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醋的作用 醋的种类及食用注意事项
一、醋的种类
麸醋
以麦麸为主要原料,含有氨基酸、膳食纤维、B族维生素等。由于膳食纤维、B族维生素对人体有特殊作用,而麦麸又是小麦的副产物,因此麸醋也是一款健康环保产品,应当大力推广。麸醋的杰出代表应为四川的保宁醋。
糙米醋
以漂白前的糙米为原料,含有氨基酸,味道美味,可加入蜂蜜或果汁饮用。
糯米醋
纯天然酿造,含氨基酸、维他命、醋酸及有机酸等营养,味道甘美,具健康之效。
小麦醋
一般做醋南方多用大米,北方多用高梁,而河南特醋使用小麦为主料,这在全国食醋行业是不多见的。经研究证明,小麦脂肪含量低,蛋白质含量较高,并且其蛋白质的组成以麸胶蛋白和谷蛋白为主,经曲霉水解成各种氨基酸,它是形成食醋鲜香味的主要成分。
米醋
米醋是使用大米制成;采用民间最原始的手工酿造工艺形成。味道纯正,对预防中暑有一定的效果。而且对调理肠胃也有不错的功效。此工艺湖南桃江民间流传甚广。
米醋的传统做法:
1,在清明节将糙米浸在缸里,浸泡七天。
2,七日后捞上用粽皮袋吊在屋内阴干。
3,在农历四月初八倒入瓷瓮中,一升米一桶水的比例兑水,密封。
4,用二年生长期的枚树棍每天搅三次,到农历六月六起醋,倒锅里煮沸,放少许盐。
6,凉后过滤装瓶。
7,注意卫生,开罐密封时手洗干净。枚树棍,刺木棍砍后晾干可用。
柿子醋
柿子醋:指一种用柿子酿造出来的醋。柿子醋能降低人体血糖、降低高血压,对一些儿童喝特别适宜。老人喝甚至起到延缓人体衰老的作用。柿子醋还有美容养颜的功效,醋疗对人的皮肤有柔和刺激作用,它能使小血管扩张,增加皮肤血液循环,并能杀死皮肤表面的细菌,使皮肤细嫩、美白、红润有光泽。柿子醋中含有大量醋酸及乳酸、琥珀酸、葡萄酸、苹果酸、氨基酸,经常饮用,可以有效地维持人体内PH值的平衡,从而起到防癌抗癌的作用,以河南山西陕西交接处历史悠久,相传陕县贾氏陈醋曾经为贡醋。
苹果醋
这里所提到的“醋”,并不是厨房里的调味品,而是指以苹果汁经发酵而成的苹果原醋、再兑以苹果汁等原料而成的饮品。苹果原醋兑以苹果汁使得口味酸中有甜,甜中带酸,既消解了原醋的生醋味,还带有果汁的甜香,喝起来非常爽口。苹果醋能保健养生、改善疲劳、美容养颜。
红枣醋
红枣醋是用红枣或红枣汁为原料,在传统酿造工艺的基础上经现代生物工程技术两次微生物发酵酿制而成的醋。它不仅能美容养颜,解酒护肝,而且对预防心脏病,中风有特效,具有肯定的防癌作用,还能提高人体免疫力。
酒精醋
以马铃薯的淀粉为原料,用酒精发酵后而成,含有蒸馏乙基酒精;但缺乏对身体有益的有机酸及维他命B等。黑醋
青海的名特产之一,至少已有200多年历史。湟源陈醋,又叫黑醋,酸味纯正,清香甜润,质地浓稠,色香俱佳,多吃能增食欲,助消化健脾胃,防感冒,清心解毒。
以上均属天然酿造醋,市面上*的醋,品种繁多,选购时要多加留心。
二、名醋举例
清代并流传至今的“四大名醋”,如山西老陈醋、保宁醋、镇江香醋、福建红曲米醋。豫西陕县贾氏柿子醋做为曾经的贡品,在历史上做为最早的水果醋代表,也具有非凡的意义。
山西老陈醋
纯正酿造浓缩山西老陈醋,必经八年以上夏伏晒、冬捞冰。天然陈酿老陈醋产于清徐县,为中国四大名醋之首。老陈醋色泽黑紫,“绵、酸、甜、醇厚”回味悠长。
