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汤适合阳虚体质 阳虚体质如何调理
一、阳虚体质冬季多吃这3大食物
一、羊肉
营养价值:羊肉富含优质蛋白和钙、铁、维生素B1.维生素B2等营养物质,可以在冬季补充足够的热量和维生素,达到“暖身”效果。
食用搭配:人参羊肉汤、羊肉胡桃汤、海参羊肉汤、虫草炖羊肉等能提高羊肉的暖身功效,加胡桃仁还能祛除膻味。不过,羊肉不宜与南瓜一同食用,否则可能引起黄疸或脚气。
温馨提示:中医认为,羊肉能补血之虚,有“人参补气,羊肉补形”之称,适合畏寒怕冷、形体瘦弱以及年老体衰者冬令进补;不过,发热病人、患有眼部疾病、腹泻和体内有积热的人就最好不要食用,以免加重病情。
二、韭菜
营养价值:韭菜为振奋性强壮药,有健胃、提神、温暖作用。每100克可食用部分,含蛋白质2——2.8克,脂肪O.2——O.5克,碳水化合物2.4——6克,还有大量胡萝卜素、维生素B2等,保证了它的“暖身”效果。韭菜还含挥发性硫化丙烯,有辛辣味,能促进食欲。
食用搭配:烹饪韭菜很简单,将虾仁、鸡蛋、猪肝、羊肾分别和韭菜烹炒,都可以增强其功效。熬粥时放些韭菜也不错。注意的是,据《食疗本草》记载,韭菜不宜与蜂蜜同食,否则可能导致腹泻。
温馨提示:中医认为,韭菜为温暖腹脏的食品,适于寒性怕冷、肾阳虚弱者;妇女月经迟来及产后腹部虚寒者,可以适当补充;不过,有扁桃腺炎、鼻蓄脓和中耳炎的人不应吃韭菜。
三、核桃、芝麻、花生等坚果
营养价值:坚果油脂含量较高,含有对人体有益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并富含磷脂、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E。中医认为坚果性味偏温热,有补肾健脑、强心健体、御寒的作用,而冬季对应的是肾脏,可增强体质。除了帮助身体抵御寒冷外,它也是健脑、美容、抗衰老的有益食品,所以冬季进补多吃坚果很有好处。
食用搭配:核桃红枣粥、榛子杞子粥、花生大枣猪蹄汤、栗子黄焖鸡、腰果拌虾仁、白果膀胱汤等都有很好的温补功效,制作也简单方便。
温馨提示:吃坚果要适量,且因人而异。经常上火、患有腹泻或痰热咳嗽者,尽量避免食用。
二、阳虚体质的中药调理食疗汤
阳虚体质总体特征
总体特征:阳气不足,以畏寒怕冷、手足不温等虚寒表现为主要特征。
形体特征:肌肉松软不实。
常见表现:平素畏冷,手足不温,喜热饮食,精神不振,舌淡胖嫩,脉沉迟。
心理特征:性格多沉静、内向。
发病倾向:易患痰饮、肿胀、泄泻等病;感邪易从寒化。
发病倾向:耐夏不耐冬;易感风、寒、湿邪。
心阳虚
【症状表现】表现为心悸、气短(活动时加剧)自汗、胸闷不舒或痛;面色苍白、体倦乏力、四肢厥冷、大汗出、心悸加重甚至昏迷不醒;舌质淡、舌体胖嫩、苔白、脉虚欲绝等。
【病因】指由发汗、泻下太过,或劳心过度、心气耗损或年老脏气日衰、病后体虚所致心气虚,进一步发展为心阳虚。
【调理方剂】桂枝加附子汤。
桂枝加附子汤
【来源】《伤寒论》。
【组成】桂枝9克(去皮),芍药9克,甘草9克(炎),生姜9克(切),大枣3枚(擘),附子6克(炮)。
【用法】上6味,以水700毫升,煮取300毫升,去滓,每次100毫升,温服。
