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属木笔画11的汉字 11画属木的字有哪些

12-03 学习教育 投稿:灰尘往事
五行属木笔画11的汉字 11画属木的字有哪些

大家在取名字的时候,有的人喜欢把八字命理和汉字的五行属性结合起来,比如八字里缺木就取用五行属性为木的字来平衡。下面为大家整理五行属木笔画为11画的汉字及解释,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五行属木笔画11的汉字

唷、萦、营、萤、萏、笪、菲、偕、菙、梭、菔、萇、阎、牿、控、菊、竟、萄、菩、掴、貫、隗、偶、萘、袈、過、阏、谔、笠、桫、笤、傀、偽、萵、菟、桶、裉、梗、康、萆、鸹、梱、谐、匮、窑、笞、娶、偓、猊、菌、敢、菖、减、萝、彬、梐、桴、菶、笛、秸、符、菹、菜、梓、痊、萋、菀、菸、菱、晤、許、堅、救、階、笮、啬、萨、绻、躯、蛆、區、赇、球、蚯、筇、检、菢、骑、悻、啸、悬、萧、梟、厢、菘、羟、強、掮、乾、掐、绮、骐、萁、萌、旎、笙、械、棂、啉、敛、盔、眶、皲、寇、桷、掘、菅、鄄、眷、笺、距、詎、惧、据、戛、掬、厩、袷、笳、脛、婧、颈、菁、惊、堇、婕、悸、脚、矫、皎、寄、偈、掎、谏、趼、谎、隍、萑、掼、馆、梏、蛊、菰、蛄、菇、笱、龚、笾、圈、舸、頃、鸽、紺、盖、梵、笨、鄂、軛、萃、崔、笸、笼、骒、假、掛、國、兜、第、菝、規、匭、绲、帼、菡、教、氪、啃、萊、婪、梅、梦、笥、耜、梯、萎、掩、厣、眼、谚、翊、萸、圉、庾、阈、菑、術、菽、梳、梼、菪、袼、梘、珺、啓、萜、菥、棁

五行属木笔画11的汉字解释

解释:唷读音:yō。参见「哼唷」条。

解释:萦读音:yíng。动词 围绕、缠绕。【组词】:「萦绕」。唐.李白〈蜀道难〉:「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解释:营读音:yíng。名词 军队驻扎的地方。【组词】:「军营」、「兵营」。《隋书.卷七零.李密传》:「让欲乘胜进破其营,会日暮,密固止之。」名词 陆军的编制单位。五百人为一营。【组词】:「第一营」、「第九营」。名词 活动的组织名称。【组词】:「夏令营」、「战斗营」、「天体营」。动词 谋求。【组词】:「营利」、「钻营」。唐.韩愈〈送穷文〉:「蝇营狗苟,驱去复还。」动词 管理。【组词】:「营业」、「公营」。《淮南子.主术》:「执正营事,则谗佞奸邪无由进矣。」动词 建设、建造。【组词】:「营造」、「营建」。《清史稿.卷一二九.河渠志四》:「自五年分局至七年,营成水田六千顷有奇。」动词 眩惑。通「荧」。《淮南子.原道》:「不足以营其精神,乱其气志。」汉.高诱.注:「营,惑也。」动词 测量。《吕氏春秋.孟冬纪.节丧》:「审棺椁之厚薄,营丘垄之小大高卑薄厚之度,贵贱之等级。」

解释:萤读音:yíng。参见「萤火虫」条。

解释:萏读音:dàn。参见「菡萏」条。

解释:

解释:菲读音:fěi。名词 一种菜。《尔雅.释草》:「菲,蒠菜。」晋.郭璞.注:「菲草,生下湿地,似芜菁,华紫赤色,可食。」形容词 微薄的。【组词】:「菲薄」、「菲酌」、「菲仪」。《儿女英雄传.第二回》:「里面却用赤金镶成,再用漆罩了一层,这分礼可就不菲。」其他字义菲读音:fēi。形容词 参见「芳菲」、「菲菲」等条。名词 菲律宾的简称。【组词】:「中菲关系」。其他字义菲读音:fèi。名词 草鞋。通「扉」。《乐府诗集.卷三八.相和歌辞十三.古辞.孤儿行》:「手为错,足下无菲。」

解释:偕读音:xié。副词 共同、一起。【组词】:「偕行」、「偕入」。《诗经.邶风.击鼓》:「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孟子.梁惠王上》:「古之人,与民偕乐,故能乐也。」副词 皆、全部。宋.范仲淹〈岳阳楼记〉:「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动词 划一、使整齐。《管子.幼官》:「修道路,偕度量,一称数。」动词 比、并。唐.柳宗元〈衡山中院大律师塔铭.序〉:「受学之众,他莫能偕也。」《太平广记.卷五三.金可记》:「精勤为事,人不可偕也。」其他字义偕读音:jiē。上述[一]的另一种读音。

解释:菙读音:chuí。名词 古代用来灼龟占卜的荆条。《集韵.上声.纸韵》:「菙,木名。」《周礼.春官.菙氏》:「菙氏,掌共樵契以待卜事。」

解释:梭读音:suō。名词 织布时用来牵引横线的器具,两头尖,中间粗,丝束放于中空部分。《晋书.卷六六.陶侃传》:「侃少时渔于雷泽,网得一织梭,以挂于壁。」宋.华岳〈田家〉诗:「老农锄水子收禾,老妇攀机女织梭。」也称为「梭子」。

解释:菔读音:bó。参见「芦菔」条。其他字义菔读音:fú。参见「莱菔」条。

解释:萇读音:cháng。名词 参见「苌楚」条。名词 姓。如唐代有苌总。

解释:阎读音:yán。名词 里中的门。《说文解字.门部》:「阎,里中门也。」《史记.卷三零.平准书》:「守闾阎者食粱肉,为吏者长子孙,居官者以为姓号。」《文选.张衡.西京赋》:「便旋闾阎,周观郊遂。」名词 里巷。清.王念孙《广雅疏证.卷七上.释宫》:「阎谓之衖。」疏证:「衖,与巷同。」《荀子.儒效》:「虽隐于穷阎漏屋,人莫不贵之。」名词 姓。如唐代有阎立本。

解释:牿读音:gù。名词 圈养牛马的地方。《说文解字.牛部》:「牿,牛马牢也。」

解释:控读音:kòng。动词 拉弓。《说文解字.手部》:「控,引也。」清.段玉裁.注:「引者,开弓也。」文选.班固〈西都赋〉:「弦不再控,矢不单杀。」明.宋濂〈秦士录〉:「诸将军控弦引矢,追至大洋,且战且却。」动词 操纵、支配。【组词】:「控制」、「遥控」。唐.王勃〈滕王阁序〉:「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董西厢.卷七》:「沉醉东风里,控骄马,鞭袅芦花。」动词 投、掷。《庄子.逍遥游》:「我决起而飞,抢榆枋时则不至,则控于地而已矣。」动词 投诉、告发。【组词】:「指控」、「诬控」、「控诉」。《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四回》:「断不得公,自然上控。」动词 北京方言。指倒悬容器口,使里面的液体流净。【组词】:「将沙拉油瓶控一控,还足够炒一次菜。」

解释:菊读音:jú。名词 植物名。菊科菊属,多年生草本。茎略带木质。叶互生,卵形,有缺刻和锯齿。秋季开花,花冠周围为舌状,中部为管状,属头状花序。原产于国内,久经栽培,种类繁多,可供观赏、饮料及药用。

解释:竟读音:jìng。动词 乐曲演奏完毕。《说文解字.音部》:「竟,乐曲尽为竟。」动词 完成、终了、完毕。【组词】:「未竟之业」。《晋书.卷七九.谢安传》:「看书既竟,便摄放床上。」唐.柳宗元〈田家〉诗三首之三:「是时收获竟,落日多樵牧。」动词 穷究、追究。【组词】:「穷原竟委」。《汉书.卷六八.霍光传》:「此县官重太后,故不竟也。」唐.颜师古.注:「竟,穷竟其事也。」形容词 全、整。【组词】:「竟日」、「竟夜」。唐.张九龄〈望月怀远〉诗:「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副词 居然。【组词】:「竟然」、「他竟敢不理我。」唐.杜甫〈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诗一零首之三:「汉使徒空到,神农竟不知。」《红楼梦.第六二回》:「原来今日也是平姑娘的千秋,我竟不知。」副词 到底、终于。【组词】:「有志者事竟成。」唐.李询〈赠织锦人〉诗:「札札机声晓复晡,眼穿力尽竟何如!」副词 直接。《三国演义.第四二回》:「我竟往夏口,尽起军前来相助。」

解释:萄读音:táo。参见「葡萄」条。其他字义萄读音:tao。上述[一]的另一种读音。

解释:菩读音:pú。参见「菩提」条。

解释:掴读音:guó。动词 用手掌打人的脸。【组词】:「掴了他一巴掌。」

解释:貫读音:guàn。名词 古时穿钱的绳索。《说文解字.毋部》:「贯,钱贝之毋。」《史记.卷三零.平准书》:「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名词 量词。古代计算钱币的单位。一千钱为一贯。【组词】:「万贯家财」。《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当下吃了午饭,丈人取出十五贯钱来。」名词 原籍、世居的地方。【组词】:「籍贯」。《汉书.卷九.元帝纪》:「惟德浅薄,不足以充入旧贯之居。」元.乔吉《金钱记.第一折》:「老夫姓王名辅,字公弼,祖贯在京人氏。」名词 姓。如战国时齐有贯珠。动词 穿通、通达。【组词】:「贯穿」、「贯通」。《左传.成公二年》:「矢贯余手及肘。」《论语.里仁》:「吾道一以贯之。」动词 连接、连续。【组词】:「连贯」、「鱼贯而入」。《荀子.王霸》:「若夫贯日而治详。」动词 灌注。【组词】:「如雷贯耳」。《警世通言.卷三一.赵春儿重旺曹家庄》:「照样做成贯铅的假元宝,一个换一个。」动词 穿戴。汉.王充《论衡.祀义》:「以所见长大之神贯一尺之衣,其肯喜而加福于人乎?」《西游记.第四回》:「戴上紫金冠,贯上黄金甲,登上步云鞋。」动词 张、拉。《后汉书.卷二零.祭遵传》:「肜有勇力,能贯三百斤弓。」副词 习惯。通「惯」。《左传.襄公三十一年》:「譬如田猎,射御贯则能获禽。」《孟子.滕文公下》:「我不贯与小人乘,请辞。」

解释:隗读音:wěi。形容词 高。同「嵬」。《说文解字.零部》:「隗,高也。」名词 姓。如汉代有隗嚣。

解释:偶读音:ǒu。名词 用土、木、金属等材料雕塑的人像。【组词】:「泥偶」、「木偶」。名词 同伴。《史记.卷九一.黥布传》:「乃率其曹偶,亡之江中为群盗。」宋.苏轼〈凤翔八观诗.石鼓歌〉:「登山刻石颂功烈,后者无继前无偶。」名词 配偶。【组词】:「怨偶」、「佳偶天成」。《红楼梦.第四回》:「因此这李纨虽青春丧偶,且居处膏梁锦绣之中,竟如槁木死灰一般。」名词 姓。如明代有偶桓。形容词 成双的。与「奇」相对。【组词】:「二、四、六……都是偶数。」副词 碰巧、不是经常的。【组词】:「偶遇」、「偶发」、「偶一为之」。副词 相对的。【组词】:「偶坐」。《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动词 婚配。《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五》:「如欲偶吾者,必先投诗,吾当自择。」动词 对等、匹敌。《抱朴子.外篇.钧世》:「诸硕儒高才之赏文者,咸以古诗三百未有足以偶二贤之所作也。」

解释:萘读音:nài。名词 (Naphthalene)为挥发性的白色结晶片。有煤焦油臭味。不溶于水,易发挥昇华,可自煤黑油蒸馏而得。常用来制造樟脑丸等防腐剂、染料、树脂等。

解释:袈读音:jiā。参见「袈裟」条。

解释:過读音:guò。动词 经、历。《论语.宪问》:「子击磬于卫,有荷蒉而过孔氏之门者。」唐.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诗:「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动词 度。【组词】:「过节」、「过生日」。唐.杜荀鹤〈乱后宿南陵废寺寄沈明府〉诗:「男儿仗剑酬恩在,未肯徒然过一生。」动词 超出、超越。【组词】:「过分」、「过期」。《论语.公冶长》:「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文选.曹植.白马篇》:「狡捷过猴猿,勇剽若豹螭。」动词 去。汉.曹操〈精列〉诗:「年之暮,奈何时过,时来微。」唐.杜甫〈阻雨不得归瀼西甘林〉诗:「三伏适已过,骄阳化为霖。」动词 死亡、逝世。【组词】:「过世」。《文选.曹植.赠白马王彪诗》:「存者忽复过,亡没身自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回》:「说是刘老爷子接了家报,老太太过了。」动词 转移。【组词】:「过户」、「过帐」。动词 忍受、领受。【组词】:「难过」、「心里不好过。」动词 拜访。《史记.卷七七.魏公子传》:「臣有客在市屠中,愿枉车骑过之。」清.魏禧〈大铁椎传〉:「(高信之)长子灿七岁,少同学,故尝与过宋将军。」副词 太、甚。【组词】:「过奖」。唐.韩愈〈圬者王承福传〉:「然吾有饥焉,谓其自为也过多,其为人也过少。」《红楼梦.第五六回》:「这是老太太过谦了!」名词 错误。【组词】:「不贰过」、「知过能改」、「勇于改过」。《商君书.开塞》:「夫过有厚薄,则刑有轻重。」《孟子.公孙丑下》:「然则盛人且有过与?」名词 量词。计算动作次数的单位。晋.陆云〈与兄平原书〉:「前后读兄文,一再过,便上口语。」《清史稿.卷四八六.文苑传三.何绍基传》:「初学颜真卿,遍临汉、魏各 碑至千百过。」助词 与「来」、「去」等连用,表示动作的趋向。【组词】:「走过来」、「跳过去」。助词 用于动词后,表示曾经或已经的意思。【组词】:「看过」、「听过」、「付过帐」、「吃过晚餐」。其他字义過读音:guō。名词 [一]之又音。名词 姓。如汉代有过晏。