山西人善酿醋爱吃醋,素有“老醯儿”之称。古时管醋叫醯,把酿醋的人叫“醯人”,把酿醋的醴叫“老醯”。在汉朝史游所撰的《急就篇》中就有“芜荑盐豉醯酢酱”的说法,其中“醯”和“酢”指的都是醋。因此,吃醋不叫吃醋,而叫“吃醯”。由于山西人对酿醋技术的特殊贡献,再加上山西人嗜醋如命,又巧合了“醯”和山西的“西”字同音,所以外省人就尊称山西人为“山西老醯”了。山西人和醋有着深厚的感情,山西做醋的历史大约有4000年之久,所以在山西又有这么一说:男人不吃醋感情不丰富,女人不吃醋家庭不和睦,小孩不吃醋学习不进步,老人不吃醋越活越糊涂。
清徐是山西老陈醋的正宗发源地,也是中华食醋的发祥地,其酿醋历史距今已有四千多年了。汉唐时期,并州晋阳一带的制醯作坊日益兴盛,从民间到官府,制醯食醯成了人们生活的一大嗜好。明清时代,山西酿醋技艺日臻精湛,并随晋人迁徙和晋商的足迹,将山西的制醯技术和食醋习俗带到了长城内外、大江南北,是谓山西名扬四海的重要媒体。
悠悠岁月,沧桑巨变,山西老陈醋历经风雨数千年,其味更浓,其名更盛。如今,山西水塔老陈醋股份有限公司已成为晋醋行业的佼佼者,集团已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优质系列醋生产基地,拥有了中国醋业第一品牌“水塔”商标,成为“中国醋都”。相传,明朝永乐十九年,有江苏武进县官吏杨玉携带家眷,随晋王三千岁来太原府上任,不久便受命到羊方口(即杨房村)一带催收公粮,杨玉来到羊方口,见这里汾潇二河并流而不合,羊方口夹在其中,有“二龙戏珠”之趣,故而认定:“此乃宝地也”。随后他便举家迁往羊方口定居,并让其子杨恕办起了醋坊,以供晋王府食用。由于杨恕经营有方,又有官府保护,不到几年就把醋坊办得生意兴隆,财源滚滚,从此,杨房村便有“酿醋宝地”之称。
到了清代,杨房村先后出现了数十家远近闻名的酿醋作坊,龙王庙水井也因“白蛇饮水”的传说而出名。相传清顺治年间,一天早上,鸡初叫,“顺泰号”醋坊的小伙计到龙王庙井边挑水,见一条白蛇,长数丈,粗若水桶,尾卷鼓楼柱,头伸井漕中,正忙于饮水。小伙计受惊逃走,告之掌柜,掌柜听完大喜道:“白蛇就是龙神,同我等共饮一井水,发迹不远矣。”于是,掌柜便亲手蒸就了五支“莲花大供”,到龙王庙拜祀一番,后来,“顺泰号”果然发迹了。此后愈传愈神,龙王庙井水也就此出名,醋坊也跟着兴盛起来。民国三年,龙王庙井水枯干,醋井再度向北挪位,地点就选在“武家维”(即水塔老陈醋公司所在地)。水井出水后,水质极佳,酿醋极好。因此,大小醋坊相继开办,清徐醋业由此开始蓬勃发展起来。
保宁醋
保宁醋是四川传统名优特产,为中国“四大名醋”之一。保宁醋以地名(今四川阆中市保宁镇)俗称,始于五代唐长兴元年(公元936年)设保宁军治时,距今已有1078年历史,近400年来,保宁醋通过不断探索和创新,最终形成以麸醋、药醋为特色而名扬中华醋苑的百年老字号。保宁醋以麸皮、小麦、大米、糯米为原料,用砂仁、麦芽、元楂、独活、肉桂、当归、乌梅、杏仁等多味开胃健脾,促进血液流动的中药材制曲,取观音寺莹洁甘冽、沸而无沉之唐代古“松华井”之优质泉水(古称观音圣水)精酿而成,近百年来被人们被誉为川菜精灵,甚有“离开保宁醋,川菜无客顾”的说法。