【功效】适用于发汗大过,遂致汗出不止,恶风,小便难,四肢拘急,难以屈伸者。
脾阳虚
【症状表现】脘腹疼痛、喜温喜按、畏寒肢冷、喜热饮、大便清稀、倦怠神疲、纳食减少;或泛吐清涎、或水肿、或妇女白带量多而清稀;舌淡胖或有牙痕、苔白滑、脉沉弱。
【病因】本证多因脾气虚衰进一步发展而来,也可因饮食失调、过食生冷,或因寒凉药物太过,损伤脾阳,命门火衰,火不生土而致。
【调理方剂】理中汤。
理中汤
【来源】《伤寒论》。
【组成】人参6克(现用党参),干姜9克,炙甘草6克,白术12克。
【用法】上药切碎。用水1.6升,煮取600毫升,去滓,每次温服200毫升,每日3剂。
服汤后,如食顷,饮热粥200毫升左右,微自温,勿揭衣被。
【加减】如泄泻较频,方中白术改用土炒,以增加涩肠止泻的作用。如虚寒较甚,而见,面色苍白,手足不温,或昏睡露睛,可加熟附子,以加强温阳祛寒之力,名附子理中丸,或再加肉桂,名附桂理中丸,其补阳祛寒之力更大。
【功效】脾胃虚寒证,自利不渴,呕吐腹痛,腹满不食及中寒霍乱,阳虚失血,如吐血、便血或崩漏,胸痞虚证,胸痛彻背,倦怠少气,四肢不温。现用于急慢性胃炎、胃窦炎,溃疡病、胃下垂、慢性肝炎等属脾胃虚寒者。
三、男人阳虚进补饮食选择四种食疗方
1、羊肉粥
羊肉粥的材料以及做法都很简单。只需要准备100~150克左右的羊肉,以及100~200克的小米,适量的姜和盐即可。把羊肉洗净后切成小片,小米洗干净后加入水煮成粥,加入适量的盐和姜,直到肉熟米烂,就可以食用了。
功效:羊肉和小米都是温补脾胃的效果,能够调养阳虚体质。
2、羊肉虾羹
看到虾羹是不是觉得麻烦?实际上并不会,材料和做法并不会比羊肉粥复杂和难。首先准备150~200克左右的羊肉,40~50克的大蒜,30克左右的虾米。把羊肉切成薄片后待用,先水煮虾米、蒜和葱,等到虾米煮熟之后放入羊肉,把羊肉煮熟后就可以食用。
功效:羊肉和虾米可以温肾补阳,大蒜可以驱寒和升阳,这三味一起食用能够起到温肾补阳的作用,可以用于治疗肾阳虚所导致的阳痿、胃寒和夜尿多等病症。
3、虾仁豆腐汤
这道汤的做法也是简单的,准备15~20克的虾仁,2~3块的豆腐,把虾仁洗干净,豆腐切成块,把虾仁和豆腐放进砂锅里面用水煮开,加入葱、姜、盐,等到虾仁熟了之后,喝汤吃虾仁和豆腐就可以。
功效:虾仁豆腐两味一起食用可以补益脾肾,能够治疗脾肾阳虚所引起的症状。
四、养阳食品大盘点
阳虚体质要养阳
所谓阳虚,就是阳的缺乏,所以阳虚质的人需要补充体内阳的元素。另温阳散寒,脾肾施补外,由于身体长期缺乏"阳光"的温暖,这类人的身体往往处于一种寒冷的状态。温阳散寒是这类人保健养生的关键所在。
《黄帝内经》将人体看做一个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而在五脏之中,肾和脾分别被称为"先天之本"和"后天之本",补益从它俩下手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中医认为,肾乃一身阳气之根,脾为阳气生化之源,脾肾阳气足,身体自然安泰了。因此,治"冷"要治本,脾肾施补是重点。还要提醒的是,补讲究的是温补,不能急于求成,动不动就上大热的补品,这样只会适得其反,欲速而不达。
养阳食品大盘点