解释:阏读音:è。动词 阻塞、壅塞。《列子.杨朱》:「夫耳之所欲闻者音声,而不得听,谓之阏聪;目之所欲见者美色,而不得视,谓之阏明。」唐.刘禹锡〈唐故衡州刺史吕君集序〉:「孰能阏其势,而争夫光者乎?」名词 遮挡的器物。《荀子.礼论》:「抗折,其?以象槾茨番阏也。」唐.杨倞.注:「阏谓门户壅阏风尘者。」《汉书.卷八九.循吏传.召信臣传》:「开通沟渎,起水门提阏凡数十处,以广溉灌。」其他字义阏读音:yān。参见「阏氏」条。其他字义阏读音:yù。参见「阏与」条。

解释:谔读音:è。名词 正直的言词。《玉篇.言部》:「谔,正直之言也。」宋.郑侠〈示潮州吴宅三甥〉诗:「心虽在规益,世谁受忠谔。」

解释:笠读音:lì。名词 用竹皮或竹叶编成,可以挡雨遮阳的帽子。【组词】:「斗笠」、「竹笠」。《诗经.周颂.哀耜》:「其笠伊纠,其鎛斯赵。」汉.毛亨.传:「笠,所以御暑雨也。」唐.柳宗元〈江雪〉诗:「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解释:桫读音:suō。参见「桫椤」条。

解释:笤读音:tiáo。参见「笤帚」条。

解释:傀读音:kuǐ。参见「傀儡」条。其他字义傀读音:guī。形容词 高大。《说文解字.人部》:「傀,伟也。」《聊斋志异.卷八.司文郎》:「有少年游寺中,白服裙帽,望之傀然。」形容词 怪异。《广韵.平声.灰韵》:「傀,怪异。」《文选.郭璞.江赋》:「珍怪之所化产,傀奇之所窟宅。」

解释:偽读音:wèi。动词 人为。《荀子.性恶》:「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汉.王充《论衡.明雩》:「天至贤矣,时未当雨,伪请求之,故妄下其雨,人君听请之类也。」副词 假装。《隋书.卷七零.李密传》:「密知化及粮且尽,因伪与和,以敝其众。」形容词 假的。【组词】:「伪钞」、「伪证」。形容词 窃据的、不合法的。【组词】:「伪政权」。《文选.李密.陈情表》:「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唐.皮日休〈题后魏释老志〉:「则收之为是,媚于伪齐之君耶。」

解释:萵读音:wō。参见「莴苣」条。

解释:菟读音:tù。参见「菟葵」、「菟裘」等条。其他字义菟读音:tú。参见「于菟」条。

解释:桶读音:tǒng。名词 圆形的盛物器。【组词】:「木桶」、「水桶」、「汽油桶」。名词 量词。计算桶装物的单位。【组词】:「一桶水」、「两桶汽油」。

解释:裉读音:kèn。名词 衣服在腋下的接缝处。如把此接缝处缝上称为「煞裉」,而上衣从肩头到腋下的尺寸 称为「抬裉」。

解释:梗读音:gěng。名词 植物的枝茎。【组词】:「花梗」、「菜梗」。《战国策.齐策三》:「吾西岸之土也,土则复西岸耳,今子东国之桃梗也。」唐.杜甫〈舟中出江陵南浦奉寄郑少尹审〉诗:「鸣螿随泛梗,别燕起秋菰。」名词 大概。【组词】:「梗概」。《文选.张衡.东京赋》:「故粗为宾言其梗概如此。」动词 阻塞。【组词】:「从中作梗」。《北史.卷六七.令狐整传》:「先是州县生梗,长吏多不得之官,寄政于总管府。」《聊斋志异.卷一一.陈云栖》:「音耗遂梗,久不如黄省问。」动词 向上挺直。《红楼梦.第二三回》:「凤姐听了,把头一梗。」形容词 刚正直爽。【组词】:「梗直」、「风骨梗正」。

解释:康读音:kāng。形容词 平安、安定。【组词】:「安康」、「康乐」。《书经.益稷》:「股肱良哉,庶事康哉!」形容词 丰足、富裕。【组词】:「小康」、「康年」。唐.白居易〈和微之诗.和三月三十日四十韵〉:「杭土丽且康,苏民富而庶。」形容词 身体强健。【组词】:「健康」、「康强」。《乐府诗集.卷七三.杂曲歌辞十三.古辞.焦仲卿妻》:「命如南山石,四体康且直。」唐.韩愈〈送李愿归盘谷序〉:「饮且食兮寿而康,无不足兮奚所望?」形容词 通达、平坦。《史记.卷七四.孟子荀卿传》:「为开第康庄之衢,高门大屋,尊宠之。」名词 国内西康省的简称。名词 姓。如元代有康进之,清代有康有为。

解释:萆读音:bēi。名词 一种草。蒿类。《集韵.平声.支韵》:「萆,一曰:『蒿类』。」其他字义萆读音:bì。名词 蓑衣,即雨衣。《说文解字.艹部》:「萆,雨衣,一曰衰衣。」动词 隐蔽。通「蔽」。《史记.卷九二.淮阴侯传》:「选轻骑二千人,人持一赤帜,从闲道萆山而望赵军。」裴駰集解引如淳曰:「萆,音蔽,依山自覆蔽。」

解释:鸹读音:guā。参见「鶬鸹」、「老鸹」等条。

解释:梱读音:kǔn。名词 门限、门槛。《说文解字.木部》:「梱,门橛也。」清.段玉裁.注:「谓当门中设木也。」《礼记.曲礼上》:「外言不入于梱,内言不出于梱。」《史记.卷一一九.循吏传.孙叔敖传》:「王必欲高车,臣请教闾里使高其梱。」

解释:谐读音:xié。动词 和合、调和。《书经.舜典》:「八音克谐,无相夺伦。」《左传.襄公十一年》:「如乐之和,无所不谐。」动词 办成、说妥。《董西厢.卷三》:「愿先生变雅操为和声,以词挑之,事必谐矣。」《镜花缘.第一五回》:「老师如携门生信去,此事断无不谐。」动词 商议、协调。《后汉书.卷七八.宦者传.张让传》:「当之官者,皆先至西园谐价,然后得去。」形容词 滑稽、戏谑。【组词】:「诙谐」。《汉书.卷六五.东方朔传》:「上以朔口谐辞给,好作问之。」

解释:匮读音:kuì。动词 缺乏、竭尽。【组词】:「匮乏」。《诗经.大雅.既醉》:「孝子不匮,永锡尔类。」《吕氏春秋.孝行览.长攻》:「财匮而民恐,悔无及也。」其他字义匮读音:guì。名词 储放东西的箱子。同「柜」。《书经.金縢》:「公归,乃纳册于金縢之匮中。」唐.韩 愈〈送权秀才序〉:「伯乐之厩多良马,卞和之匮多美玉。」

解释:窑读音:yáo。名词 一种以耐火材料构成的建筑物,用来烧制砖、瓦、陶瓷等器具。《说文解字.穴部》:「窑,烧瓦灶也。」【组词】:「砖窑」、「瓦窑」。名词 出产陶瓷器的工厂。【组词】:「御窑」、「柴窑」。清.徐珂《清稗类钞.鉴赏类.叶五官知鉴别》:「因论诸窑优劣,旁及金石真赝。」名词 开采煤石的洞。【组词】:「煤窑」。名词 妓院的俗称。【组词】:「逛窑子」。名词 大陆西北地区人民所挖,用以居住的洞穴。【组词】:「窑洞」、「苦守寒窑」。

解释:笞读音:chī。动词 用鞭或竹板打。【组词】:「鞭笞」。《墨子.鲁问》:「譬有人于此,其子强梁不材,故其父笞之。」名词 古代一种用竹板鞭打的刑罚。《新唐书.卷五六.刑法志》:「其用刑有五:一曰笞。笞之为言耻也;凡过之小者,捶挞以耻之。」

解释:娶读音:qǔ。动词 男子迎接女子过门成亲。【组词】:「嫁娶」、「娶老婆」、「娶妻娶德」。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裴散骑娶王太尉女。」其他字义娶读音:qù。[一]之读音。

解释:偓读音:wò。形容词 拘束的样子。《玉篇.人部》:「偓,促拘之貌。」

解释:猊读音:ní。参见「狻猊」条。

解释:菌读音:jùn。名词 低等隐花植物的一个大类。没有茎、叶,也不含叶绿素,无法自制养分,以寄生为 营生方式,自然界中分布极广。无毒的可供食用。如木耳、松蕈、香蕈、草菇等都是可食用的菌类。名词 细菌的简称。【组词】:「葡萄球菌」、「杆菌」、「杀菌」。

解释:敢读音:gǎn。形容词 有胆识、毫不畏惧人的。【组词】:「勇敢」、「果敢」。《荀子.非十二子》:「齐给速通,不争先人,刚毅勇敢,不以伤人。」副词 有胆量、不畏惧。【组词】:「敢作敢当」。《史记.卷七七.魏公子传》:「吾攻赵旦暮且下,而诸侯敢救者,已拔赵,必移兵先击之。」副词 表示冒昧。【组词】:「敢请」。唐.李白〈为宋中丞自荐表〉:「不胜慺慺之至,敢陈荐以闻。」《水浒传.第一六回》:「敢问军师用甚计策,赚得本人上山?」副词 岂。《左传.昭公三十年》:「若得从君而归,固臣之愿也,敢有异心!」副词 莫非、大概。元.关汉卿《窦娥冤.第一折》:「你敢是不肯,故意将钱钞哄我?」《水浒传.第五三回》:「不是我,你敢错认了!」

解释:菖读音:chāng。参见「菖蒲」条。

解释:减读音:jiǎn。动词 从整体中去掉一部分。【组词】:「减少」、「削减」。《文选.宋玉.登徒子好色赋》:「东家之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动词 降低、耗损。【组词】:「减弱」、「锐减」。唐.杜甫〈曲江〉诗二首之一:「一片花飞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唐.李商隐〈赠荷花〉诗:「此花此叶常相映,翠减红衰愁杀人。」动词 不及、不如。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羊叔子何必减颜子。」动词 数学上指从一数中去掉另一数。【组词】:「五减二等于三。」名词 数学上的运算方法之一。即减法。名词 姓。如汉代有减宣。

解释:萝读音:luó。参见「萝卜」、「女萝」等条。

解释:彬读音:bīn。形容词 参见「彬彬」条。名词 姓。如唐代有彬霁。

解释:梐读音:bì。参见「梐枑」、「梐梱」等条。

解释:桴读音:fú。名词 房屋前后檐的横梁,俗称为「二梁」。《文选.班固.西都赋》:「列棼橑以布翼,荷栋桴而高骧。」名词 鼓槌。同「枹」。《韩非子.功名》:「至治之国,君若桴,臣若鼓。」《礼记.礼运》:「污尊而抔饮,蒉桴而土鼓,犹若可以致其敬于鬼神。」名词 用木、竹编排成的木筏或竹筏。《论语.公冶长》:「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

解释:菶读音:běng。参见「菶菶」条。

解释:笛读音:dí。名词 乐器名。竹制的横吹乐器。上有风口一,膜孔一,出音孔六,调音孔二,共十孔,分梆笛、曲笛、套笛等多种。通称为「笛子」。名词 喷气发声的发音器,其响声尖锐。【组词】:「警笛」、「汽笛」。

解释:秸读音:jiē。名词 禾粒打脱以后的禾茎。【组词】:「麦秸」、「豆秸」。

解释:符读音:fú。名词 古代用为凭信的器物,刻字在竹、木、金、玉、铜之上,剖为两半,各执其一,相合以为徵信。【组词】:「虎符」。《史记.卷八.高祖纪》:「乃论功,与诸列侯剖符行封。」名词 文件、凭证。北齐.颜之推《冤魂志.徐铁臼》:「我母诉怨于天,今得天曹符,来取铁杵。」名词 祥瑞的徵兆。《后汉书.卷四.孝和帝等纪.赞曰》:「抑没祥符,登显时德。」名词 标记、记号。【组词】:「音符」、「符号」。名词 一种道士用来避邪、驱使鬼神的神秘文字。【组词】:「符咒」。《抱朴子.内篇.登陟》:「带昇山符,出门作周身三五法。」名词 姓。如唐代有符令奇。动词 相合、吻合。【组词】:「符合」、「名实相符」。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明诗》:「三百之蔽,义归无邪,持之为训,有符焉尔。」

解释:菹读音:jū。名词 水草丛生的沼泽。《孟子.滕文公下》:「禹掘地而注之海,驱蛇龙而放之菹。」汉.赵岐.注:「菹,泽生草也。」名词 腌菜、咸菜。《诗经.小雅.信南山》:「疆埸有瓜,是剥是菹。」宋.陆游〈雪夜〉诗:「菜乞邻家作菹美,酒赊近市带醅浑。」名词 肉酱。《礼记.少仪》:「麋鹿为菹。」动词 剁成肉酱。《汉书.卷二三.刑法志》:「枭其首,菹其骨肉于市。」

解释:菜读音:cài。名词 蔬类的总称。【组词】:「白菜」、「菠菜」。《礼记.月令》:「乃命有司,趣民收敛,务畜菜多积聚。」名词 肴馔的总称。【组词】:「川菜」、「素菜」。《北史.卷三四.胡叟传》:「饭菜精洁,醢酱调美。」形容词 差劲、不出色。【组词】:「菜鸟」、「这么菜的成绩,真是无颜见江东父老!」