在中国四大名醋中,“保宁醋”因坚持以传统酿造工艺制醋以及蜀道难行的原因,长期以来以中国西部为主要市场,市场规模与山西醋整体相比,相对较小。而随着交通的便利和产能的扩大,保宁醋正在全国快速发展,并随着川菜的传播名扬中外。
镇江香醋
以“酸而不涩,香而微甜,色浓味鲜,愈存愈醇”等特色是四大名醋之一。
镇江的醋,享誉海外。镇江的香醋是*国宴用醋。并且据中国国务院公布2006年公布的消息,镇江香醋酿制技艺已被列入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也是江苏省食品制造业中唯一入选的传统手工技艺。镇江香醋具有“色、香、酸、醇、浓”的特点,“酸而不涩,香而微甜,色浓味鲜”,多次获得国内外的嘉奖。存放时间越久,口味越香醇。这是因为它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与独特的精湛工艺。镇江香醋以优质糯米为主要原料,采用优良的酸醋菌种,经过固体分层发酵及酿酒、制醅、淋醋三大过程,40多道工序,历时70多天精制而成,再经6-12天储存期,然后才出厂。
镇江香醋用以拌冷盘,溜素菜,烹鱼肉,炖鸡鸭,可提味增香,去腥解腻,开胃生津,确为极佳的调味品。被国内外誉为"醋中上品"。
镇江醋又称镇江香醋。“香”字道明镇江醋比起其他种类的醋来说,重点在有一种独特的香气。镇江醋属于黑醋/乌醋,其制作方法,是以糯米加入醋酸菌,精酿陈置而成。镇江醋影响到当地饮食。镇江地区的食品以“肴、点、面”驰名。“肴”是肴肉,“点”是汤包、蒸饺、烧卖、干丝等点心,“面”是用肴汤为底煮出的面,又称“锅盖面”。当地人煮这些菜肴时,多以镇江醋沾滴浇淋,镇江醋亦为日常煮食的常用调味品,或是作为佐膳汁料,其中一种是在吃大闸蟹时,蘸上加入姜丝的镇江醋,以中和蟹的寒性。俗话说的好么,镇江就有一句话“香醋摆不坏”。
永春老醋
就是源于历史上著名的福建红曲米醋,以优质糯米、红粬、芝麻等原料,用独特配方、精工发酵、陈酿多年而成。它具有色泽棕黑、酸中带甘、醇香爽口、久藏不腐等特点。既是质地优良的调味品,又兼有治病妙用,可防治腮腺炎、胆道蛔虫、感冒等疾病。产品远销50多个国家和地区,驰名中外。
河南特醋
河南特醋以小麦为主料,中药材制曲,大曲、小曲共同发酵,从原料到成品需经大小五十多道工序,历时六个多月精心酿制而成。河南特醋工艺复杂,每道工序的细腻程度和要求之高,是其它醋类生产难以比拟的。这些生产技艺是中原地区劳动人民长期的智慧结晶,且难以为现代技术所替代。
贡品贾氏柿子醋
柿子醋的产生是是在粮食醋之后的北宋。当时的河南省西部有个叫做陕州的地方,当地盛产柿子,偶然机会开封的大臣在当地巡查,发现当地人民有自己酿醋的习惯,尝之:酸味醇厚,略带果香,观之:清澈,略带是柿红,闻之:酸甜,略带酒香。遂尝试带到汴梁进宫给皇上,皇颜大悦。遂被封为:贡醋。贡醋后人贾氏不断传承,并且酿造历史也逐渐扩大到附近晋豫陕等区域,已经有一千多年。
三、醋的各种作用
烹调用醋
醋是一种重要的调料,它能派上许多用场。
1.解腥:在烹调鱼类时可加入少许醋,可破坏鱼腥。
2.祛膻:在烧羊肉时加少量醋,可解除羊膻气。
3.减辣:在烹调菜肴时如感太辣可加少许醋,辣味即减少。
4.添香:在烹调菜肴时加少许醋能使菜肴减少油腻增加香味。
5.引甜:在煮甜粥时加少许醋能使粥更甜。
