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几款补肾食谱补肾食物大全

12-03 健康养生 投稿:醉歌离人
推荐几款补肾食谱补肾食物大全

一、6款食谱帮你补肾

1、锁阳羊肉粥

原料:锁阳10克,羊肉100克,大米100克。

做法:将羊肉剁细备用。然后将锁阳倒入锅中水煎去渣,过10分钟后倒入羊肉、大米一同煮成粥品,可根据个人口味加入调味品。

功效:适合于肾亏所致的腰膝酸软、畏寒怕冷等症状。

2、萸肉苁蓉羊肉汤

原料:羊肉600克,山萸肉20克,肉苁蓉20克,龙眼肉20克。

做法:将羊肉切成薄片状放入滚水中煮5~10分钟,捞出后再用清水冲洗干净,并置于瓦煲中,煲至水沸腾之时,放入山萸肉、肉苁蓉、龙眼肉和姜片,继续用大火煮沸,转用中火煲3小时,根据个人口味加入各种调味品即可服用。

功效:适合于手足冰凌、腰膝酸软、尿频尿多、便秘等症状。

3、茴香腰子

原料:猪腰子90克,小茴香6克。

做法

1.将锅烧热,茴香倒入略炒片刻,马上倒出并研碎。

2.猪腰子撕去外皮后清洗用剪刀从侧面划开一个口子,将茴香末塞进去即可,并用细绳将开口处缠紧。

3.锅中倒入调好味的卤汁,放入猪腰子,大火煮沸,保持30分钟后即可起锅,切成片状即可食用。

功效:适合于腰痛腰凉、畏寒怕冷等症状。

4、益智粳米粥

原料:粳米50克,益智仁5克。

做法

1.首先将益智仁研成粉末,将粳米淘洗干净放入砂锅中,加入清水;

2.先用大火煮沸,再转用小火熬成粥品。

3.加入益智仁粉末及调味品,稍煮片刻即可。

功效:适合于肾虚、腹中冷痛等症状。

5、虾米粥

原料:黄豆2两、毛豆4两、黑豆2两、虾米4两、何首乌3钱、熟地2钱、淡色酱油1/2汤匙、麻油1/2汤匙、醋10汤匙。

做法

①提前一晚将黄豆、黑豆清洗干净,放入碗中并加入水和15勺食盐,浸泡一晚至膨胀。

②锅内准备煮开的水,并将毛豆倒入烧滚直至汤水颜色变绿即可捞出,再用冷水浸泡一下捞出。黄豆、黑豆也在沸水中烫2~3分钟,捞出晾干。

③虾米清洗干净并滤干,并置于油锅中稍微炝一下,待虾米颜色变红即可捞出。将何首乌、熟地、半碗水倒入锅中,开中火煮10分钟即关火。

④将所有远离混合在一起,加入酱油、麻油、醋调味,拌匀即成。

功效:补肾强肾,补钙壮骨。

6、山药粥

原料:白米、白糖、山药各100克,清水1公斤。

做法:将山药去皮后切成小块,倒入开水中煮到七分熟时加入白米煮成粥,再加入白糖稍煮片刻即可。

功效:益肾气、健脾胃,是保健滋补的佳品。

二、中医推荐奇效补肾食物

芝麻

芝麻甘平,有补肝肾、润五脏的作用。如《本草经疏》中就曾记载:“芝麻,气味和平,不寒不热,补肝肾之佳谷也。”尤其是肾虚之人腰酸腿软,头昏耳鸣,发枯发落及早年白发,大便燥结者,最宜食之。

粟米

粟米又称谷子、稞子。能补益肾气。《名医别录》及《滇南本草》中都说到“粟米养肾气。”明·李时珍还说:“粟,肾之谷也,肾病宜食之,煮粥食益丹田,补虚损。”

豇豆

豇豆又称饭豆、长豆。性平,味甘,能补肾健脾,除脾虚者宜食外,肾虚之人也宜食用,对肾虚消渴、遗精、白浊,或小便频数,妇女白带,食之最宜。《本草纲目》曾这样记载:“豇豆理中益气,补肾健胃,生精髓。”《四川中药志》也说它能“滋阴补肾,健脾胃,治白带,白浊和肾虚遗精。”