解释:梓读音:zǐ。名词 植物名。紫葳科梓属,落叶乔木。叶对生,呈掌状浅裂。夏日开淡黄色而带有暗紫斑点的花。木材供建筑及制作器具。名词 制作木器的工匠。《孟子.尽心下》:「梓、匠、轮、舆,能与人规矩,不能使人巧。」名词 故乡。《文选.张衡.南都赋》:「永世克孝,怀桑梓焉,真人南巡,睹旧里焉。」名词 姓。如春秋时郑国有梓慎。动词 出版。明.袁宏道〈叙呙氏家绳集〉:「近者吴川公梓其家集,始获尽公及呙氏三世之藏。」

解释:痊读音:quán。动词 病除、康复。【组词】:「痊癒」。南朝宋.谢灵运〈辨宗论.荅王卫军问〉:「譬如药验者疾易痊。」

解释:萋读音:qī。形容词 草木繁盛的样子。【组词】:「芳草萋萋」。《诗经.小雅.杕杜》:「卉木萋芷,女心悲止。」《文选.张景阳.杂诗一零首之一》:「房栊无行迹,庭草萋以绿。」

解释:菀读音:wǎn。名词 植物名。卷柏科卷柏属,多年生常绿草本。叶似扁柏呈密生鳞状,先端有刺毛,多生于山地岩壁中。可供观赏及药用。俗称为「还魂草」、「卷伯」。其他字义菀读音:yù。形容词 茂盛的样子。《诗经.小雅.小弁》:「菀彼柳斯,鸣啁嘒嘒。」《楚辞.刘向.九叹.忧苦》:「菀彼青青,泣如颓兮。」动词 凝结、郁积。通「郁」。《楚辞.刘向.九叹.惜贤》:「芳若兹而不御兮,捐林薄而菀死。」其他字义菀读音:yuàn。名词 园林。通「苑」。《管子.水地》:「地者,万物之本原,诸生之根菀也。」《汉书.卷八六.王嘉传》:「诏书罢菀,而以赐贤二千余顷,均田之制从此堕坏。」

解释:菸读音:yān。名词 植物名。茄科菸草属,一年生草本。叶大,互生,椭圆形而尖。夏日开淡红色花,排列为短总状花序。果实蒴果,种子细小。叶为制香菸的材料。名词 菸草的制成品。【组词】:「香菸」、「抽菸」、「雪茄菸」。其他字义菸读音:yú。名词 枯萎。宋.司马光〈论张尧佐除宣徽史状〉:「盛夏日方中而灌之,瓜不旋踵而菸败。」

解释:菱读音:líng。名词 植物名。菱科菱属,一年生草本。生于水中。叶呈三角形,边缘略带锯齿,叶柄中部膨大成气囊,可贮存空气,使叶浮于水面。夏日开小白花。果实为坚核果,绿色或褐色,有二角或四角。果肉可供食用及制成淀粉,全草也可入药。也称为「水栗」。

解释:晤读音:wù。动词 见面。【组词】:「会晤」、「有空请来寒舍一晤。」《诗经.陈风.东门之池》:「彼美淑姬,可与晤歌。」《三国演义.第四九回》:「连日不晤君颜,何期贵体不安。」形容词 聪明。《宋史.卷八.真宗本纪.赞曰》:「真宗英晤之主,其初践位,相臣李沆虑其聪明必多作为。」

解释:許读音:xǔ。动词 答应、应允。【组词】:「许可」、「允许」。《左传.闵公二年》:「及密,使公子鱼请,不许。」《董西厢.卷六》:「虽然昨夜见许,未足取信。」动词 奉献、给予。《史记.卷八十六.刺客传.聂政传》:「老母在,政身未敢以许人也。」宋.陆游〈观长安城图〉诗:「许国虽坚鬓已斑,山南经岁望南山。」动词 允诺婚事。【组词】:「许配」、「许嫁」。《三国演义.第七十三回》:「其女尚幼,未许字人。」《红楼梦.第六十四回》:「把我二姨儿许给皇粮庄头张家,指腹为婚。」动词 称赞。【组词】:「称许」、「赞许」。《三国志.卷三十五.蜀书.诸葛亮传》:「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动词 相信。《孟子.梁惠王上》:「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则王许之乎?」汉.赵岐.注:「许,信也。」动词 期待。【组词】:「期许」。《孟子.公孙丑上》:「夫子当路于齐,管仲晏子之功可复许乎?」宋.陆游〈书愤〉诗:「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名词 处所。晋.陶渊明〈五柳先生传〉:「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宋.梅尧臣〈鲁山山行〉诗:「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名词 表示约略估计的数量。【组词】:「些许」、「少许」。《后汉书.卷七十一.皇甫嵩传》:「赴河死者,五万许人。」唐.柳宗元〈至小邱西小石潭记〉:「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名词 国名。周时所分封的诸侯国,姜姓,后灭于楚。故址约在今国内河南省许昌县东。名词 地名。即今国内河南省许昌县。名词 姓。如汉代有许慎。副词 可能。【组词】:「或许」、「也许」。《乐府诗集.卷四十六.清商曲辞三.无名氏.懊憹歌十四首之二》:「掸如陌上鼓,许是侬欢归。」副词 这么、如此。【组词】:「许多」。宋.苏轼〈次韵答文与可见寄〉诗:「世间那有千寻竹,月落庭空影许长。」宋.朱熹〈观书有感〉诗:「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副词 表示疑问,相当于「何」、「什么」。唐.杜审言〈赠苏绾书记〉诗:「知君书记本翩翩,为许从容赴朔边?」助词 语尾助词,表示感叹之义,相当于「啊」。唐.韩愈〈感春〉诗四首之一:「三杯取醉不复论,一生长恨奈何许!」其他字义許读音:hǔ。参见「许许」条。

解释:堅读音:jiān。形容词 刚强、强硬。《后汉书.卷二四.马援传》:「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唐.司空图〈故盐州防御使王纵追述碑〉:「永夷坚敌,累洽仁风。」形容词 结实、牢固。【组词】:「船坚炮利」、「坚如磐石」。《庄子.逍遥游》:「以盛水浆,其坚不能自举也。」副词 不松懈、不动摇。【组词】:「坚持」、「坚拒」。《史记.卷七.项羽本纪》:「陈留坚守不能下。」名词 胄甲、盔甲。《汉书.卷一.高帝纪下》:「被坚执锐,自帅士卒。」名词 军力强劲之处。《晋书.卷一零零.陈敏传》:「攻坚陷嶮,三十余战,师徒无亏,勍敌自灭。」名词 核心、主干。【组词】:「青年是社会的中坚。」名词 姓。如汉代有坚镡。

解释:救读音:jiù。动词 制止、阻止。【组词】:「救火」。《管子.立政》:「山泽救于火,草木植成,国之富也。」动词 援助、使脱离困难或危急。【组词】:「拯救」、「援救」、「营救」。《诗经.邶风.谷风》:「凡民有丧,匍匐救之。」动词 治疗。【组词】:「急救」、「无药可救」。《吕氏春秋.孟夏纪.劝学》:「是救病而饮之以堇也。」

解释:階读音:jiē。名词 用砖、石等砌成的梯形建筑物。【组词】:「台阶」、「石阶」。唐.杜甫〈蜀相〉诗:「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唐.白居易〈长恨歌〉:「西宫南苑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扫。」名词 比喻能藉以得到更高名位的事物。【组词】:「进身之阶」。名词 等级。【组词】:「官阶」、「军阶」。明.余继登《典故纪闻.卷四》:「凡及两考,而事迹显着者,皆得加授阶。」名词 途径、缘由、凭借。《易经.系辞上》:「乱之所生也,则言语以为阶。」《抱朴子.外篇.尚博》:「近弭祸乱之阶,远垂长世之祉。」

解释:笮读音:zé。名词 竹编的箭袋。《广韵.入声.陌韵》:「笮,矢箙。」《仪礼.既夕礼》:「役器:甲胄干笮。」汉.郑玄.注:「笮,矢箙。」名词 屋顶上承瓦的竹板。《广韵.入声.陌韵》:「笮,又屋上版。」名词 姓。如汉代有笮融。动词 压迫、逼迫。汉.应劭《风俗通义.卷一.六国》:「燕外迫蛮、陌,内笮齐、晋。」《三国志.卷五二.吴书.诸葛谨传》:「以操笮其头,畏操威严,故竭心尽意,不敢为非耳。」形容词 狭窄、狭隘。汉.曹丕〈陌上桑〉诗:「侧足独窘步,路局笮。」其他字义笮读音:zhà。名词 压酒的器具。同「醡」。《广韵.去声.禡韵》:「笮,笮酒器也。」动词 压、榨。《后汉书.卷一九.耿恭传》:「吏士渴乏,笮马粪汁而饮之。」

解释:啬读音:sè。形容词 俭省。【组词】:「吝啬」、「悭啬」。《管子.五辅》:「纤啬省用,以备饥馑。」名词 耕作的事。通「穑」。《汉书.卷一零.成帝纪》:「服田力啬,乃亦有秋。」

解释:萨读音:sà。名词 参见「菩萨」条。名词 姓。如明代有萨琦。

解释:绻读音:quǎn。参见「缱绻」条。

解释:躯读音:qū。名词 身体。《说文解字.身部》:「躯,体也。」【组词】:「身躯」、「堂堂七尺之躯」。《荀子.劝学》:「小人之学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间则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名词 引申为生命。【组词】:「为国捐躯」。

解释:蛆读音:qū。名词 蝇类的幼虫。身体柔软,色白而长。多生活于不洁净的地方,以粪土等有机物为食。名词 比喻谗言恶语。《红楼梦.第五七回》:「你这几天还不乏,趁这会子不歇一歇,还嚼什么蛆。」名词 酒面的浮沫。宋.欧阳修〈招许主客〉诗:「楼头破监看将满,瓮面浮蛆拨已香。」其他字义蛆读音:jū。参见「蝍蛆」条。

解释:區读音:qū。动词 分别。【组词】:「区别」、「区划」、「区隔」。《论语.子张》:「譬诸草木,区以别矣。」名词 地域、一定的范围。【组词】:「工业区」、「风景区」、「住宅区」。名词 行政区划的地方自治单位。【组词】:「信义区」、「旗津区」。名词 小屋。《汉书.卷六七.胡建传》:「时监军御史为奸,穿北军垒垣以为贾区。」唐.颜师古.注:「区者,小室之名。」其他字义區读音:ōu。名词 量词。古代计算容量的单位。相当于一斗六升。《集韵.平声.侯韵》:「区,量名,四豆为区。」《左传.昭公三年》:「齐旧四量:豆、区、釜、锺。」晋.杜预.注:「四豆为区,区,斗六升。」名词 姓。如汉代有区博。动词 隐匿。《左传.昭公七年》:「吾先君文王作仆区之法。」孔颖达.正义引服虔云:「仆,隐也;区,匿也。」其他字义區读音:gōu。形容词 弯曲的。通「句」。《礼记.乐记》:「然后草木茂,区萌达。」唐.孔颖达.正义:「屈生曰区者,谓钩曲而生出,菽豆是也。」

解释:赇读音:qiú。名词 贿赂。用来买通别人的财物。《史记.卷一二六.滑稽传.优孟传》:「身死家室富,又恐受赇枉法。」动词 行贿或受贿。《明史.卷二零二.胡松传》:「伊王欲拓其洛阳府第,计直十万金,以十二赇严嵩,期必得。」

解释:球读音:qiú。名词 美玉。《说文解字.玉部》:「球,玉也。」《书经.禹贡》:「厥贡惟球、琳、琅玕浮于积石,至于龙门西河,会于渭汭。」名词 玉制的打击乐器。《书经.益稷》:「戛击鸣球,抟拊琴瑟以咏。」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原道》:「泉石激韵,和若球鍠。」名词 数学上指以半圆的直径为轴,使半圆旋转一周而成,且由中心至表面各点距离皆相等的立体。【组词】:「球体」。名词 球形或似球形的物体。【组词】:「地球」、「彩球」、「煤球」、「红血球」。名词 球类运动中所用的主要器材。【组词】:「篮球」、「棒球」、「乒乓球」、「橄榄球」。名词 量词。计算球状物的单位。【组词】:「两球毛线」、「两球冰淇淋」。

解释:蚯读音:qiū。参见「蚯蚓」条。

解释:筇读音:qióng。名词 一种竹子。实心节高,适于作拐杖。《广韵.平声.锺韵》:「筇,竹名。可为杖,张骞至大宛得之。」名词 竹杖。因筇竹可为杖,故称杖为「筇」。唐.韩偓〈江岸闲步〉诗:「一手携书一杖筇,出门何处觅情通。」《西游记.第一四回》:「那里面有一老者,扶筇而出。」

解释:检读音:jiǎn。名词 书函、书签。《说文解字.木部》:「检,书署也。」清.段玉裁.注:「书署,谓表署书函也。」唐.陆龟蒙〈和袭美江南道中怀茅山广文南阳博士三首次韵〉之一:「自拂烟霞安笔格,独开封检试砂床。」名词 法度。《文选.曹丕.典论论文》:「譬诸音乐,曲度虽均,节奏同检。」名词 品行、节操。《三国志.卷四一.蜀书.向朗传》:「朗少时虽涉猎文学,然不治素检。」名词 姓。如汉代有检其明。动词 查验。【组词】:「检查」、「检验」。《汉书.卷二四.食货志下》:「均官有以考检厥实。」动词 约束、节制。【组词】:「行为不检」。《孟子.梁惠王上》:「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动词 揭发。【组词】:「检举」。

