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造车新势力(2021造车新势力销量)

01-02 汽车知识 投稿:沦为旧友
2021造车新势力(2021造车新势力销量)

近年来,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迅猛,据IDC发布的最新报告《2022-2026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趋势预测》显示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将在2026年达到1598万辆的水平,年复合增长率35.1%。

可观的市场规模犹如大型磁场,吸引着各类玩家加入,既有造车新势力,又有传统车企,还有很多科技公司、手机厂商曲线入局。

国内市场中,一众玩家里,蔚小理率先打开局面,一度奠定了“造车三巨头”的地位。但随着时间的流逝,行业似乎也迎来了新一轮洗牌期,“新新势力”崛起,蔚小理在变局中是能够守擂成功,还是会成为明日黄花?

蔚小理,差强人意

回顾蔚小理的发展道路,前期可谓是顺风顺水。蔚来2014年11月创立,获得淡马锡、百度资本、红杉、厚朴、联想集团、华平、TPG、GIC、IDG、愉悦资本等数十家知名机构投资。2018年9月12日,蔚来汽车在美国纽交所成功上市。2014年,小鹏汽车也成立,2020年8月27日晚间,小鹏汽车正式登陆纽交所,以“XPEV”为股票代码。去年7月7日,小鹏汽车正式于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挂牌交易,股票交易代码为“9868”。成立稍晚的理想,也于2020年7月30日,在美国纳斯达克证券市场正式挂牌上市,股票代码为“LI”。自此,蔚小理都完成了上市梦。

但近期看来,三家表现并不太好,可以用差强人意来形容。总体表现在三方面,营收与亏损上、交付量上以及股价上。

营收与亏损方面:有研究者表示,“蔚小理”即便单季度销量做到10万辆,可能仍无法扭亏。这种说法并不是空穴来风,据相关财报信息显示,今年第二季度,蔚来、理想、小鹏三家企业第二季度均“增收不增利”,亏损进一步扩大。蔚来汽车净亏损27.57亿元,同比增长369.6%;小鹏汽车净亏损为27.09亿元,同比增长126.1%;理想汽车净亏损为6.41亿元,同比增长172.2%。上述三家企业财报发布后,“蔚来卖一辆亏损超10万元”“小鹏卖一辆亏损超6万元”“理想卖一辆亏2.3万元”等话题也随之冲上热搜。

而近日,在蔚来2022年第三季度财报电话会议上,蔚来创始人李斌表示,NIO品牌可以在2023年第四季度实现盈亏平衡。就在几天前,理想汽车创始人李想也表示,理想L9和L8同时交付的时刻,将和连续7年的亏损经营说再见。那最终结果是否真能如创始人们所言,还是需要时间来检验。

交付量方面:据《2022年10月造车新势力交付量与上险量对比榜单》中,蔚来10月交付10059辆,排在新势力第四(排名新能源总榜第十)。理想汽车交付10052辆,排在新势力第五位(新能源总榜第11位)。

最出人意料的还数小鹏,此前持续蝉联“蔚小理”销冠的小鹏汽车,相比上月销量接近腰斩,交付量仅为5101台,同比下滑 49.7%,直接跌出新能源总榜 TOP15,其中P7交付2104台,P5交付1665台,G3i交付709台,G9交付623台。这是小鹏连续第三个月销量不足1万辆,出现“四连跌”。可见情况并不乐观。

股价方面:近年来,造车新势力们为了竞争中有更多的资金支持,纷纷选择赴港上市,蔚小理自然也不例外。然而寒冬却先一步到来,蔚小理登陆港股后,其股价并没有想象中的上涨,反而持续下滑。以今年7月初至11月初港股股价变动来看,蔚来、理想、小鹏分别下滑了49.5%、54.8% 和74.4%。

根据10月份股价走势来看,蔚来港股股价跌38.39%;小鹏港股股价跌44.78%;理想港股股价跌40.89%。不过12月份蔚小理都有涨幅,截止12月2日收盘时,蔚来股价为93.65港元/股;理想股价为81.1港元/股,涨幅1.63%%;小鹏股价为港元39港元/股,涨幅为2.77%。这样的股价走势,让其他想IPO的车企瑟瑟发抖。

不够理想的蔚小理,似乎正在掉队,因为传统车企们正在快速崛起。

新势力,突飞猛进

今年以来,群雄逐鹿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格局似乎迎来反转:一方面,曾经风头无两的造车新势力陷入销量瓶颈增速开始放缓,第二梯队的哪吒、零跑多次实现反超。另一方面,传统车企新能源品牌加速“攻城略地”。

11月1日,造车新势力主流品牌悉数宣布10月销量数据。哪吒汽车继今年7月首次问鼎榜首后,再次成为月度销量冠军,销量为1.8万辆;华为和赛力斯合作的AITO问界连续三个月破万,以1.2万辆位居第二;极氪当月销量首次突破万辆,以1.01万辆的销量位居第三。可以看到,蔚小理已经掉出前三阵营。

具体看这三位选手,哪吒汽车是合众新能源汽车旗下的品牌,产品系列包括有哪吒S、哪吒U和哪吒V。纯电动汽车销量在造车新势力中名列前茅,交付累计超过20万辆,仅8个月即达成“第二个10万辆”,成为新势力最快之一。

AITO是赛力斯打造的新能源汽车品牌,华为从产品设计、产业链管理、质量管理、软件生态、销售渠道等方面全流程为赛力斯的AITO品牌提供了支持。在华为Mate50系列及全场景新品秋季发布会上,华为常务董事余承东表示:“AITO 问界系列车型上市后深受消费者喜爱,170天就完成超3万台交付。”有业内人士指出,随着市场加速洗牌,在华为的加持下,未来AITO汽车或成为蔚小理的最强竞争对手。

