切都变得轻松,减少了孩子们动手动脑解决问题的机会。如,充斥在孩子生活中的动画与电子游戏,因图像越来越完美而挤占了孩子们想象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