解释:菢读音:bào。动词 禽鸟孵卵。唐.韩愈〈荐士〉诗:「鹤翎不天生,变化在啄菢。」明.徐光启《农政全书.卷四一.牧养.六畜》:「养鸡不菢法:母鸡下卵时,日逐食内夹以麻子喂之,则常生卵不菢。」

解释:骑读音:qí。动词 跨坐在动物或其他物体的上面。【组词】:「骑马」、「骑车」、「骑虎难下」。《史记.卷七.项羽本纪》:「项王乃上马骑。」唐.李贺〈苦画短〉诗:「谁似任公子,云中骑碧驴。」动词 兼跨两处。【组词】:「骑缝章」。宋.陆游〈村社祷晴有应〉诗:「爽气收回骑月雨,快风散尽满天云。」其他字义骑读音:qí。名词 乘坐的马。【组词】:「坐骑」。明.徐弘祖《徐霞客游记.卷一上.游天台山日记》:「取寒、明两岩道,由寺向西门觅骑。」名词 乘马作战的士卒。【组词】:「铁骑」、「轻骑」。《史记.卷七.项羽本纪》:「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唐.高适〈燕歌行〉:「胡骑凭陵杂风雨。」名词 量词。计算人马的单位。唐.李白〈从军行〉:「突营射杀呼延将,独领残兵千骑归。」《三国演义.第四回》:「奉先可亲去拣一骑赐与孟德。」

解释:悻读音:xìng。形容词 参见「悻悻」条。形容词 任性、固执。唐.柳宗元〈东明张先生墓志〉:「荡莽狠悻,道之非耶?」宋.苏轼〈次韵答章传道见赠〉诗:「仄闻长者言,悻直非养寿。」

解释:啸读音:xiào。动词 撮口吹出声音、或发出高昂悠长的声响。《诗经.召南.江有汜》:「之子归,不我过。不我过,其啸也歌。」唐.王维〈竹里馆〉诗:「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动词 鸟类野兽长声鸣叫。【组词】:「虎啸」、「猿啸」。唐.柳宗元〈憎王孙文.序〉:「既熟,啸呼群萃,然后食衎衎焉。」宋.陆游〈春夜读书感怀〉诗:「荒林枭独啸,野水鹅群鸣。」动词 呼唤、号召。【组词】:「啸聚」。南朝齐.陆厥〈奉答内兄希叔〉诗五首之二:「凫鹄啸俦侣,荷芰始参差。」《新唐书.卷二一五.突厥传上》:「伏念败,乃啸亡散,保总 材山,又治黑沙城。」名词 人为或自然所发出高亢宏大的声响。【组词】:「风啸」。

解释:悬读音:xuán。动词 挂、系。【组词】:「悬壶济世」。《后汉书.卷八二.方术传下.费长房传》:「又卧于空室,以朽索悬万斤石于心上。」宋.张耒〈海州道中〉诗二首之二:「逃屋无人草满家,累累秋蔓悬寒瓜。」动词 牵挂、挂念。【组词】:「悬念」、「悬思」。唐.李白〈闻丹丘子于城北营石门幽居〉诗:「心悬万里外,影滞两乡隔。」《红楼梦.第二七回》:「你昨儿可告了我不曾?教我悬了一夜的心。」动词 公示、公布。【组词】:「悬赏」。《孙子.九地》:「施无法之赏,悬无政之令。」形容词 高挂的。【组词】:「悬泉」、「悬瀑」。形容词 差别大、距离远。【组词】:「悬殊」。形容词 久延不决的。【组词】:「悬案」。《韩非子.亡徵》:「藏怒而弗发,悬罪而弗诛,使臣阴憎而愈忧惧。」副词 凭空、无依据。【组词】:「悬想」。唐.柳宗元〈复杜温夫书〉:「吾性騃滞,多所未甚谕,安敢悬断是且非耶?」

解释:萧读音:xiāo。名词 一种香草。即艾蒿。《说文解字.艹部》:「萧,艾蒿也。」《诗经.王风.采葛》:「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孔颖达正义引陆机曰:「今人所谓荻蒿者是也。」名词 姓。如南朝梁有萧统。形容词 寂寥、冷清。【组词】:「萧索」、「萧瑟」、「景气萧条」。晋.刘伶〈北芒客舍诗〉:「蚊蚋归丰草,枯叶散萧林。」形容词 庄严、恭谨。通「肃」。《论语.季氏》:「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 。」何晏集解引郑玄曰:「萧之言肃也,墙谓屏也,君臣相见之礼,至屏而加肃敬焉,是以谓之萧墙。」

解释:梟读音:xiāo。名词 鸟纲鸱鴞科鸟类的总称。《说文解字.木部》:「枭,不孝鸟也。」明.张自烈《正字通.木部》:「枭,鸟生炎州,母妪子百日,羽翼长,从母索食,食母而飞。关西名流离。又土枭,鹰身猫面,穴土而居。」名词 魁首。《淮南子.原道》:「为天下枭。」汉.王充《论衡.别通》:「东成令董仲绶,知为儒枭,海内称通。」名词 违法犯禁以图暴利的人。【组词】:「私枭」、「毒枭」。名词 山颠。《管子.地员》:「其山之枭,多桔符榆。」动词 斩首悬头于木上。【组词】:「枭首示众」。《史记.卷八.高祖本纪》:「枭故塞王欣头栎阳市。」汉.曹操〈让县自明本志令〉:「幸而破绍,枭其二子。」动词 斩除、消灭。《三国志.卷三二.蜀书.先主备传》:「寇贼不枭,国难未已。」形容词 骁勇雄健。【组词】:「枭雄」。《汉书.卷一.高帝纪上》:「北貉、燕人来,致枭骑助汉。」

解释:厢读音:xiāng。名词 正屋两侧的房间。【组词】:「厢房」、「厢屋」。《乐府诗集.卷三四.相和歌辞九.古辞.相逢行》:「音声何噰噰,鹤鸣东西厢。」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二折》:「月暗西厢,凤去秦楼。」名词 靠近城市的地区。【组词】:「城厢」、「关厢」。《水浒传.第一零三回》:「城中坊厢里正,逐一排门搜捉凶人王庆。」名词 边、旁、方面。多用于旧小说、戏曲。【组词】:「这厢有礼」、「一厢情愿」。明.汤显祖《南柯记.第四二出》:「怕不是我身厢有什么缠魂不定?」名词 戏院等娱乐场所里另外隔间的特别座位。【组词】:「包厢」。名词 箱箧。通「箱」。【组词】:「车厢」。《水浒传.第一零三回》:「相公需教把火来放在弓厢里,不住的焙,方好。」

解释:菘读音:sōng。名词 植物名。十字花科芸薹属,二年生草本。变种极多,形似油菜,叶片较大,呈倒卵形,波状缘边,春日开黄花。通称为「白菜」。

解释:羟读音:qiǎng。名词 一种由氢、氧原子组成的原子团。参见「羟基」条。其他字义羟读音:kēng。名词 一种羊。《说文解字.羊部》:「羊名也,从羊巠声。」

解释:強读音:qiáng。形容词 健壮、盛大、有力。【组词】:「强壮」、「身强力壮」。唐.柳宗元〈愈膏肓疾赋〉:「外强中乾,精气内伤 。」形容词 刚毅、坚毅。【组词】:「顽强」。《孟子.告子下》:「乐正子强乎?」《韩非子.孤愤》:「能法之士,必强毅而劲直。」形容词 坚硬。汉.王充《论衡.状留》:「后彼春荣之木,其材强劲,车以为轴。」形容词 横暴。【组词】:「强盗」。《红楼梦.第一一二回》:「和众强徒打了照面,各自分头奔南海而去。」形容词 胜、优越。宋.张先〈菩萨蛮.牡丹含露真珠颗〉词:「含笑问檀郎,花强妾貌强?」形容词 有余、略多。南朝梁.无名氏〈木兰诗〉二首之一:「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名词 具有威权势力的人或团体。【组词】:「列强」、「豪强」。名词 姓。如清代有强行健。动词 加强。【组词】:「强身」、「自强不息」。其他字义強读音:qiǎng。动词 迫使、使用强力。【组词】:「勉强」、「强迫」、「强人所难」、「强词夺理」。《孟子.离娄上》:「是由恶醉而强酒。」《儒林外史.第二九回》:「这原是他情愿的事,又没有那个强他。」副词 竭力、勉力。《孟子.梁惠王下》:「君如彼何哉?强为善而已矣。」其他字义強读音:jiàng。形容词 坚韧、不柔和。《淮南子.主术》:「木强而斧伐之。」《汉书.卷四二.张苍等传.赞曰》:「周昌,木强人也。」形容词 僵硬。《儒林外史.第一一回》:「一连吃了四五剂,口不歪了,只是舌根还有些强。」形容词 固执、任性、不顺从。【组词】:「倔强」、「强脾气」。

解释:掮读音:qián。动词 用肩扛东西。《儒林外史.第一四回》:「掮着一把伞,手里拿着一个衣包。」

解释:乾读音:qián。名词 《易经》卦名:(1)八卦之一。卦形是?,代表天、阳等之义。(2)六十四卦之一。乾(?)下乾(?)上。象徵君子应自强不息,努力永不懈怠之义。名词 姓。如唐代有乾彦思。形容词 阳刚的、男性的。【组词】:「乾造」、「乾宅」。《易经.系辞上》:「乾道成男,坤道成女。」其他字义乾读音:gān。形容词 没有水分或缺乏水分的。与「湿」相对。【组词】:「乾柴」、「乾毛巾」。形容词 枯竭。【组词】:「外强中乾」。形容词 声音清脆响亮。唐.岑参〈虢州西亭陪端公宴集〉诗:「开瓶酒色嫩,踏地叶声乾。」形容词 结拜认来的亲属关系。【组词】:「乾妈」、「乾爹」。名词 经脱水加工制成的乾燥食品。【组词】:「饼乾」、「牛肉乾」、「咸菜乾」。动词 变乾燥。【组词】:「油漆未乾」。动词 竭尽、乾涸。【组词】:「乾杯」。《山海经.北山经》:「教水出焉,西流注于河,是水冬乾而夏流。」动词 怠慢、置之不理。《儿女英雄传.第三零回》:「从今日起,且乾着他,不理他,他两个自然该有些着慌。」副词 没有剩余。【组词】:「他把人家的积蓄都榨乾了。」副词 徒然、白白的。【组词】:「乾等」、「乾瞪眼」。《红楼梦.第一二回》:「热锅上蚂蚁一般,只是乾转。」副词 表面的、形式的。【组词】:「乾笑」。《水浒传.第二五回》:「当下那妇人乾号了半夜。」

解释:掐读音:qiā。动词 以手指或指甲用力一夹。【组词】:「赶快掐他人中。」、「她掐人可痛的呢!」动词 以指甲截断。【组词】:「他从花园中掐了一朵玫瑰花。」动词 用虎口用力卡住。【组词】:「掐脖子!」、「掐住他的手腕!」元.曾瑞《留鞋记.第四折》:「休拗折并头莲,莫掐杀双飞燕。」动词 用拇指点其余四指以计算或思考。【组词】:「掐指一算」。动词 箝制、把持。【组词】:「这些可怜雏妓的命运被黑社会给掐住了。」

解释:绮读音:qǐ。名词 织有倾斜花纹的丝织品。《说文解字.糸部》:「绮,文缯也。」清.段玉裁.注:「谓缯之有文者也。」《文选.古诗十九首.客从远方来》:「客从远方来,遗我一端绮。」唐.白居易〈与元九书〉:「然则余霞散成绮,澄江净如练。」名词 姓。如汉代有绮里季。形容词 华丽、美丽。【组词】:「绮丽」、「绮室」。《文选.江淹.杂体诗.魏文帝》:「高文一何绮?小儒安足为?」唐.王维〈杂诗〉三首之二:「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

解释:骐读音:qí。名词 青黑色的马。《说文解字.马部》:「骐,马青骊文如綦也。」《诗经.鲁颂.駉》:「有騂有骐,以车伾伾。」《文选.左思.吴都赋》:「六军袀服,四骐龙骧。」名词 姓。如春秋时楚国有骐瘠夫,汉代有骐殷。

解释:萁读音:qí。名词 豆茎。《汉书.卷六六.杨敞传》:「田彼南山,芜秽不治;种一顷豆,落而为萁。」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萁在釜下然,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其他字义萁读音:jī。名词 一种草。似荻而细。《汉书.卷二七.五行志下之上》:「弧萁服,实亡周国。」唐.颜师古.注:「服,盛箭者,即今之步叉也。萁,草,似荻而细,织之为服也。」

解释:萌读音:méng。名词 草木初生的芽。《说文解字.艹部》:「萌,艹芽也。」唐.韩愈、刘师服、侯喜、轩辕弥明 〈石鼎联句〉:「秋瓜未落蒂,冻芋强抽萌。」名词 事物发生的开端或徵兆。《韩非子.说林上》:「圣人见微以知萌,见端以知末。」汉.蔡邕〈对诏问灾异八事〉:「以杜渐防萌,则其救也。」名词 人民。通「氓」。【组词】:「萌黎」、「萌隶」。名词 姓。如五代时蜀有萌虑。动词 发芽。【组词】:「萌芽」。《楚辞.王逸.九思.伤时》:「明风习习兮龢暖,百草萌兮华荣。」动词 发生。【组词】:「故态复萌」。《管子.牧民》:「惟有道者,能备患于未形也,故祸不萌 。」《三国演义.第一回》:「若萌异心,必获恶报。」