牛骨髓

牛骨髓有润肺、补肾、益髓的作用。《本草纲目》说它能“润肺补肾,泽肌,悦面”。对肾虚羸瘦、精血亏损者,尤为适宜。

狗肉

狗肉性温,味咸,除有补中益气作用外,还能温肾助阳,故肾阳不足、腰膝软弱或冷痛,食之最宜。《日华子本草》认为:狗肉“补胃气,壮阳,暖腰膝,补虚劳,益气功。”《医林纂要》亦云:“狗肉补肺气,固肾气。”清代医家张璐还说:“犬肉,下元虚人,食之最宜。”下元虚者,即肾阳虚弱、命门火衰是也。

羊骨

羊骨性温,味甘,能补肾强筋骨。《饮膳正要》认为:“羊尾骨益肾明日,补下焦虚冷。”《本草纲目》中记载:“羊脊骨补骨虚,通督脉,治腰痛下痢;羊胫骨主脾弱,肾虚不能摄精,白浊。”唐代《食医心镜》还介绍:“治肾脏虚冷,腰脊转动不得:羊脊骨一具,捶碎煮烂,空腹食之。”对肾虚劳损,腰膝无力怕冷,筋骨挛痛者,最宜食之。

猪肾

猪肾性平,味咸。唐·孟诜认为猪肾“主人肾虚”。《日华子本草》说它“补水脏,治耳聋”。水脏者实指肾脏而言。故凡因肾虚所致的腰酸腰痛、遗精、盗汗及老人肾虚耳聋耳鸣,宜常食之。

淡菜有补肝肾、益精血的功效。《随宜居饮食谱》中说它“补肾,益血填精”。《本草汇言》亦云:“淡菜,补虚养肾之药也,此物本属介类,气味甘美而淡,性本清凉,善治肾虚有热。”所以,凡肾虚羸瘦、劳热骨蒸、眩晕盗汗、腰痛阳痿之人,食之最宜

干贝

干贝又称江珧柱。性平,味甘咸,能补肾滋阴,故肾阴虚者宜常食之,清代食医王孟英认为:“干贝补肾,与淡菜同。”《本草求真》中也说它能“滋真阴”,实则指滋补肾阴之义。

鲈鱼

鲈鱼又称花鲈、鲈子鱼。性平,味甘,既能补脾胃,又可补肝肾,益筋骨。《本草经疏》曾有记载:“鲈鱼,味甘淡气平与脾胃相宜。肾主骨,肝主筋,滋味属阴,总归于脏,益二脏之阴气,故能益筋骨。”《嘉枯本草》认为:“鲈鱼,多食宜人,作蚱尤良。”凡肝肾阴虚,或脾虚胃弱者皆宜。

三、男人补肾只需一周

星期一

天然“伟哥”韭菜

在中医里,韭菜有一个很响亮的名字叫“壮阳草”,还有人把韭菜称为“洗肠草”,不但如此,韭菜还有很多名字。韭菜还叫草钟乳、起阳草、长生草,又称扁菜。韭菜入药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在《本草纲目》中,韭菜的功效是:“生汁主上气,喘息欲绝,解肉脯毒。煮汁饮,能止消咳盗汗。”

韭菜入药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以韭菜为主料做成韭菜炒鸡蛋、韭菜炒肉等,或以韭菜为主料包饺子、包子等。

星期二

自古就有羊肉壮阳

早在1800年前,医圣张仲景就将当归生姜羊肉汤归为食疗方剂,载入《金匮要略》。而《本草拾遗》更是将羊肉与人参相提并论,认为它是温补、强身、壮体的肉类上品。现代营养学也证实,羊肉不仅营养丰富,还含有微量性激素,的确有壮阳作用。

杜仲炖羊肉

羊肉是冬季餐桌上的常见菜,属热性,本身就有助阳的作用,而杜仲则是补肾的良药,能缓解腰膝酸软、疲倦遗精的症状。杜仲是杜仲树的树皮,《本草经集注》里记载,在选择杜仲时可以把它折断,里面有像棉纤维一样的白丝,就是质量较好的杜仲。