极氪是吉利汽车旗下智能高端电动品牌,创立以来发展迅速,不仅成立了多家线下门店,还在杭州、深圳、武汉、上海、北京、成都、宁波、长沙等20个城市上线极氪能源自建充电站。而小编也多次在路上看到极氪品牌的车。

除了脱胎于吉利的极氪,同样值一提的是,传统车企孵化的新能源汽车品牌埃安。广汽埃安是面向未来发展成立的一家创新科技公司目前估值超过1000亿元。今年10月延续了9月的增长态势——广汽埃安再度突破3万辆,而1~10月累计销量超过了21.2万辆,同比增长134%,提前二个月超额完成全年20万辆目标。

另外,比亚迪、长安等传统车企也是来势汹汹,尤其是比亚迪,小编多次听身边好友谈及比亚迪的电车做的很好。据悉,比亚迪汽车于2022年3月起停止燃油汽车的整车生产,专注于纯电动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业务。2022年前三季度,比亚迪累计销量到117.5万辆,同比增长249.6%,领先特斯拉同期近30万辆,成为全球新能源车销量冠军。

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开启倒计时,而比亚迪再度打出涨价牌。11月23日,比亚迪官宣,将对王朝、海洋与腾势相关新能源车型的官方指导价进行调整,上调幅度为2000元~6000元不等。不过,比亚迪并未公布涨价的具体车型。据功夫汽车统计,这是2022年以来比亚迪第三次宣布涨价。此前,比亚迪分别在今年1月21日和3月15日宣布对旗下部分车型进行调价,两次价格上调幅度分别为1000~7000元和3000~6000元不等。或许高销量也是比亚迪多次涨价的底气。

综合来看,哪吒、零跑、AITO问界等新晋自主品牌崭露头角,“蔚小理”三足鼎立的局面被打破,传统车企觉醒后的新能源品牌也在后来者居上,新能源汽车这个“风口上的风口”硝烟四起,到底会鹿死谁手?

卡位赛,谁执牛耳?

新旧势力的交锋或许意味着新能源车进入新一轮洗牌期,谁又能在这轮淘汰赛中留下来呢?总的看来后起之秀的可能性更大一些,不妨从两方面来看。

一方面,蔚小理自身局限性颇大;蔚来囿于产能问题,难以提升销量。今年4月,蔚来曾因疫情导致供应链中断而停产5天。近期,又有媒体报道,受疫情防控要求影响,蔚来位于合肥的两座工厂相继停产,目前旗下车型的交付进度普遍延缓。另外,蔚来在赴港上市的招股书中提到,公司的大部分零件都由单一供应商提供,且公司并未寻找合格的替代供应商。这就意味着供应链存在很大风险。

相比蔚来,理想和小鹏则由于产品迭代较慢,新老车型青黄不接,进而带来了销量阵痛。今年8月份,理想仅交付4571辆,同比环比均“腰斩”,原因正是新老产品切换。

同时,股价的一再下跌,也会使融资难度将会加强。对于股价不断下跌的原因,汽车分析师田力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时表示,造车新势力股价不断下跌,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品牌根基不稳,无法得到投资者的长期认可。

另一方面,传统车企自身具有优势;与造车新势力融资难不同,传统新能源品牌却频频融资成功。例如广汽埃安,刚刚完成A轮融资,估值已超千亿,还有更早的长安阿维塔、上汽智己,它们融资引入的投资者,不仅阵容强大,而且很多都是国有企业,还包括保险、能源、金融、充换电等汽车上下游产业全覆盖。

极氪则背靠吉利这棵大树,去年8月,极氪就获得了英特尔资本、宁德时代、哔哩哔哩、鸿商集团和博裕投资五家公司的战略投资,总额为5亿美元,占极氪股比约为5.6%,因此其估值已经接近100亿美元(约合697亿元)。问界也有华为和小康背书,它们都有大股东持续“输血”,不会像造车新势力那么焦虑。

而且,传统车企的供应链较为成熟,多年的深耕,使传统车企的供应链建设的较为完备,和蔚小理等新能品牌相比具有更强的抗风险能力。而在技术上,传统车企不仅在自己孵化,还在积极寻求外部支持。

例如上汽集团在投资Momenta等的同时,还孵化出零束科技。比亚迪一边自研DiPilot高级智能驾驶辅助系统,一边与英伟达、地平线等自动驾驶技术企业展开合作。甚至有部分车企还选择了与科技公司共同成立合资公司,利用各自在相关领域的技术积累及资源优势,共同发力智能汽车研发。如上汽与宁德时代、阿里巴巴共同打造智己汽车,长安与宁德时代、华为的阿维塔品牌。可见,传统车企都在积极打造智能驾驶生态圈,而百度、华为、地平线等各领域的头部企业,成为热门合作对象。

回顾早期,传统车企也吃了不少“掉队”的苦头,转型、反攻不顺。反应过来的传统车企,正在全力反攻,对新势力车企的营销方式、合作方式都持相对开放的态度。同时,正值蔚小理的下行期,这对于传统车企而言或许是一个弯道超车的机会。而传统车企能否在未来支棱起来,仍需交由市场检验,让我们拭目以待新车企的后续发展吧。

 

参考文献:

1、《新能源车变局:“作死”的新势力,反攻的传统车企》——ZAKER资讯

2、《10月新造车排名再生变:两极分化显著,新势力洗牌在即?》——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宋豆豆

3、《中国造车新势力“新三巨头”,成功摘得金银铜,蔚小理排名尴尬》——柳先说

声明:伯乐人生活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ttnwe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