解释:旎读音:nǐ。参见「旎旎」、「旖旎」等条。

解释:笙读音:shēng。名词 乐器名。一种簧管乐器。用十三至十七根装有簧片的竹管和一根吹气管,装在一个锅形的底座上制成。演奏时以口接于吹管,分别以指按簧管,吹之发声。名词 古代东方之乐。《周礼.春官.眡了》:「凡乐事,播鞀,击颂磬、笙磬。」汉.郑玄.注:「东方曰笙。笙,生也。在西方曰颂。」清.孙诒让.正义:「东方之乐,与乐器之笙物异,而取义于生则同也。」名词 竹簟。汉.扬雄《方言.卷五》:「簟,宋、魏之间谓之笙。」《文选.左思.吴都赋》:「桃笙象簟,盛于筒中。」李善注引刘逵曰:「桃笙,桃枝簟也,吴人谓簟为笙。」

解释:械读音:xiè。名词 镣铐、枷等刑具。《汉书.卷六六.公孙贺传》:「南山之竹不足受我辞,斜谷之木不足为我械。」《新唐书.卷二零九.酷吏传.来俊臣传》:「凡囚至,先布械于前示囚,莫不震惧,皆自诬服。」名词 兵器、武器。【组词】:「军械」、「缴械」。《墨子.公输》:「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红楼梦.第一零二回》:「起先晚上不敢行走,以致鸟兽逼人,甚至日里也是约伴持械而行。」名词 器物、用具的总称。【组词】:「器械」、「机械」。《庄子.天地》:「有械于此,一日浸百畦,用力甚寡,而见功多,夫子不欲乎?」其他字义械读音:jiè。上述[一]的另一种读音。

解释:棂读音:líng。名词 长木。《玉篇.木部》:「棂,长木也。」名词 门或窗槛、栏杆上雕花的方格子。同「棂」。元.熊忠《古今韵会举要.平声.青韵》:「棂,通作棂。」唐.常衮〈贞懿皇后哀册文〉:「辂升玉缀,轩珠棂。」

解释:

解释:敛读音:liàn。动词 聚集、收集。【组词】:「敛财」。唐.王勃〈饯韦兵曹〉诗:「川霁浮烟敛,山明落照移。」《聊斋志异.卷一一.竹青》:「讯知其由,敛赀送归。」动词 约束、节制。【组词】:「收敛」、「敛容」。《汉书.卷七六.张敞传》:「此言尊贵所以自敛制,不从恣之义也。」《红楼梦.第九七回》:「宝玉见了父亲,神志略敛些,片时清楚,也没什么大差。」动词 退缩。参见「敛手」、「敛足」等条。动词 为死者更衣入棺。通「殓」。【组词】:「殡敛」。宋.钱公辅〈义田记〉:「殁之日,身无以为敛,子无以为丧。」名词 赋税。《孟子.尽心上》:「易其田畴,薄其税敛。」《资治通监.卷二五二.唐纪六十八.僖宗乾符二年》:「民之困于重敛者争归之,数月之间,众至数万。」名词 姓。如五代时有敛宪。

解释:盔读音:kuī。名词 用来保护头部,使免于受伤的帽子。通常用金属或塑胶制成。【组词】:「头盔」。《三国演义.第三零回》:「三通鼓罢,袁绍金盔金甲,锦袍玉带,立马阵前。」名词 钵、盆子一类的器皿。【组词】:「瓦盔」、「陶盔」。

解释:眶读音:kuāng。名词 眼窝、眼睛的四周。【组词】:「眼眶」、「热泪盈眶」、「夺眶而出」。《列子.仲尼》:「矢注眸子而眶不睫。」

解释:皲读音:jūn。动词 皮肤因受冻或过分乾燥而裂开。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解释:寇读音:kòu。名词 盗匪,或指外来的入侵者。【组词】:「贼寇」、「草寇」、「敌寇」、「流寇」、「倭寇」、「穷寇莫追」。唐.杜甫〈登楼〉诗:「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明.侯方域〈宁南侯传〉:「是时秦寇入豫,良玉当往剿,见司徒公。」名词 姓。如北魏有寇谦之,宋代有寇准。动词 侵犯、掠夺。【组词】:「入寇」、「寇边」。《书经.费誓》:「无敢寇攘,踰垣墙。」

解释:桷读音:jué。名词 方形的屋椽,即榱。《说文解字.木部》:「桷,榱也,椽方曰桷。」《汉书.卷九一.货殖传.序》:「及周室衰,礼法堕,诸侯刻桷丹楹,大夫山节藻梲。」

解释:掘读音:jué。动词 挖、穿凿。【组词】:「临渴掘井」。《史记.卷八.高祖本纪》:「项羽烧秦宫室,掘始皇帝冢。」

解释:菅读音:jiān。名词 植物名。禾本科菅属,多年生草本。茎叶丛生自宿根,叶细长而尖,多毛茸。由茎稍的叶腋着生总状花序,作圆锥排列。根短坚韧,可做刷帚。动词 比喻轻贱。【组词】:「草菅人命」。

解释:鄄读音:juàn。参见「鄄城」条。

解释:眷读音:juàn。动词 回头看。《说文解字.目部》:「眷,顾也。」清.段玉裁.注:「顾者,还视也;眷者,顾之深也。顾止于侧而已,眷则至于反。」《诗经.大雅.皇矣》:「乃眷西顾,此维与宅。」动词 思慕、留恋。【组词】:「眷恋」、「眷念」。《文选.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诗》:「仲连轻齐组,子牟眷魏阙。」动词 关心、照顾。《晋书.卷三七.宗室传.谯刚王逊传》:「蒙眷累世。」名词 家属、亲属。【组词】:「家眷」、「亲眷」、「携家带眷」。名词 尊称已婚的妇女。【组词】:「如花美眷」。元.朱德润〈咏外宅妇〉诗:「问是谁家好宅眷?聘来不识拜姑嫜。」

解释:笺读音:jiān。名词 经传的注释。《后汉书.卷七九.儒林传下.卫宏传》:「郑玄作毛诗笺。」名词 文体名。古代奏记之类,于上书或祝贺皇后、太子所用。《资治通监.卷一一七.隋纪一.文帝开皇九年》:「欲令蔡徵为叔宝作降笺,命乘骡车归己,事不果。」名词 写信或题字用的纸。南朝陈.徐陵〈玉台新咏序〉:「五色华笺,河北、胶东之纸。」名词 书信、信札。【组词】:「信笺」、「短笺」。

解释:距读音:jù。名词 公鸡、雄雉等脚上跖骨后上方突出像脚趾的部分,中有硬骨,外包角质,打斗时可做武器。《说文解字.足部》:「距,鸡距也。」三国魏.应瑒〈斗鸡〉诗:「双距解长绁,飞踊超敌伦。」名词 爪。《文选.张衡.东京赋》:「秦政利觜长距,终得擅场。」名词 相隔的长度。【组词】:「行距」、「间距」、「距离」。动词 相隔、相离。《列子.汤问》:「不知距齐州几千万里?」动词 至、到。《书经.益稷》:「予决九川,距四海。」《文选.阮籍.咏怀诗一七首之九》:「连轸距阡陌,子母相拘带。」动词 抗、违。通「拒」。《诗经.大雅.皇矣》:「密人不恭,敢距大邦,侵阮徂共。」《墨子.公输》:「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形容词 大。通「巨」。《淮南子.泛论》:「体大者节疏,跖距者举远。」《续汉书志.第七.祭祀志上》:「其下用距石十八枚,皆高三尺。」

解释:詎读音:jù。副词 岂、何,表示反问的语气。【组词】:「讵料」、「讵知」。晋.陶渊明〈读山海经〉诗一三首之一零:「徒设在昔心,良晨讵可待?」南朝陈.阴铿〈渡青草湖〉诗:「滔滔不可测,一苇讵能航?」副词 曾。《文选.陆机.叹逝赋》:「弥年时其讵几,夫何往而不残?」《文选.潘岳.悼亡诗三首之三》:「尔祭讵几时,朔望忽复尽。」副词 不料、哪知。《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零一回》:「讵接了回条,又是推辞。」连词 假若、如果。《国语.晋语六》:「讵非圣人,不有外患,必有内忧。」

解释:惧读音:jù。动词 畏、害怕。《论语.子罕》:「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孟子.滕文公下》:「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动词 恐吓。《老子.第七四章》:「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韩非子.八奸》:「示之以利势,惧之以患害。」

解释:据读音:jù。动词 倚靠。《诗经.邶风.柏舟》:「亦有兄弟,不可以据。」《战国策.燕策一》:「冯几据杖,眄视指使,则厮役之人至。」动词 占有、占守。【组词】:「割据」、「窃据」、「据为己有」。《史记.卷八一.廉颇蔺相如传》:「先据北山上者胜。」动词 按照、依照。【组词】:「据说如此」、「据理力争」、「据实相告」。动词 引证、援引。【组词】:「引经据典」。《新唐书.卷一三二.刘子玄传》:「子玄善持论,辩据明锐。」名词 凭证,可作为证明的事物。【组词】:「借据」、「收据」、「真凭实据」、「无凭无据」。《金史.卷五五.百官志一》:「中选者试官给据,以名报有司。」名词 姓。如明代有据成。

解释:戛读音:jiá。名词 武器名。戟、长矛。《说文解字.戈部》:「戛,戟也。」《文选.张衡.东京赋》:「立戈迤戛,农舆辂木。」名词 常礼、常法。《书经.康诰》:「不率大戛,矧惟外庶子训人。」唐.孔颖达.正义:「戛犹楷也,言为楷模之常,故戛为常也。」动词 敲击。《书经.益稷》:「戛击鸣球。」《聊斋志异.卷七.金和尚》:「腰弓矢相摩戛。」动词 践踏。唐.韩愈〈送惠师〉诗:「前年往罗浮,步戛南海漘。」状词 形容鸟鸣声。【组词】:「戛然长鸣」。宋.苏轼〈犍为王氏书楼〉诗:「山猿悲啸谷泉响,野鸟嘐戛岩花春。」

解释:掬读音:jú。动词 用两手捧取。【组词】:「掬泉」、「掬水而饮」。唐.段成式《酉阳杂俎.卷三.贝编》:「上令左右掬庭水嗅之,果有檀香气。」动词 情态显露于外,似可用手抓取。【组词】:「笑容可掬」、「真情可掬」。动词 噘、翘起。《西游记.第五四回》:「八戒采着马,掬着嘴,摆着耳朵。」

解释:厩读音:jiù。名词 马舍,养马的地方。《诗经.小雅.鸳鸯》:「乘马在厩,摧之秣之。」《史记.卷三三.鲁周公世家》:「家无衣帛之妾,厩无食粟之马。」

解释:袷读音:jiá。名词 双层无絮的衣物。唐.李商隐〈春雨〉诗:「怅卧新春白袷衣,白门寥落意多违。」宋.文同〈晚至村家〉诗:「旧裾飘风采桑去,白袷卷水秧稻归。」其他字义袷读音:jié。名词 古代交叉式的衣领。形制未甚明白,但近世出土的战国时期铜、木雕像及俑像中,有不少衣领作交叉而方折向下的形制,或即为「袷」。《礼记.曲礼下》:「天子视,不上于袷,不下于带。」《礼记.深衣》:「袂圜以应规,曲袷如矩以应方。」汉.郑玄.注:「袷,交领也,古者方领如今小儿衣领。」

解释:笳读音:jiā。名词 乐器名。即胡笳。似笛,本为胡人的吹奏乐器,后用于军中。《洛阳伽蓝记.卷四.法云寺》:「有田僧超者,善吹笳,能为壮士歌项羽吟。」宋.陆游〈夜游宫.雪晓清笳乱起〉词:「雪晓清笳乱起,梦游处不知何也?」

解释:脛读音:jìng。名词 从膝盖到脚跟的部分。俗称为「小腿」。

解释:婧读音:jìng。动词 竦立。《说文解字.女部》:「婧,竦立也。」形容词 纤弱的样子。明.张自烈《正字通.女部》:「婧,纤弱貌。」

解释:颈读音:jǐng。名词 头与躯干相连的部分。【组词】:「引颈而望」。《庄子.马蹄》:「夫马陆居则食草饮水,喜则交颈相靡,怒则分背相踶。」名词 器物瓶口下如人颈的部分。【组词】:「瓶颈」。《礼记.投壶》:「壶颈修七寸,腹修五寸。」其他字义颈读音:gěng。名词 脖子的后面部分。【组词】:「脖颈儿」。

解释:菁读音:jīng。名词 韭菜花。《说文解字.艹部》:「菁,韭华也。」名词 泛指花朵。《文选.宋玉.高唐赋》:「秋兰茝蕙,江离载菁。」名词 植物名。即芜菁。十字花科芸薹属,一年生或两年生草本。春季开黄色十字花,总状花序,叶抱茎而生,边缘有锯齿,根呈扁球形,可食。俗称为「大头菜」。

解释:惊读音:jīng。动词 马因突来的刺激而行动失常,不受控制。《说文解字.马部》:「惊,马骇也。」《史记.卷一零二.张释之传》:「有一人从桥下走出,乘舆马惊。」动词 害怕、恐惧。【组词】:「惊慌」、「惊怕」。《史记.卷九二.淮阴侯传》:「至拜大将,乃韩信也,一军皆惊。」动词 震动、震撼。【组词】:「惊天动地」、「打草惊蛇」。《汉书.卷六八.霍光传》:「显恐事败,即具以实语光,光大惊。」唐.杜甫〈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诗:「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动词 被触动、扰乱。【组词】:「惊扰」。晋.陶渊明〈咏荆轲诗〉:「商音更流涕,羽奏壮士惊。」唐.杜甫〈春望〉诗:「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解释:堇读音:jǐn。动词 涂抹。明.张自烈《正字通.土部》:「堇,涂也。」副词 少。通「仅」。《史记.卷一二九.货殖传》:「长沙出连、锡,然堇堇物之所有,取之不足以更费。」其他字义堇读音:jìn。上述[一]的另一种读音。