狗肉:性温,味咸,能温补阳气,无论脾阳虚或是肾阳虚,皆宜食之。民间早有“阳虚怕冷,常吃狗肉”的习俗。对平素四肢欠温、腰膝冷痛者,每年入冬以后,经常食狗肉,最为适宜。
羊肉:性温,味甘,为温补佳品,有温中暖下、益气补虚的作用。阳虚之人宜在秋冬以后常食之,可以收到助元阳、补精血、益虚劳的温补强壮效果。
茴香:性温,味甘辛。有大茴香与小茴香之分,两者均有温阳补火与散寒理气作用。阳虚火衰和寒凝气滞者,食之皆宜。金元医家李东垣认为:“小茴香补命门之火”。《医林纂要》也认为:“茴香,大补命门,命门火固,则诸寒皆散。”茴香辛甘温,作为调味品,阳虚体质宜少量常食之,确有补阳散寒的效果。
雀肉:性温,味甘,有壮阳益精、暖腰膝、缩小便的作用。凡阳虚羸弱、小便频数、腰膝怕冷、四肢不温者,食之最宜。《养老奉亲书》中就曾介绍,对老人阳气乏弱者,用麻雀肉煮粥食。
海马:性温,味甘,有补肾壮阳作用。《本草新编》记载:“海马,入肾经命门,专善兴阳。”明·李时珍还说:“海马暖水脏,壮阳道,其性温暖,故难产及阳虚多用之。”尤其肾阳虚弱之人,食之最宜。
荔枝:性温,味甘酸,为一种温补果品。《玉楸药解》说它“暖补脾精,温滋肝血。甘温滋润,最益脾肝精血,阳败血寒,最宜此味”。《泉州本草》还说:“荔枝壮阳益气。”若阳虚又兼气血不足之人,宜经常吃些荔枝。
干姜:将生姜晒干或烘干后即为干姜。生姜偏于散寒,干姜更有温中回阳,尤其是有温暖脾阳的作用,著名古方理中汤即用之。《本草正》中曾说:“下元虚冷,而为腹疼泻痢,专宜温补者,当以干姜炒黄用之。”凡阳虚怕冷、脘腹冷痛、四肢不温者皆宜用之。
胡椒:性热,味辛。明·李时珍称其为“纯阳之物,暖肠胃。”《本草经疏》亦云:“凡胃冷呕逆,心腹冷痛,大肠虚寒,四肢如冰等,诚为要品”。清代医家黄宫绣还说:“胡椒比之蜀椒,其热更甚,凡因火衰寒入,治皆有效。”中医理论认为,火衰与寒入是有区别的,火衰乃指人体本身阳气衰少,而寒入当指寒邪侵袭。胡椒散寒力强而温阳力逊,诚如黄宫绣所云:“胡椒止有除寒散邪之力,非同桂、附终有补火益元之妙。”然而,阳虚之人,寒邪易犯,故食之亦宜。
肉桂:性热,味辛甘,是最为常用的调味食品,有补元阳、暖脾胃、通血脉、散寒气的功用。李时珍认为:“肉桂下行,益火之原。”《奉草汇言》亦称:“肉桂,治沉寒痼冷之药也。下行走里之物,壮命门之阳。”古代凡治疗阳虚之名方,如右归丸、金匮肾气丸等,皆用肉桂为主药。肉桂甘辛大热,不仅能补阳气,又能散寒邪,故凡阳虚怕冷、四肢不温、腰膝冷痛之人,最宜食之。
肉苁蓉:性温,味甘酸咸,有温补肾阳的作用,中医多用以治疗阳虚便秘,或阳虚怕冷、腰膝冷痛。《药性论》中说它“益髓,壮阳,大补益”。近代名医张山雷认为肉苁蓉能“温养阳气,补阴助阳”。肉苁蓉主产地在中国的西北地区,当地民间对阳虚之人,常用肉苁蓉同山药、羊肉作羹服食,认为“食之胜服补药”。
冬虫夏草:善壮命门之火,益精髓,补肺气,故阳虚体弱者食之最宜。
人参:性温,味甘微苦,除有大补气血的作用外,也兼有温阳补火的功效。正如《本草正》所云:“人参,气虚血虚俱能补,阳气虚竭者,此能回之于无有之乡。”《医学启源》认为人参“治脾胃阳气不足”。《本草蒙筌》说它“滋补元阳”。大凡阳虚体质,均宜服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