星期三

别小看一块小小的豆腐,其实,豆腐和中,生津润燥,与其他食物配伍,可有补肾壮阳,养阴益血之功效,为滋补强壮之品。适用于身体虚赢,阳痿遗精,小便频数等症。

星期四

男虾女蟹

男性食补,威风凛凛的虾将军实在不可忽视。中医养生认为,虾味甘性温,有补肾壮阳的功能。现代营养学家一致认为,虾营养价值丰富,脂肪、微量元素(磷、锌、钙、铁等)和氨基酸含量甚多,还含有荷尔蒙,有助于补肾壮阳。

星期五

海中鸡蛋——淡菜

淡菜又名珠菜、壳菜。含丰富蛋白质、碘、B族维生素、锌、铁、钙、磷等。中医认为淡菜补肝肾、益精血,可治疗各种虚劳之症。其味咸,性温,有温肾固精、益气补虚功效。适用于男子性功能障碍、遗精、阳痿、房劳、消渴等症。男子常食可强壮身体增强性功能。

松花淡菜粥

原料

皮蛋1个、淡菜50克、粳米、盐、味精各适量。做法:皮蛋、淡菜、粳米共煮粥,加盐、味精调味即可。功效:补益肝肾,益精血,除烦,降火。适用于高血压病。

星期六

牡蛎

牡蛎,又名蚝。既是食物,也可入药。含有丰富的锌元素及铁、磷、钙、优质蛋白质、糖类等多种营养素。其味咸、性微寒。《神农本草经》中记载“(牡蛎)久服,强骨节,杀邪气,延年”。《本草纲目》记载,吃牡蛎肉“能细洁皮肤,补肾壮阳,并能治虚,解丹毒”。牡蛎壳是一味中药,性微寒,味咸,入肝、肾经,能平肝潜阳、散结软坚、收敛固涩。

星期日

鱼类

沿海地区的居民多食鱼类食物,因此他们常是子孙满堂。人们发现,鱼类是滋养性欲的理想食品,特别是鲨鱼肉,作为性爱的“催化剂”至今仍享有盛誉。鱼肉含有丰富的磷和锌等,有“夫妻性和谐素”之说。

四、冬季如何补肾

加强活动

生命在于运动,冬天天气寒冷,活动能够增加人体热量,促进血液循环。能够强身健体,益肾健身。

温水泡脚

要想长寿和身体强壮,每天晚上用温水泡脚是很好的方法,不仅能够促进血液循环,还能够增加身体热量,强身健体,益肾延寿。

多吃黑素食物

冬季多吃黑素食物,比如黑豆,黑木耳,黑芝麻,都是补肾强体的好食品,对男人功能不足,体弱多病有很好的改善作用。

枸杞补肾

枸杞是上乘的滋补药,含有人体必需的各种营养成分,其中蛋白质为20%左右,脂肪为10%左右,糖为40%左右,剩下的30%左右为无机盐和多种维生素。它主治肝肾阴亏、腰膝酸痛、视力衰弱和糖尿病等症。冬季吃枸杞宜煮粥,可以和各种粥品搭配。枸杞还可以早晚嚼食,嚼食的好处是对枸杞中营养成分的吸收会更加充分。

肉食补肾

冬季应该多吃含热量很高的食物。比如狗肉,羊肉,牛肉,鸡肉,兔肉等,还可以吃动物肾脏,起到以形补形的作用。

栗子

栗子有“千果之王”的美称,还是益肾宜气的“补药”。栗子主要功效为养胃健脾、补肾强筋,老少皆宜。现代医学研究发现栗子所含的不饱和脂肪酸和各种维生素,有抗高血压、冠心病和动脉硬化的功效。脾胃虚寒者,可用栗子、大枣、茯苓、大米煮粥喝;无论是熬汤还是炒食,应细细咀嚼,连津液吞咽,可以达到更好的补肾效果。而栗子炖鸡,更适合脾虚怕冷的人,有益气补肾的功效。

声明:伯乐人生活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ttnwe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