解释:婕读音:jié。参见「婕妤」条。

解释:悸读音:jì。动词 因害怕而心跳加快。【组词】:「惊悸」、「惶悸」、「心悸」。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诗:「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

解释:脚读音:jiǎo。名词 人或动物的腿,支撑身体接触地面的部分。【组词】:「赤脚」、「跺脚」、「手脚灵活」。名词 物体的基部、下端。【组词】:「墙脚」、「桌脚」、「山脚」。名词 参见「角色」、「脚本」等条。名词 量词。计算用脚踢、踹、踩等动作的单位。【组词】:「连踢三脚」、「踹了两脚」、「踩了一脚」。其他字义脚读音:jué。[一]之读音。

解释:矫读音:jiǎo。动词 把弯曲的物体弄成直的。《荀子.性恶》:「故枸木必将待檃栝烝矫然后直。」《汉书.卷六四.严安传》:「今天下锻甲摩剑,矫箭控弦。」动词 纠正、匡正。【组词】:「痛矫前非」。《汉书.卷一零.成帝纪》:「民弥惰怠,乡本者少,趋末者众,将何以矫之?」动词 高举。通「挢」。《文选.陶渊明.归去来辞》:「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唐.王维〈山中与裴秀才迪书〉:「轻鯈出水,白鸥矫翼。」动词 诈称、假托。【组词】:「矫命」、「矫敕」。《史记.卷七.项羽本纪》:「矫陈王命,拜梁为楚王上柱国。」动词 违背、违逆。《韩非子.问辩》:「官府有法,民以私行矫之。」《淮南子.俶真》:「贤人之所以矫世俗者,圣人未尝观焉。」形容词 强健。《礼记.中庸》:「君子和而不流,强哉矫。」名词 姓。如汉代有矫望。

解释:皎读音:jiǎo。形容词 洁白明亮。【组词】:「皎洁」。宋.周邦彦〈蝶恋花.月皎惊乌〉词:「月皎惊乌栖不定,更漏将残,轣辘牵金井。」《西游记.第四八回》:「眼如晚出明星皎,牙似重排锯齿分。」形容词 清楚、明白。汉.王逸〈离骚章句序〉:「其词温而雅,其义皎而朗。」名词 姓。如五代时南汉有皎公羡。

解释:寄读音:jì。动词 暂时的托身。《文选.曹丕.燕歌行》:「慊慊思归恋故乡,何为淹留寄佗方?」《聊斋志异.卷三.连琐》:「何居里,久寄此间?」动词 托付、依附。【组词】:「寄托」。《论语.泰伯》:「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动词 传达言语、书信、心意等。今多指透过邮递传送。【组词】:「寄信」、「寄邮包」、「寄语白云」。唐.杜甫〈月夜忆舍弟〉诗:「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元.姚燧〈寄征衣.欲寄君衣君不还〉曲:「欲寄君衣君不还,不寄君衣君又寒。」副词 暂时依附的。【组词】:「寄居」、「寄宿」、「寄食」。副词 临时委托的。【组词】:「寄存」、「寄卖」。形容词 非亲生关系的。【组词】:「寄父」、「寄母」、「寄子」、「寄女」。

解释:偈读音:jié。形容词 疾驰。《广雅.释诂》:「偈,疾也。」《诗经.桧风.匪风》:「匪风发兮,匪车偈兮。」《文选.宋玉.高唐赋》:「偈兮若驾驷马,建羽旗。」形容词 勇武。《广韵.入声.薛韵》:「偈,武也。」汉.扬雄《太玄经.卷六.?》:「辅其折,廅其缺,其人晖且偈。」其他字义偈读音:jì。名词 佛教文学的诗歌,无韵。音译相当于梵语gāthā的原文,义译为颂。每偈由四句构成。《五灯会元.卷一.五祖弘忍大满禅师》:「卢自秉烛,请别驾张日用于秀偈之侧,写一偈曰:『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解释:掎读音:jǐ。动词 从后或从旁拉住。《说文解字.手部》:「掎,偏引也。」《汉书.卷一零零.叙传上》:「昔秦失其鹿,刘季逐而掎之。」动词 牵制。《文选.陈琳.为袁绍檄豫州》:「大军泛黄河而角其前,荆州下宛叶而掎其后 。」《北史.卷九.周太祖文帝本纪》:「贼掎吾三面,又造桥,示欲必度。」动词 抓住、掌握住。《荀子.议兵》:「掎契司诈,权谋倾覆,未免盗兵也。」宋.孙光宪《北梦琐言.卷一》:「掎其小瑕,忘其大美。」

解释:谏读音:jiàn。动词 用言语或行动劝告别人改正错误。【组词】:「劝谏」、「规谏」。《孟子.万章下》:「君有大过则谏。」《新唐书.卷九七.魏徵传》:「臣以事有不可,故谏。」动词 纠正、更改。《论语.八佾》:「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文选.陶渊明.归去来辞》:「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名词 姓。如汉代有谏忠。

解释:趼读音:jiǎn。名词 手足因过度摩擦所生的厚皮。《庄子.天道》:「百舍重趼,而不敢息。」唐.陆德明《经典释文.卷二七.庄子音义中》:「趼,胝也。」其他字义趼读音:yán。形容词 兽蹄平正。《尔雅.释畜》:「騉蹄趼,善陞甗。」宋.邢昺.疏:「趼,平也,谓蹄平正。」

解释:谎读音:huǎng。名词 假话,不实在的话。【组词】:「说谎」、「撒谎」、「圆谎」、「漫天大谎」。形容词 虚假不实的。【组词】:「谎言」、「谎话」。《镜花缘.第九九回》:「厨子最爱开谎帐,全要替他核对明白。」动词 欺骗、哄骗。元.无名氏《蓝采和.第一折》:「你做场作戏,也则是谎人钱哩!」明.汤显祖《牡丹亭.第三三出》:「便是杜老爷去后,谎了一府州县士民人等许多分子,起了个生祠。」

解释:隍读音:huáng。名词 围绕在城墙外没有水的壕沟。《易经.泰卦.上六》:「城复于隍,勿用师,自邑告命贞吝。」《文选.班固.两都赋序》:「京师修宫室,浚城隍,起苑囿,以备制度。」李善注引《说文》曰:「城池无水曰隍。」

解释:萑读音:huán。名词 一种荻类植物。《诗经.豳风.七月》:「七月流火,八月萑苇。」

解释:掼读音:guàn。动词 摔、扔。《水浒传.第二六回》:「把那妇人头望西门庆脸上掼将来。」《西游记.第三一回》:「只见行者提着两孩子,站在那高崖之上,意欲往下掼。」

解释:馆读音:guǎn。名词 供宾客住宿的地方。【组词】:「旅馆」、「宾馆」。名词 房舍、住所。【组词】:「公馆」、「别馆」、「行馆」。《文选.潘岳.怀旧赋》:「今九载而一来,空馆閴其无人。」名词 供人进行文化活动的公共场所。【组词】:「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名词 供客人饮食娱乐或从事某些工作的场所、商店。【组词】:「餐馆」、「酒馆」、「茶馆」、「照相馆」。名词 官署。【组词】:「大使馆」、「领事馆」。名词 旧时授徒教学的场所。【组词】:「蒙馆」。《醒世恒言.卷七.钱秀才错占凤凰俦》:「钱青虽知不是同调,却也藉他馆地,为读书之资,每事左凑着他。」动词 安顿、接待。《左传.僖公五年》:「冬,十二月,丙子朔,晋灭虢,虢公丑奔京师,师还,馆于虞。」唐.韩愈〈柳州罗池庙碑〉:「其夕,梦翼而告之曰:『馆我于罗池。』」

解释:梏读音:gù。名词 一种古代的刑具。套在人犯的手上限制其行动。《说文解字.木部》:「梏,手械也。」【组词】:「桎梏」。清.徐珂《清稗类钞.武略类.转庵和尚说韩大任就抚》:「置之狱,乃夜毁梏踰垣出,亡走滇南。」动词 套上、铐住、拘禁。《左传.襄公六年》:「子荡怒,以弓梏华弱于朝。」晋.杜预.注:「张弓以贯其颈,若械之在手,故曰梏。」

解释:蛊读音:gǔ。名词 毒害人的小虫。《新唐书.卷二零四.方技传.甄权传》:「腹有蛊,误食发而然。」名词 以符咒等诅咒、害人的邪术。《汉书.卷四五.江充传》:「是时,上春秋高,疑左右皆为蛊祝诅,有与亡,莫敢讼其冤者。」名词 《易经》卦名。六十四卦之一。巽(?)下艮(?)上。象上下不交之象。动词 迷惑。【组词】:「蛊惑人心」。《左传.庄公二十八年》:「楚令尹子元欲蛊文夫人,为馆于其宫侧而振万焉」。《墨子.非儒下》:「孔某盛容修饰以蛊世,弦歌鼓舞以聚徒。」

解释:菰读音:gū。名词 植物名。禾本科菰属,多年生草本。茎细长而尖,扁平,高一公尺余。叶丛生,呈 狭长形。嫩茎可供食用,俗称为「茭白笋」。果实称为「雕胡米」,可供煮食。名词 大陆江南地区称菌类植物为「菰」。同「菇」。

解释:蛄读音:gū。参见「蝼蛄」、「蟪蛄」等条。

解释:菇读音:gū。名词 菌类。【组词】:「香菇」、「草菇」、「蘑菇」。

解释:笱读音:gǒu。名词 竹制的捕鱼器具。《说文解字.句部》:「笱,曲竹捕鱼笱也。」《诗经.邶风.谷风》:「毋逝我梁,毋发我笱。」

解释:龚读音:gōng。动词 供给。通「供」。《说文解字.共部》:「龚,给也。」唐.柳宗元〈武冈铭〉:「奉职输赋,进比华人,无敢不龚。」副词 恭敬。通「恭」。《文选.范晔.宦者传论》:「虽袁绍龚行,芟夷无余,然以暴易乱,亦何云及。」名词 姓。如晋代有龚坚。

解释:笾读音:biān。名词 古代祭祀或宴会上用来盛果实、肉乾等的竹编器具。《说文解字.竹部》:「笾,竹豆也。」清.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先部》:「豆盛湿物,笾盛乾物,豆重而笾轻。」《周礼.天官.笾人》:「笾人掌四笾之实。」汉.郑玄.注:「笾,竹器如豆者,其容实皆四升。」《国语.周语中》:「品其百笾,修其簠簋。」

解释:圈读音:quān。名词 外圆中空的东西或形状。【组词】:「项圈」、「花圈」。名词 指特定的行业范畴。【组词】:「电影圈」、「圈内人」。名词 量词。计算环绕次数的单位。【组词】:「三圈铁丝」、「绕场一圈」。动词 把四周包围、环绕起来。【组词】:「把这块地圈起来。」动词 画圈作记号。【组词】:「圈点」、「圈选」。其他字义圈读音:quàn。参见「圈儿」、「圈子」等条。其他字义圈读音:juān。动词 收管、关住。【组词】:「把鸡鸭圈住。」《晋书.卷四六.刘颂传》:「魏氏承之,圈闭亲戚,幽囚子弟,是以神器速倾,天命移在陛下。」其他字义圈读音:juàn。名词 饲养兽畜的地方。【组词】:「猪圈」、「牛圈」。《汉书.卷五零.张释之传》:「从行,上登虎圈。」唐.颜师古.注:「圈,养兽之所也。」名词 姓。如汉代有圈称。

解释:舸读音:gě。名词 大船。唐.王勃〈滕王阁序〉:「舸舰弥津,青雀黄龙之轴。」宋.欧阳修〈采桑子.春深雨过西湖好〉词:「兰桡画舸悠悠去,疑是神仙。」

解释:頃读音:qīng。形容词 斜、侧。通「倾」。《汉书.卷六四下.王襃传》:「不单顷耳而听已聪。」其他字义頃读音:qǐng。名词 量词。计算面积的单位。公制一顷等于一百亩。也称为「公顷」。名词 过去的时间。唐.杜甫〈奉赠李八丈判官〉诗:「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形容词 近。【组词】:「顷年以来」。副词 短时间。【组词】:「顷刻」、「少顷」、「有顷」、「俄顷」。副词 刚才。【组词】:「顷闻佳音」、「顷接来书」。副词 左右,指大约的时间。【组词】:「1931年顷」。

解释:鸽读音:gē。名词 动物名。鸟纲鸠鸽目鸠鸽科。与鸠同类,记忆力极强,飞翔迅速,经训谏可用以传书信。

解释:紺读音:gàn。形容词 微红带深青的。《说文解字.糸部》:「绀,帛深青而扬赤色也。」《文选.祢衡.鹦鹉赋》:「绀趾丹觜,绿衣翠衿。」

解释:盖读音:gài。名词 茅草。《说文解字.艹部》:「盖,苫也。」《左传.襄公十四年》:「乃祖吾离被苫盖,蒙荆棘,以来归我先君。」名词 有覆盖功能的东西。【组词】:「锅盖」、「铺盖」、「冠盖相望」。《孔子家语.卷二.致思》:「孔子将行,雨而无盖。」动词 覆盖、遮蔽。【组词】:「盖被子」。《淮南子.说林》:「日月欲明,而浮云盖之。」动词 加上去、加在上面。【组词】:「盖章」、「盖手印」、「盖邮戳」。动词 超越。【组词】:「英雄盖世」。《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功盖五帝,泽及牛马。」动词 搭建、构筑。【组词】:「盖房子」、「盖停车场」。动词 吹牛、胡扯。【组词】:「少盖了!」《朱子语类.卷三九.论语.先进篇上》:「这是大贤以上,圣人之事,他便把来盖人,其疏旷多如此。」副词 大概。《论语.里仁》:「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连词 发语词,提起下文,无义。《史记.卷一零.教本纪》:「盖天下万物之萌生,靡不有死。」连词 乃是、实在是。《孝经.天子章》:「盖天子之孝也。」《史记.卷四七.孔子世家》:「孔子母死,乃殡五父之衢,盖其慎也。」其他字义盖读音:gě。名词 地名。战国时齐邑,汉置盖县,北齐废。故城约位于今国内山东省沂水县西北。名词 姓。如汉代有盖宽饶。其他字义盖读音:hé。副词 岂、为何。同「盍」。《战国策.秦策一》:「人生世上,势位富厚,盖可忽乎哉!」副词 何不。同「盍」。《礼记.檀弓上》:「公子重耳谓之曰:『子盖言子之志于公乎?』」