6.催熟:在炖肉和煮烧牛肉,海带,土豆时加少许醋可使之易熟易烂。
7.防黑:炒茄子中加少许醋能使炒出的茄子颜色不变黑。
8.防腐:在浸泡的生鱼中加少许醋可防止其腐败变质。
9.起花:在豆浆中加少许醋.能使豆浆美观可口。
10.用铝锅烧菜时加醋调味,会使铝的溶解量增加,由于食用含铝过多的食物会使人脑细胞衰老,引起消化和内分泌功能紊乱,因此,用铝锅烧菜时不宜放醋。
11.除锈:在一些生锈的金属上把食醋涂抹在生锈部位,多涂抹几次,擦净.或将其放入食醋中浸泡数日亦可。
日常妙用
软化鱼骨:煮鱼时添加少许醋,能将小鱼鱼骨煮得柔软可口。
蛋皮剥壳:煮蛋前,先在水中加些醋,煮好后便容易剥壳。
使肉柔软:炒肉或炖肉时,加进一小匙白醋,就能使肉柔软而且快熟;从冰箱取出待退冰的肉,先沾上一点醋,约经一小时后烹煮,则肉质柔嫩可口。
淡化酱菜咸味:酱菜太咸时加点醋,可使咸味变淡而味美。
鱼不腐败:鱼剖开洗净后去水气,浸于醋中,则鱼久不变味,醋亦不变浊。
去生鱼皮:将生鱼置于醋中,很快就能将鱼皮与肉身剥离。
煎蛋皮:煎蛋皮宜用小火,蛋加点醋一起打,能使蛋煎得又薄又有弹性。
煎鱼不粘锅:新买的锅用醋洗净,则煎鱼不粘锅。
烹煮海带:煮海带时加些醋,就容易煮透而且可口。
浮肿病患者:常喝醋能治疗浮肿,或能减少疼痛。
消肿:在患处微肿而未化脓前,以棉花沾醋擦拭可以消肿。
治失眠:睡前饮一杯冷开水加一汤匙醋,便易入睡。
治头痛、头晕:以浸过醋之热毛巾覆于额头,可治头痛、头晕。
皮肤细嫩:用醋王与甘油的混合液涂抹皮肤,能使皮肤细嫩光滑。
初患脚气的人:若将患部浸泡于少许醋与四十度热水的混合液中约十五分钟,持续二周即见成效。
化妆更美艳:脸洗净后,再用一盆清水加一汤匙醋来洗,再用清水清洗一遍,如此化妆起来倍觉光艳美丽。
擦亮皮鞋:如要皮鞋擦得特别晶亮,可在鞋油中加一两滴醋,即可收到效果。
擦亮铜银器:沾醋擦拭,可保长久光亮。
擦亮玻璃器皿:醋一大匙、氨水(即阿摩尼亚)两小匙、清水半盆混合起来,用来擦拭玻璃器皿、家具,能擦得特别光亮。
毛绒品现光泽:取一大盆清水,再滴进几滴醋,将洗净的毛绒品衣物放入漂洗,可使毛绒品增加光泽。
衣服不褪色:衣服洗净后,再用清水加少许醋搅洗,有色衣服便不褪色。
烫平褶痕:衣服下摆太短,放长后,褶痕不易烫平,可用醋沿着褶痕一擦,便可烫平。
去陶瓷器皿污渍:(1)可用醋与盐的混合液清洗。(2)放于加数滴醋的水中,便会去污。
洗袜子:清洗袜子时加入少量的醋,不但能杀菌,并能除臭。
去油漆污渍:刷过油漆后,如果有油漆的污迹留在门上、地面等,可用热醋擦除。
去沥青:手脚等部位若沾染上沥青,可先用醋擦拭,再以肥皂、温水洗净。
去味:切洗葱或洋葱后,刺鼻的味道会留在手上,久久不去,沾一点醋即可洗去。
美容护肤
●皮肤护理
用加醋的水洗皮肤,能使皮肤吸收到一些十分需要的营养素,从而起到松软皮肤、增强皮肤活力的作用。皮肤粗糙者,可将醋与甘油以5:1的比例,混合涂抹面部,每日坚持,容颜就会变得细嫩,皱纹减少。在洗脸水中,加一汤匙醋,洗毕后用清水反复洗净,也有美容之效。
●头发护理
用醋200毫升加水500毫升,烧热洗头,每天1次,对防脱发、头痒、头屑疗效显著。用醋洗头,可以令头发飘顺,容易打理而且兼有去头皮屑的功效。特别适合烫染后的头发。(因为染法剂或烫发剂一般都是强碱性的)