解释:梵读音:fàn。名词 古印度思想中的世界创造原理。为梵语brahma的音译。古印度婆罗门教认为梵是无所不在的最高实体,修行者最终极的目的就是与之合一。将其神格化则成为宇宙间最高的神,佛教将其归为天界中的一类。名词 梵语的简称。【组词】:「梵汉对音」。形容词 表示和古印度有关的。【组词】:「梵语」、「梵文」。形容词 表示和佛教有关的。【组词】:「梵轮」、「梵寺」。形容词 清静。《维摩诘所说经.卷一.方便品第二》:「示有妻子常修梵行。」

解释:笨读音:bèn。形容词 理解能力或记忆能力不佳。【组词】:「笨蛋」、「愚笨」、「短短的一首诗都背不熟,真笨!」形容词 不灵巧、不灵活。【组词】:「笨手笨脚」。《儿女英雄传.第一三回》:「我的嘴笨,也说不上个甚么来。」形容词 庞大沉重。《清史稿.卷一四九.交通志一》:「有铁路,则机器可入,笨货可出。」《儿女英雄传.第一三回》:「有粗笨活,只管交给我。」

解释:鄂读音:è。名词 地名:(1) 春秋时楚国都邑,故城约在今湖北省武昌县。(2) 春秋时晋国都邑,故城约在今山西省乡宁县南方。名词 湖北省的简称。名词 边际。《汉书.卷八七.扬雄传上》:「并闾与茇?兮,纷被丽其亡鄂。」三国魏.徐干.齐都赋:「南望无垠,北顾无鄂。」名词 托住花朵的部分。通「萼」。《诗经.小雅.常棣》:「常棣之华,鄂不韡韡。」名词 姓。如汉代有鄂千秋。动词 害怕。通「愕」。《汉书.卷六八.霍光传》:「群臣皆惊鄂失色,莫敢发言。」

解释:軛读音:è。名词 在车衡两端扼住牛、马等颈背上的曲木。《楚辞.刘向.九叹.离世》:「执组者不能制兮,必折轭而摧辕。」

解释:萃读音:cuì。形容词 草丛生茂盛的样子。《集韵.去声.泰韵》:「萃,艹盛貌。」形容词 劳苦、憔悴。通「顇」。《荀子.富国》:「劳苦顿萃而愈无功。」汉.王充《论衡.异虚》:「睹秋之零实,知冬之枯萃。」动词 栖息、停止。《诗经.陈风.墓门》:「墓门有梅,有鴞萃止。」动词 聚集。【组词】:「人文荟萃」。《左传.宣公十二年》:「楚师方壮,若萃于我,我师必尽,不如收而去之。」《楚辞.屈原.天问》:「苍鸟群飞,孰使萃之?」名词 同类、群类。【组词】:「出类拔萃」。《文选.陆机.谢平原内史表》:「擢自群萃,累蒙荣进。」

解释:崔读音:cuī。形容词 高大险峻。《诗经.齐风.南山》:「南山崔崔,雄狐绥绥。」《文选.张衡.西京赋》:「隆崛崔崒,隐辚郁律。」名词 姓。如唐代有崔颢。

解释:笸读音:pǒ。参见「笸篮」、「笸箩」等条。

解释:笼读音:lóng。名词 用来盛装或覆盖东西的竹编器具。【组词】:「茶笼」、「蒸笼」、「灯笼」。名词 关住鸟兽或拘禁人犯的器物。【组词】:「鸟笼」、「兔笼」、「牢笼」、「囚笼」、「鸽子笼」。动词 包罗、囊括。《史记.卷三零.平准书》:「大农之诸官尽笼天下之货物,贵即卖之,贱则买之。」动词 遮住、覆盖。【组词】:「笼罩」。唐.杜牧〈泊秦淮〉诗:「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动词 以权术驾驭人。《列子.黄帝》:「圣人以智笼群愚,亦犹狙公之以智笼众狙也。」其他字义笼读音:lǒng。名词 旧称浅底的竹器为「箱」,深而有盖的为「笼」。【组词】:「药笼」。动词 [一]动词 之又音。

解释:骒读音:kè。名词 牝马、母马。明.张自烈《正字通.马部》:「骒,俗呼牝马,即草马。」也称为「课马」、「骒马」。

解释: 假 读音: jiǎ 。 形容词 不真的、虚伪的、人造的。与「真」相对。【组词】:「假发」、「假话」、「假面具」、「虚情假意」。《红楼梦.第一回》:「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 形容词 代理的。《后汉书.卷四七.班超传》:「以超为假司马。」 动词 借。【组词】:「假手于人」、「狐假虎威」。《左传.僖公五年》:「晋侯复假道于虞以伐虢。」 动词 依傍。《文选.曹丕.典论论文》:「斯七子者,于学无所遗,于辞无所假。」 动词 待。《文选.丘迟.与陈伯之书》:「将军之所知,不假仆一二谈也。」 连词 如果。【组词】:「假若」、「假如」。《史记.卷九二.淮阴侯传》:「假令韩信学道谦让,不伐己功,不矜其能。」 其他字义 假 读音: jià 。 名词 工作期间依规定或经申请获准的休息时间。【组词】:「放假」、「暑假」、「春假」、「请假」、「销假」、「病假」。

解释:掛读音:guà。动词 悬吊。【组词】:「墙上挂了一幅水墨画。」、「挂羊头,卖狗肉」。动词 牵念、悬念。【组词】:「挂心」、「牵肠挂肚」。《红楼梦.第二八回》:「幸亏宝玉被一个林黛玉缠绵住了,心心念念只挂着林黛玉。」动词 佩戴、穿戴。【组词】:「挂孝」。《薛仁贵征辽事略》:「其人年少,虎体人形,腕悬铁简身挂绿袍。」动词 登记。【组词】:「挂失」、「挂号」。动词 将话筒放回电话机上切断通讯。【组词】:「她一气之下挂了电话,让对方没有解释的机会。」、「电话请暂时不要挂,我找专家来回答你!」动词 打电话。【组词】:「请记得挂电话回家,你家人有事找你!」动词 带着。【组词】:「脸上挂着笑容。」动词 死、完蛋。【组词】:「他出车祸挂了」、「他一上场就挂了,使比赛提前结束。」名词 量词。计算成套或成串物品的单位。【组词】:「一挂念珠」。《老残游记.第四回》:「选了一挂双套飞车,赶进城去。」形容词 用来悬吊的。【组词】:「挂钩」、「挂钟」、「挂图」。

解释:國读音:guó。名词 古代称诸侯或君王的封地为「国」。【组词】:「鲁国」、「齐国」。《易经.师卦.上六》:「大君有命,开国承家,小人勿用。」唐.柳宗元〈封建论〉:「汉兴,天子之政行于郡,不行于国,制其守宰,不制其侯王。」名词 有土地、人民、主权的团体。【组词】:「中国」、「美国」。名词 城市。《孟子.离娄下》:「遍中学无与立谈者。」名词 地方。【组词】:「水乡泽国」。唐.王维〈相思〉诗:「红豆生南国,秋来发故枝。」名词 姓。如春秋时齐国有国佐。形容词 代表国家的。【组词】:「国旗」、「国歌」。形容词 本国的。【组词】:「国人」、「国土」、「爱用国货」。

解释:兜读音:dōu。名词 一种帽子。明.瞿佑《归田诗话.宋故宫》:「元废宋宫为佛寺,西僧皆戴红兜帽也。」《红楼梦.第四九回》:「见探春正从秋爽斋出来,围着大红猩猩毡斗蓬,带着观音兜。」名词 穿戴在胸前的衣物。如:「肚兜」、「围兜」。名词 衣服等物的小口袋,可用来装东西。【组词】:「裤兜」。《水浒传.第三八回》:「又抢了别人赌的十来两银子,都搂在布衫兜里。」名词 竹轿。元.马致远《汉宫秋.第二折》:「往常时翠轿香兜,兀自倦朱帘揭绣。」动词 用双手或衣襟、裙摆等拢住东西。《西游记.第二四回》:「他却串枝分叶,敲了三个果,兜在襟中。」动词 绕、转。【组词】:「兜圈子」。动词 承担。【组词】:「你放手去做,若有问题我会帮你兜着。」动词 招揽。【组词】:「兜售」、「兜揽」、「兜生意」。

解释:第读音:dì。名词 次序、等级。【组词】:「次第」、「等第」。《后汉书.卷九.孝献帝纪》:「九月甲午,试儒生四十余人,上第赐位郎中,次太子舍人,下第者罢之。」名词 用于整数数词之前。表事物的顺序或等级。【组词】:「第一」、「第二」。名词 科第。科举榜上的次第。【组词】:「登第」、「落第」、「及第」。唐.韩愈〈柳子厚墓志铭〉:「虽少年已成人,能取进士第,崭然见头角。」名词 古时指王公大臣或富贵人家的住宅。【组词】:「府第」、「宅第」、「书香门第」。唐.柳宗元〈梓人传〉:「裴封叔之第,在光德里。」动词 评定。《汉书.卷六四下.王襃传》:「所幸宫馆,辄为歌颂,第其高下,以差赐帛。」动词 科举考试应试及格。唐.岑参〈送胡象落第归王屋别业〉诗:「看君尚少年,不第莫凄然。」唐.白居易〈与元九书〉:「既第之后,虽专于科试,亦不废诗。」副词 但、尽管。《史记.卷六五.孙子吴起传》:「君第重射,臣能令君胜。」

解释:菝读音:bá。名词 菝葀:古代一种象徵祥瑞的草。《广韵.入声.末韵》:「菝:菝葀,瑞草。」名词 菝葜:植物名。百合科,落叶攀缘灌木。地下茎呈块根状,质坚硬。茎有刺,根、茎均可入药。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卷一五.草部.菝葜》:「此草茎蔓强坚短小,故名菝葜。而江浙人谓之菝葜根,亦曰金刚根,楚人谓之铁菱角,皆状其坚有尖刺也。」

解释:規读音:guī。名词 画圆的器具。《玉篇.夫部》:「规,正圜之器也。」【组词】:「圆规」、「两脚规」。名词 法度、条文。【组词】:「条规」、「校规」、「法规」、「教规」。名词 成例。【组词】:「墨守成规」、「革除陋规」。名词 姓。如明代有规恂。动词 谋划、谋求。《商君书.错法》:「是以明君之使其民也,使必尽力以规其功。」宋.苏轼〈相度准备赈济第三状〉:「各欲广行收籴,以规厚利。」动词 矫正、劝勉。【组词】:「规过劝善」。《左传.昭公十六年》:「是先无刑罚也,子宁以他规我。」动词 效法。唐.韩愈〈进学解〉:「上规姚姒,浑浑无涯。」

解释:匭读音:guǐ。名词 小匣子、小箱子。【组词】:「票匦」、「投匦」。《新唐书.卷一一八.李中敏传》:「上书者将纳于匦,有司先审其副,有不可,辄却之。」

解释:绲读音:gǔn。名词 绳、带子。《诗经.秦风.小戎》:「交韔二弓,竹闭绲縢。」汉.毛亨.传:「绲,绳。」《晋书.卷二五.舆服志》:「自公主、封君以上皆带,以彩组为绲带。」动词 一种缝纫的方法,沿着衣服的边缝上布条、蕾丝等做装饰。【组词】:「绲一道边」。

解释:帼读音:guó。名词 古代妇女头上的巾帕、发饰。清.郑珍《说文新附考.卷三》:「帼,妇人首饰。」《晋书.卷二五.舆服志》:「公特进侯卿校世妇、中二千石二千石夫人绀缯帼。」唐.李白〈赠张相镐〉诗二首之一:「丑虏安足纪,可贻帼与巾。」名词 参见「巾帼」条。

解释:菡读音:hàn。参见「菡萏」条。

解释:教读音:jiào。动词 训诲、诱导。【组词】:「教导」、「教诲」。《孟子.离娄上》:「古者易子而教之。」动词 使、让。唐.金昌绪〈春怨〉诗:「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宋.周邦彦〈玉楼春.当时携手〉词:「帐里不教春梦到。」名词 礼仪、规矩。《孟子.滕文公上》:「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礼记.王制》:「修其教,不易其俗。」名词 宗教的简称。【组词】:「佛教」、「基督教」。名词 姓。如明代有教辅直。其他字义教读音:jiāo。动词 传授。【组词】:「教唱」。《左传.襄公三十一年》:「教其不知,而恤其不足。」唐.柳宗元〈六逆论〉:「教于后世,莫知其所以去就。」

解释:氪读音:kè。名词 (kryptonum,Kr)化学元素。原子序36。惰性气体元素之一。无色,无臭。大气中含 量极少,不易与其他元素化合。为吸收x射线的遮蔽材料,也可用来填充灯泡。

解释:啃读音:kěn。动词 咬。【组词】:「啃骨头」、「啃甘蔗」、「啃玉米」。动词 比喻勤勉读书。【组词】:「啃书本」。其他字义啃读音:kèn。动词 俗称吃为「啃」。【组词】:「他可以一口气连啃好几个山东大馒头。」

解释:萊读音:lái。名词 植物名。藜科藜属,一年生草本。叶卵形,质柔形阔,边缘呈锯齿状。有香气,嫩叶可食。也称为「藜」。名词 不耕种而蔓草丛生的田地。《周礼.地官.县师》:「而辨其夫家人民田莱之数。」名词 杂草、秽草。《诗经.小雅.十月之交》:「彻我墙屋,田卒污莱。」唐.孔颖达.正义:「莱者,草秽之名。」名词 国名。春秋时为齐灵公所灭。故址约在今国内山东省黄县东南。名词 姓。如春秋时晋国有莱驹。动词 除草。《周礼.地官.山虞》:「若大田猎,则莱山田之野。」

解释:婪读音:lán。动词 贪爱。《说文解字.女部》:「婪,贪也。」【组词】:「贪婪」。唐.韩愈〈月蚀〉诗:「婪酣大肚遭一饱,饥肠彻死无由鸣。」

解释:梅读音:méi。名词 植物名。蔷薇科樱属,落叶乔木。性耐寒,叶卵形,早春开花,花瓣五片,色红或白。果实味酸,可食。全国各地均有栽培。名词 姓。宋代有梅尧臣,明代有梅鼎祚。

解释:梦读音:mèng。名词 睡眠时因受刺激,而引起的幻觉、幻像。【组词】:「美梦成真」。《庄子.齐物论》:「觉而后知其梦也。」名词 姓。如宋代有梦仲才。动词 作梦。《论语.述而》:「吾不复梦见周公。」唐.李白〈古风〉诗五九首之九:「庄周梦胡蝶,胡蝶为庄周。」形容词 虚幻的。【组词】:「不切实际的梦想。」

解释:笥读音:sì。名词 以竹、苇编成,用来放衣物或食物的方形箱子。《说文解字.竹部》:「笥,饭及衣之器也。」《书经.说命中》:「惟衣裳在笥,惟干戈省厥。」名词 书箱。《晋书.卷三五.裴秀传.赞曰》:「钜鹿自然,亦云经笥。」宋.陆游〈晚晴〉诗:「润侵书笥深防蠹,暖彻衣篝剩得香。」

解释:耜读音:sì。名词 掘土用的农具。即铁锹。古代多为木制。《国语.周语中》:「民无悬耜,野无奥草。」三国吴.韦昭.注:「入土曰耜,耜柄曰耒。」

解释:梯读音:tī。名词 木阶,登高的器具或设备。【组词】:「楼梯」、「竹梯」、「电梯」、「云梯」。形容词 形状像楼梯一样。【组词】:「梯田」。动词 爬。唐.元稹《莺莺传》:「既望之夕,张因梯甚树而踰焉。」

解释:萎读音:wēi。动词 草木枯黄。【组词】:「枯萎」。《诗经.小雅.谷风》:「无草不死,无木不萎。」动词 衰病。《礼记.檀弓上》:「泰山其颓乎?梁木其坏乎?哲人其萎乎?」汉.郑玄.注:「萎,病也。」形容词 衰颓、不振奋。【组词】:「萎靡不振」。《魏书.卷六一.薛安都传》:「民人萎餧,无以济之。」其他字义萎读音:wěi。参见「萎蕤」条。

解释:掩读音:yǎn。动词 遮蔽。《礼记.月令》:「君子齐戒,处必掩身。」《红楼梦.第五七回》:「三人听说,忙掩了口,不提此事。」动词 关闭。【组词】:「虚掩房门」。《南史.卷二六.袁湛传》:「席门常掩,三迳裁通。」唐.李白〈拟恨赋〉:「若夫陈后失宠,长门掩扉。」动词 停止。汉.班昭〈女诫〉:「是故室人和则谤掩,外内离则恶扬。」《红楼梦.第一五回》:「贾赦等见执意不从,只得告辞谢恩回来,命手下人掩乐停音。」动词 袭击、偷袭。《史记.卷九零.彭越传》:「于是上使使掩梁王,梁王不觉,捕梁王,囚之雒阳。」《隋书.卷七零.李密传》:「密发伏自后掩之,须陁众溃。」

解释:厣读音:yǎn。名词 蟹脐,蟹腹下的薄壳。《广韵.上声.琰韵》:「厣,蟹腹下厣。」名词 螺类介壳口的圆片状盖。清.徐珂《清稗类钞.动物类.荣螺》:「荣螺为软体动物,亦作蝾螺,形如拳,故又名拳螺。壳甚厚,有厣,孔大而圆,外暗青色。」

解释:眼读音:yǎn。名词 目,动物的视觉器官。【组词】:「眼睛」、「浓眉大眼」。《史记.卷九.吕太后本纪》:「太后遂断戚夫人手足,去眼,煇耳。」名词 孔穴。唐.杜甫〈石笋行〉:「古来相传是海眼,苔藓食尽波涛痕。」宋.杨万里〈小池〉诗:「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名词 关键、要点。【组词】:「节骨眼」。《官场现形记.第三六回》:「他起初还想赖,后来被家兄点了两句眼,他无话说了。」名词 下围棋时,无棋子的空处称为「眼」。唐.元稹〈酬孝甫见赠〉诗一零首之七:「无事抛棋侵虎口,几时开眼复联行。」《红楼梦.第六二回》:「探春因一块棋受了敌,算来算去,总得了两个眼。」名词 参见「板眼」条。名词 量词。计算眼睛看的次数的单位。【组词】:「多看两眼」、「瞪了他一眼」。

解释:谚读音:yàn。名词 民间口头流传,具有说理、劝诫等作用的语句。【组词】:「俗谚」、「古谚」。《左传.桓公十年》:「周谚有之:『匹夫无罪,怀璧其罪?』」动词 慰问丧者家属。通「唁」。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书记》:「谚者,直语也。丧言亦不及文,故吊亦称谚。」北齐.刘昼《刘子.卷一零.正赏》:「昔者仲尼先饭黍,侍者掩口笑;子游扬裘而谚,曾参指挥而哂。」

解释:翊读音:yì。副词 飞翔的样子。《说文解字.羽部》:「翊,飞貌。」《汉书.卷二二.礼乐志》:「神之徕,泛翊翊,甘露降,庆云集。」形容词 第二的。《汉书.卷九九.王莽传上》:「越若翊辛丑者,诸生、庶民大和会,十万众并集。」宋.苏轼〈富郑公神道碑〉:「会翊日有瘳,故缓其事。」动词 辅助。【组词】:「匡翊」、「辅翊」。《晋书.卷三五.裴秀传》:「吕望翊周,萧张佐汉。」

解释:萸读音:yú。参见「茱萸」条。

解释:圉读音:yǔ。名词 牢狱、监牢。《说文解字.零部》:「圉,囹圉,所以拘罪人。」《汉书.卷六四下.王襃传》:「昔周公躬吐捉之劳,故有圉空之隆。」名词 养马的人。南朝陈.徐陵〈梁贞阳侯重与王太尉书〉:「诣诸圉牧,莫不皆知。」《水浒传.第九八回》:「却有本部内一个军卒,他原是田虎手下的马圉。」名词 养马的地方。晋.桓温〈辞参朝政疏〉:「且不有行者,谁扞牧圉。」名词 边境。《左传.隐公十一年》:「寡人之使吾子处此,不唯许国之为,亦聊以固吾圉也。」名词 姓。如春秋时楚国有圉公阳。动词 禁止。通「圄」。《管子.任法》:「钟鼓竽瑟,宫中之乐,无禁圉也。」动词 抗拒、防御。通「御」。《庄子.缮牲》:「其来不可圉,其去不可止。」《墨子.公输》:「公输盘之攻械尽,子墨子之守圉有余。」动词 畜养。《左传.哀公十四年》:「孟孺子泄将圉马于成,成宰公孙宿不受。」

解释:庾读音:yǔ。名词 没有顶盖、露天的谷仓。《诗经.小雅.楚茨》:「我仓既盈,我庾维亿。」汉.毛亨.传:「露积曰庾。」《史记.卷一零.孝文本纪》:「发仓庾以振贫民,民得卖爵。」名词 量词。古代计算容量的单位。相当于十六斗。《左传.昭公二十六年》:「能货子犹为高氏后,粟五千庾。」晋.杜预.注:「庾,十六斗。」《论语.雍也》:「冉子为其母请粟。子曰:『与之釜。』请益。曰:『与之庾。』」名词 姓。如北周时有庾信。

解释:阈读音:yù。名词 门槛。《礼记.玉藻》:「宾入,不中门,不履阈。」唐.白居易〈续古诗〉十首之五:「昼居不踰阈,夜行常秉烛。」名词 门。《文选.曹植.应诏》:「仰瞻城阈,俯惟阙庭。」《文选.潘岳.西征赋》:「戾饮马之阳桥,践宣平之清阈。」唐.李善.注:「长安东出北头第一城门名宣平门。」名词 界限、范围。【组词】:「视阈」、「听阈」。动词 限制。唐.贾至〈虎牢关铭序〉:「宜其咽喉九州,阃阈中夏。」

解释:菑读音:zī。名词 初开垦一年的田地。《尔雅.释地》:「田一岁曰菑。」《淮南子.泰族》:「后稷垦草发菑,粪土树谷,使五种各得其宜。」名词 泛指田。唐.王维〈积雨辋川庄作〉诗:「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名词 姓。如汉代有菑壮。动词 割草开垦。《书经.大诰》:「厥父菑,厥子乃弗肯播,矧肯获。」其他字义菑读音:zāi。名词 灾祸、祸害。通「灾」。《诗经.大雅.生民》:「大拆不副,无菑无害。」《史记.卷三九.晋世家》:「天菑流行,国家代有,救菑恤邻,国之道也。」

解释:術读音:shù。名词 邑中通行的道路。《墨子.旗帜》:「巷术周道者必为之门。门二人守之,非有信符,勿行。」《文选.左思.咏史诗八首之四》:「冠盖阴四术,朱轮竟长衢。」名词 技艺。【组词】:「武术」、「美术」、「技术」。晋.陶渊明〈咏荆轲〉诗:「惜哉剑术疏,奇功遂不成。」名词 方法、策略。【组词】:「战术」、「权术」、「算术」。《韩非子.定法》:「术者,因任而授官,循名而责实,操杀生之柄,课群臣之能者也。此人主之所执也。」其他字义術读音:suì。名词 古代位于郊外的行政区域。通「遂」。《礼记.学记》:「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

解释: 菽 读音: shú 。 名词 豆类的总称。《诗经.豳风.七月》:「六月食郁及薁,七月亨葵及菽。」

解释: 梳 读音: shū 。 名词 整理头发的用具。【组词】:「木梳」、「骨梳」。《新唐书.卷一三二.吴兢传》:「朝有讽谏,犹发之有梳。」 动词 用梳子整理头发。《文选.扬雄.长杨赋》:「头蓬不暇梳,饥不及餐。」唐.白居易〈和梦游春诗一百韵〉:「风流薄梳洗,时世宽妆束。」

解释: ● 梼 (檮) chóu ㄔㄡˊ  1. 刚木,木材坚硕的树:~树。青~。  2. 古同“筹”,数码。 其它字义 ● 梼 (檮) táo ㄊㄠˊ  1. 〔~杌〕a.古代传说中的恶兽;b.古代传说中的恶人;c.中国春秋时楚国的史书。  2. 〔~昧〕愚昧无知。  3. (檮) 其它字义 ● 梼 (檮) dào ㄉㄠˋ  ◎ 棺。详细解释详细字义 ◎ 梼 táo

解释: ● 菪 dàng ㄉㄤˋ  ◎ 〔莨~〕见“莨”1。详细解释详细字义 ◎ 菪 dàng ——见“莨菪”( làngdàng)

解释: ● 袼 gē ㄍㄜˉ  1. 〔~褙〕用纸或布裱糊成的厚片,多用来做纸盒、布鞋等。亦作“隔褙”(“褙”均读轻声)〕  2. 袖子的腋缝处,俗称“挂肩”。详细解释详细字义 ◎ 袼 gē 〈名〉 (1) 衣袖靠腋下的部分,俗谓挂肩 [sleeve armpit part] 袼,袖也。——《广雅》 繄袼,次衣也。 (2) 又如:袼褙

解释: ● 梘 jiǎn ㄐㄧㄢˇ  ◎ 见“枧”。

解释: ● 珺 jùn ㄐㄩㄣˋ  ◎ 美玉。详细解释详细字义 ◎ 珺 jùn 〈名〉 美玉 [beautiful jade] 珺,美玉也。——《改并四声篇海》

解释: ● 啓 qǐ ㄑㄧˇ  ◎ 同“啟”。

解释: ● 萜 tiē ㄊㄧㄝˉ  ◎ 有机化合物的一类,多为有香味的液体,松节油、薄荷油等都是含萜的化合物。详细解释详细字义 ◎ 萜 tiē 〈名〉 有机化合物的一类,萜烷的简称 [terpane]。

解释: ● 菥 xī ㄒㄧˉ  ◎ 〔~蓂〕二年生草本植物,叶可食,种子可榨油,全草可入药,亦称“遏蓝菜”。详细解释详细字义 ◎ 菥 xī

解释: ● 棁 zhuō ㄓㄨㄛˉ  ◎ 梁上的短柱。详细解释详细字义 ◎ 棁 zhuō 〈名〉 (1) 木杖 [stick] 棁,木杖也。——《说文》 手持三尺棁仗,坐大营门,以杖捶地大骂。——《后汉书·文苑传》 (2) 又如:棁杖(长而大的木杖) (3) 梁上的短柱 [joist;short support on the beam] 以瑟瑟为殿柱,水精、琉璃为棁。——《新唐书》

声明:伯乐人生活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ttnwe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