方法一:大约以1:10的比例,用水将醋冲淡。用醋洗过的头发会特别有光泽。
方法二:每次洗头时先把洗发精抹在头上洗第一遍,冲洗后再适当抹点洗发精,起泡泡后倒上约10—20ml的醋跟着一起搓洗,待3—5分钟后,再用清水冲洗干净即可。
●护甲美甲
在温水中加进半茶匙醋,用其浸泡手指甲或趾甲,然后再进行修剪。此时,不但指甲皮易于修剪,而且指甲缝中的污垢也容易清除,手指甲和趾甲也光亮晶莹。
●消除疲劳
洗澡时,可在水中放点醋浸浴,浴后会使肌肉放松,疲劳消除,皮肤光滑。
其他妙用
●蜂蜜白醋露让人苗条
想要更苗条、更健康的美眉注意了!蜂蜜白醋露不需改变日常的饮食规律,只需将蜂蜜和白醋以1:4的比例调配,如果是清晨刚醒来,可选择早餐前20分钟空腹喝(记得要刷牙);如果是中餐和晚餐的话,可在饭后立即饮用。值得注意的是,在挑选白醋时,要挑选由高粱、大米、黄豆制成的天然醋,避免化学添加物,这样才符合现代的健康概念。
●醋花生降血压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预测,到2025年,全球将有15亿人口有血压高的问题,但是血压偏高光吃药也不是办法,或许您可以试试古老的“红衣醋花生”。取红衣的花生仁浸在陈醋中,密封一周以上(密封是为了不让花生仁发霉),每天晚上睡前食用3~5颗的花生,连续服食7天为一个疗程,即可回到正常血压。但这段时间也要注意控制饮食及配合运动,及请医师协助比较安全。
●止经痛
取白芍片100克加上15克的白醋拌匀,以慢火炒到微黄,即可食用。它的主要成分有芍药甘、鞣酸质,中医的解释为“苦酸微寒”,主要作用是入肝经,因此可养血敛阳、柔肝止痛,对于女性血虚萎黄、月经不顺、痛经,女性心情躁闷的肝郁胁痛、眩晕、头痛具有相当疗效。
●告别金鱼眼
熬夜太晚,第二天眼睛肿肿的,不过别着急,这里提供一个简单的秘方:使用适量的牛奶,加白醋与温水调匀,然后用干净的棉球蘸抹,反复在眼皮四周按摩3~5分钟,最后用热毛巾盖住双眼,每天10分钟,你也会是一个“电眼美人”。
生活巧用醋
1、外出容易晕车,如喝下不很酸的食醋水,可以清爽精神,减轻晕车症状。
2、失眠,可将一汤匙食醋倒入冷开水中,搅匀喝下,即可迅速入睡。如果加入等量的蜂蜜,则效果更佳。
3、有人发生昏厥,可把手帕浸过食醋後捂在昏厥者的鼻子上,刺激患者清醒。
4、新购的瓷制餐具、茶具、酒具、放入10%的醋水内煮上两三小时後再用,可除去新瓷器所含的微量铝,避免铝毒危害身体。
5、在烹调水产品蟹、是、海蜇时,先用1%的醋液浸泡一小时,可防止嗜盐杆菌引起的食物中毒。
6、醋煮花生米或黄豆,是高血脂、肥胖症和高血压、冠心病患者的佳肴,具有降脂、降压的疗效。
7、宴饮进食,如感胸满腹胀,可用醋50毫升加水至100毫升冲淡服下,增加胃酸,促进消化。
8、饮酒过量已有醉意者,可服50%食醋100至200毫升,解酒毒、养肝肾。
9、餐後的食具,如果使用1%食醋液煮沸消毒,可防止病毒性肝炎、痢疾等传染病。[3]
醋在生活中还有很多功效与作用:炒菜时加少许醋可防止维生素流失;烧鱼放醋可使鱼骨中的钙质更容易被人体吸收;炖肉放少量醋可让肉更烂更香;酗酒者可用醋解酒;油炸食品蘸醋吃可除油腻;用醋擦家具可除异味;壶里水垢太多可用温热的醋浸泡后再洗;衣物上的果汁和锈迹也可用醋除去等等。在化学工业中,醋中所含的醋酸更是极其重要的原料,用它制成的各种香精都是饮料中不可或缺的成分。
醋的药用
①节日里,醋煮花生米或黄豆,是高血脂、肥胖症、高血压和冠心病患者的佳肴,因为它具有降脂、降压的医疗功效。
②进餐时,鱼刺、肉骨若扎(卡)在咽喉处,可用醋煎中药威灵仙,以此煎剂洗漱咽喉部。
③宴餐进食,已感胸满腹胀者,可用醋50至100毫升冲淡服下,以增加胃醋,促进消化,排除胀闷积食。
④温醋汤:醋30-60ml,加少量开水,一次温服,治胆道蛔虫。
⑤醋糖水:醋2汤匙,白糖1匙,化入徐徐饮之,用于安蛔虫。
⑥醋芪桂芍汤:醋100ml,黄芪30g,桂枝6g,白芍20g,加水煎服,每日一剂,连服一周,治黄汗病,身体肿,发热,汗出,口渴等症。
醋的种类繁多,有米醋、麦醋、糠醋、糟醋等。药用多为米醋,其味酸苦,性温,无毒,可散瘀解毒,下气,消食,安蛔去蛔,杀鱼、肉、菜诸虫毒,其在中药里又是收敛气血的要药。善治心腹气血不通,妇人产后血晕等。
“苦酒”
历代医家对醋的论述颇多。如仲景《伤寒论》云:“少阴病,咽中伤,生疮,不能言语,声不出者,苦酒汤主之。”《外台秘要》:“天行病四五日,结胸满痛壮热,天行毒病非苦参醋药不解。”
止痒消肿
医家赵炳南曾以斑蟊十枚、米醋一斤浸之,取汁外涂治神经性皮炎、皮肤瘙痒症。米醋热服可安蛔,祛蛔虫,有“蛔得酸则伏”之论。以地榆一两,用醋煎服或失笑散各等分为末以醋送服,均为治疗妇人崩漏之良方。醋善治宿痰,《本草纲目》记载:“治噎塞隔气,威灵仙一把,醋蜜各半碗,煎五分服之,吐出宿痰愈。”
活血散结
临床上,有的中药经醋炮制,可增加其疏肝入肝,活血散结作用。如生鳖甲、生铁落、芫花、磁石、自然铜、瓦楞子、荜拔、三棱、莪术、赤石脂、代赭石、阳起石、巴豆、紫石英等,用醋浸、炒、煮、炙、煅后使用,可消除或降低药物毒性,改变其性能。
四、吃醋的注意事项
1、正在服用某些西药者不宜吃醋。因为醋酸能改变人体内局部环境的酸碱度,从而使某些药物不能发挥作用,磺胺类药物在酸性环境中易在肾脏形成结晶,损害肾小管,因此服此类药物时不宜吃醋。正在服碳酸氢钠、氧化镁、胃舒平等碱性药时,不宜吃醋,因醋酸可中和碱性药,而使其失效。使用庆大霉素、卡那霉素、链霉素、红霉素等抗菌素药物时,不宜吃醋,因这些抗菌素在酸性环境中作用会降低,影响药效。
2、服“解表发汗”的中药时不宜吃醋。因醋有收敛之性,中医认为,酸能收敛,当复方银翘片之类的解表发汗中药与之配合时,醋会促进人体汗孔的收缩,还会破坏中药中的生物碱等有效成分,从而干扰中药的发汗解表作用。
3、胃溃疡和胃酸过多患者不宜食醋。因为醋不仅会腐蚀胃肠黏膜而加重溃疡病的发展,而且醋本身有丰富的有机酸,能使消化器官分泌大量消化液,从而加大胃酸的消化作用,以免胃酸增多、溃疡加重。
4、对醋过敏者及低血压者应忌用。因食醋会导致身体出现过敏而发生皮疹、瘙痒、水肿、哮喘等症状。另外,一些对醋有不适应者应谨慎食用。患低血压的病人食醋会导致血压降低而出现头痛头昏、全身疲软等不良反应。
5、老年人在骨折治疗和康复期间应避免吃醋,醋由于能软化骨骼和脱钙,破坏钙元素在人体内的动态平衡,会促发和加重骨质疏松症,使受伤肢体酸软、疼痛加剧,骨折迟迟不能愈合。
6、不论你的胃肠多强健,都不适合在空腹时喝醋,免得刺激分泌过多胃酸,伤害胃壁。在餐与餐之间,或饭后一小时再喝醋,比较不刺激胃肠,顺道帮助消化。